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118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29
一种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包括主龙骨、设置在主龙骨上的钩形拨片、副龙骨、块状饰面板以及设置于该块状饰面板四周合围呈矩形的背筋,该主龙骨与副龙骨合围成矩形结构,用于套接背筋合围的矩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时无需配件,减低了施工中由于材料型号不同而产生的损耗,安装方便,真正有效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龙骨吊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普通的龙骨吊顶系统(如图1),主要是由主龙骨和副龙骨组合而成,主龙骨通过吊件固定在楼板上,主龙骨与副龙骨之间通过主龙骨连接件和副龙骨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副龙骨的钩挂结构则用于固定饰面板的背筋结构。然而在我们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该普通龙骨吊顶系统往往会存在如下缺陷第一;为了室内空间的美观,我们通常会将室内的电线电缆桥架、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隐藏于该上述龙骨吊顶系统中,因此当设置于其中的设施等要检修时,就需要拆卸及恢复安装饰面板;由于普通的饰面板是用背筋挂接在副龙骨上面,这样拆卸或安装时就不够直观、工序比较繁琐而且安装调平困难。第二 ;普通的主龙骨与副龙骨连接是通过连接件将其固定在一起,这样不仅加大施工人员的装配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配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成本。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为龙骨吊顶系统填补普通龙骨吊顶系统的不足。通过将饰面板背筋与主龙骨立板上预制的对应卡位孔匹配时,旋转设置于主龙骨上钩形拨片至对应孔内,用于支承饰面板;同时在主龙骨与副龙骨连接方式上采用了切口挂接方式,这样安装时无需配件,减低了施工中由于材料材质或规格型号不同而产生的损耗,安装、拆卸方便,不需要另行留置检修口。真正有效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解决 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包括固接于楼层板的基板、主龙骨、一端固接于楼层板基板与另一端吊接主龙骨的吊件、设置在主龙骨上的钩形拨片、由连接并支撑主龙骨的副龙骨、块状饰面板以及设置于该块状饰面板四周合围呈矩形安置的背筋,其中;该主龙骨与副龙骨合围成矩形结构,用于套接背筋合围的矩形结构,该主龙骨具有底面腹板、沿腹板纵向边缘垂直对折的立边、沿该立边边缘垂直对折的上折边,在该主龙骨的立边上还具有若干第一卡位孔,以及设置于背筋上与第一卡位孔对应若干第二卡位孔。当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匹配设置时,旋转该钩形拨片至对应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内,用于支承该块状饰面板。或者旋转该钩形拨片至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外用于分离该块状饰面板。进一步,所述副龙骨具有底面腹板、以及沿腹板纵向边缘垂直对称弯折的立板;其中,该副龙骨的立板靠近端部位置设有马头型卡片。进一步,所述主龙骨上折边上设置有细条形限位孔。进一步,所述马头型卡片与限位孔对应卡持,用于卡接副龙骨。进一步,钩形拨片位置的主龙骨腹板上设有一字型槽孔,以辅助工具通过该槽孔旋转钩形拨片,用于挂接或分离块状饰面板。进一步,所述主龙骨上底面腹板和上折边对应开口并安装拨片的转动轴,用于固定旋转所述钩形拨片。进一步,所述每组钩形拨片数量至少为2个或以上进一步,所述每组钩形拨片用一条形连杆连接,用于拨动任一钩形拨片连动其它同组钩形拨片同时工作。进一步,所述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孔位为矩形通孔。附图说明图1普通的龙骨吊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块状饰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钩形拨片与主龙骨装配示意图;图5、6为钩形拨片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两组连杆式钩形拨片示意8为本专利技术中主龙骨与副龙骨卡接原理示意图。 图9为4块块状饰面板安装完成后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11楼层板、12主龙骨、13副龙骨、14吊件、15块状饰面板、16 —字拨刀、121主龙骨腹板、122主龙骨立边、123主龙骨上折边、124钩形拨片、1241、条形连杆、131副龙骨立板、151背筋、1221第一^N立孔、1211 —字型槽孔、1212转动轴、1511第二卡位孔、1512植钉、1231细条形限位孔、1311马头型卡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9所示一种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10,包括固接于楼层板11、主龙骨12、一端以膨胀拉爆螺杆固接于楼层板11与另一端吊接主龙骨12的吊件14、预先安装在主龙骨12上的钩形拨片124及连接构型拨片的条形连杆1241、连接并支撑主龙骨的副龙骨13,块状饰面板15以及设置于该块状饰面板15四周合围成矩形结构的背筋151,其中;该主龙骨12与副龙骨13合围成矩形结构,用于套接背筋151合围的矩形结构。进一步,如图2所示;该主龙骨具有底面腹板121、沿腹板121纵向边缘垂直对折的立边122、以及沿该立边122边缘垂直对折的上折边123 ;该主龙骨的立边122上还具有若干第 N立孔1221,以及设置于背筋151上与第 N立孔1221对应若干第二卡位孔1511 ;进一步,如图3所示;该背筋151截面为L形,用植钉1512固定在块状饰面板15上。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当第一^N立孔1221与第二卡位孔1511完全对应吻合时,旋转该钩形拨片124至对应第一^N立孔1221与第二卡位孔1511内用于支承该块状饰面板15,以及旋转该钩形拨片至第一卡位孔1221与第二孔1511外用于分离该块状饰面板15。进一步,钩形拨片124位置的主龙骨腹板121上设有一字型槽孔1211,以及该主龙骨12上还安装有钩形拨片124的转动轴1212 ;由于施工人员在安装时,会在每块饰面板之间预留2毫米左右的间隙,且该间隙与所述一字型槽孔1211位于同一上下位置。因此,当需要卸下或安装块状饰面板15时,通过一字拨刀16同时穿过块状饰面板之间的间隙与一字型槽孔1211,用于拨动钩形拨片124,从而分离或者挂装所述块状饰面板15。进一步,所述每组钩形拨片124用一条形连杆1241连接,用于施工人员使用一字拨刀16拨动任一钩形拨片时,带动其它钩形拨片同时工作。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靠近主龙骨上折边123端部位置预制有细条形限位孔1231,以及设置于副龙骨端部且与该限位孔1231配合使用的马头型卡片1311,安装时将该马头型卡片1311插入所述限位孔内,用于卡接该副龙骨13。本专利技术中,将块状饰面板上背筋形成矩形结构,紧密套接在主龙骨与副龙骨所构成的矩形结构内,通过钩形拨片旋转至预先设置的对应卡位孔内、外,从而便捷、快速的挂接或分离块状饰面板。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普通的吊顶结构形式,同时;本专利技术在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上采用了非同一般的方式,巧妙的设计构思大大节省了安装维修成本,降低了施工难度。以上所述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 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包括主龙骨、一端固接于楼板与另一端吊接主龙骨的吊件、设置在主龙骨上的钩形拨片、由该主龙骨连接与支撑的副龙骨、块状饰面板以及设置于该块状饰面板四周合围呈矩形安置的背筋,其特征在于:该主龙骨与副龙骨合围成矩形结构,用于套接背筋合围的矩形结构,以及;该主龙骨具有底面腹板、沿腹板纵向边缘垂直对折的立边、以及沿该立边边缘垂直对折的上折边,以及;该主龙骨的立边上还具有若干第一卡位孔,以及设置于背筋上与第一卡位孔对应若干第二卡位孔;当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匹配设置时,旋转该钩形拨片至对应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内用于支承该块状饰面板,或者旋转该钩形拨片至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孔外用于分离该块状饰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包括主龙骨、一端固接于楼板与另一端吊接主龙骨的吊件、设置在主龙骨上的钩形拨片、由该主龙骨连接与支撑的副龙骨、块状饰面板以及设置于该块状饰面板四周合围呈矩形安置的背筋,其特征在于 该主龙骨与副龙骨合围成矩形结构,用于套接背筋合围的矩形结构,以及; 该主龙骨具有底面腹板、沿腹板纵向边缘垂直对折的立边、以及沿该立边边缘垂直对折的上折边,以及; 该主龙骨的立边上还具有若干第一卡位孔,以及设置于背筋上与第一卡位孔对应若干第二卡位孔;当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匹配设置时,旋转该钩形拨片至对应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卡位孔内用于支承该块状饰面板,或者旋转该钩形拨片至第一卡位孔与第二孔外用于分离该块状饰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式拨片龙骨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具有底面腹板、以及沿腹板纵向边缘垂直对称弯折的立板;其中,该副龙骨的立板靠近端部位置设有马头型卡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雄罗卫民谢志攀崔若春宋雪山李琳曾启明叶文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