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液沉银制备高品位银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0375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利用废液沉银制备高品位银粉的方法,涉及利用高氯排放工业废液替代盐酸或氯化钠沉淀含银溶液生成氯化银,再由粗氯化银经过二次处理生产高品位银粉的方法。包括蒸硒渣分铜银程序,分铜银中加入含氯废液沉银,过滤得到粗氯化银,将粗氯化银采用亚硫酸钠进行选择性分银,过滤液加入液碱和甲醛生产高品位银粉;粗氯化银也可通过加含氯废液加热净化后,再进行亚硫酸钠选择性浸出,过滤液调碱及加甲醛还原;经过净化后的精制氯化银,可以直接调碱加甲醛进行还原,生产高品位银粉。本方法具有不增加设备,充分利用工艺中产生的工业废液中的氯,不另加氯化钠或盐酸,达到减排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工业含氯废液沉银产出粗氯化银,对粗氯化银进行再处理生产高品位银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从铜阳极泥提取金银等贵金属湿法冶金过程中,需要对复杂阳极泥进行预处理脱除砷锑铋及部分铜,再加浓硫酸采用回转窑进行硫酸化焙烧,约50%以上的银转化为硫酸银及其它可溶性银,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加氯化钠或盐酸进行直接沉银,银与其它可溶性杂质分离,其缺点是有部分碲溶解在溶液中,造成碲的分散,同时加入的氯根经过碱性分碲,银大部分重新转化为氧化银,氯根被无形空耗,下一步分金过程中必须加氯化钠或盐酸进一步二次转型为氯化银,而且渣量一直不减,造成设备浪费。分铜银液采用铜板或铜粉直接置换,对含碲较高的物料有其缺陷性,置换的黑银粉主品位不高,含碲较高,在除碲过程中影响银的直收率;由于阳极泥焙烧过程银未完全转化为可溶性银盐,银的浸出率有限,在设备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般不加以采用。日本从铜阳极泥中全湿法提银一般采用氯气进行酸性浸出,所产生的氯化银先采用亚硫酸钠浸出,再进行硫酸酸沉,得到品质良好的氯化银后,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甲醛还原,其缺点是亚硫酸钠消耗量大,氯气浸出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对于其它贵金属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废液沉银制备高品位银粉的方法,包括分铜银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1.1将分铜银工序得到的分铜银液加入搅拌槽中,加入含氯废液进行沉银,调节加入量,使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后,所述加入的含氯废液含氯量为理论沉银的1.2倍,再反应1小时后过滤得到粗氯化银,废液返废水处理工序,回收碱铜再进行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1.2粗氯化银生产高品位银粉:直接进行亚硫酸钠选择性浸出,控制毎升亚硫酸钠加入量为220g/L,亚硫酸钠溶液与粗氯化银固体比7/1,产生的亚硫酸银钠络合离子,按照液固比加入液碱NaOH调碱28g/L,加甲醛进行直接还原得到高品位银粉。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废液沉银制备高品位银粉的方法,包括分铜银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1.1将分铜银工序得到的分铜银液加入搅拌槽中,加入含氯废液进行沉银,调节加入量,使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后,所述加入的含氯废液含氯量为理论沉银的1. 2倍,再反应I小时后过滤得到粗氯化银,废液返废水处理工序,回收碱铜再进行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2粗氯化银生产高品位银粉直接进行亚硫酸钠选择性浸出,控制每升亚硫酸钠加入量为220g/L,亚硫酸钠溶液与粗氯化银固体比7/1,产生的亚硫酸银钠络合离子,按照液固比加入液碱NaOH调碱28g/L,加甲醛进行直接还原得到高品位银粉。2.一种利用废液沉银制备高品位银粉的方法,包括分铜银工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1将分铜银工序得到的分铜银液加入搅拌槽中,加入含氯废液进行沉银,调节加入量,使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加入的含氯废液含氯量为理论沉银的1. 2倍,稍许补加过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到王日赵向民黄绍勇黄冰林东和周宇飞陈善文陈琳吕喜聪谢太李邓成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