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和翻车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8796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该平台包括主体(1)和轨道(2),该轨道(2)铺设在所述主体(1)上并且沿所述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主体(1)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主体(1)上形成有沿所述轨道(2)布置并且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1)的落料口(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平台的翻车机系统。所述平台能够接卸底开门卸料的车型,并且结构简单,卸料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物料的装卸,具体地,涉及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和翻车机 系统。
技术介绍
翻车机是一种用来翻卸铁路敞车的散料的大型机械设备,它可将有轨车辆的车厢 在平台上翻转或者倾斜而使之卸料,其作业效率很高,翻车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运输量大 的港口、冶金、煤炭、热电等工业部门。翻车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敞车的车厢在平台上的预定 位置翻转170° -180°而将散料卸到位于平台侧面的地面的皮带上,然后由地面皮带机将 卸下的散料运送到需要的地方。现有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是在平台的一侧设置用于接收和运输从车厢中卸出的 散料的漏斗和皮带输送机,其只适用于翻卸C62、C64、C70、C80等翻转卸料的车型,而对于 KM80等底开门卸料的车型不适用,底开门卸料的漏斗车的底部具有可开闭的底门,打开底 门车厢内的散料即可通过底门进行卸料。由于现有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将储存物料的漏斗 和运输物料的皮带机设置在平台的一侧,底开门卸料的漏斗车不能正常将物料卸载在漏斗 内,因此现有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接卸的车型较单一,不能适应铁路运输和卸料工艺的快 速发展,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和翻车机系统,该平台能够接卸底开 门卸料的车型,并且结构简单,承重性较好,卸料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该平台包括主 体和轨道,该轨道铺设在所述主体上并且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体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主体上形成有沿所述轨道布置并且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 述主体的落料口。优选地,所述落料口包括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所述第一落料口位于所述轨 道的两条铁轨之间,所述第二落料口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落料口为多个,该多个第一落料口沿所述轨道并排布置,所述第 二落料口为多个,该多个第二落料口沿所述轨道并排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落料口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二落料口的形状为方形。优选地,所述落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漏斗。优选地,位于所述落料口下方的桁架结构上安装有防磨板。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开门碰头装置,该开门碰头装置位于所述轨道的一 侧,以将位于所述平台上的车厢的底门打开。优选地,所述开门碰头装置为多个,该多个开门碰头装置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 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闭门碰头装置,该闭门碰头装置位于所述轨道的另 一侧的端部,以将位于所述平台上的车厢的底门关闭。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逆止器,该逆止器靠近所述轨道设置,以将所述平台 上的车厢制动。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中间段和两个两端段,该两个两端段位于所述中间段的两 侧并且分别与所述中间段形成有间隙,所述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安装在所述间隙中。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两个延长段,该两个延长段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两 个两端段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该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和平台,其中, 所述平台为上面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平台的主体采用桁架结构,其承重性较好,并且 桁架结构的各个杆之间形成沿轨道布置的落料口,位于平台上的底开门的车型打开车厢的 底门后,物料就可以由底门卸出而落入落料口中,最终由落料口下落到漏斗、皮带输送机等 设备上进行储存或输送。该平台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并且方便底开门的车型进行卸料,适 用于底开门的车型的卸料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主体2 轨道3 落料口4 开门碰头装置5 闭门碰头装置6 逆止器7 加强筋8 翻车机II中间段12 两端段13 延长段31 第一落料口32 第二落料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该平台包括主体1和轨 道2,该轨道2铺设在所述主体1上并且沿所述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主体1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主体I上形成有沿所述轨道2布置并且沿所述主体I的高度方向贯穿 所述主体I的落料口 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平台的主体I采用桁架结构,其承重性较好,并且桁架结构的各个 杆之间形成沿轨道2布置的落料口 3,位于平台上的底开门的车型打开车厢的底门后,物料 就可以由底门卸出而落入落料口 3中,最终由落料口 3下落到漏斗、皮带输送机等设备上进 行储存或输送。该平台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并且方便底开门的车型进行卸料,适用于底开 门的车型的卸料需求。如图1所示,落料口 3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 实施方式,所述落料口 3包括第一落料口 31和第二落料口 32,所述第一落料口 31位于所述 轨道2的两条铁轨之间,所述第二落料口 32位于所述轨道2的两侧。轨道2之间和轨道2 的两侧均设置落料口 3,车厢内沿车厢的宽度方向的位于车轮之间的物料可以落入第一落 料口 31,位于车轮外侧的物料可以落入第二落料口 32,从而可以保证车厢内装载的物料均 落入落料口 3中,防止物料泄漏而造成损失。为了方便主体I的桁架结构的设置和落料口 3的形成,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 第一落料口 31为多个,该多个第一落料口 31沿所述轨道2并排布置,所述第二落料口 32 为多个,该多个第二落料口 32沿所述轨道2并排布置。多个第一落料口 31在轨道2之间 连续形成,多个第二落料口 32在轨道2两侧连续形成,并且第一落料口 31和第二落料口 32 均可以设置为主体I的桁架结构的相邻的杆之间形成的空间,使得平台在车厢的长度方向 上均设置有落料口 3,从而整个车厢内承载的物料均可以落入落料口 3中。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主体I的结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第一落料口 31内设置有 加强筋7,通常第一落料口 31和第二落料口 32的形状均为方形,加强筋7沿第一落料口 31 的对角方向延伸,第一落料口 31的框架形成为K型或N型的形状(如图1所示),加强筋7 使得主体I的桁架结构的结构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承重性更好。由于第一落料口 31位 于轨道2之间,形成第一落料口 31的桁架结构为主要的受力部件,其受到车厢的重力较大, 从而在第一落料口 31中设置加强筋7来增强结构强大。当然,第二落料口 32中也可以设 置相应的加强筋。为了储存从车厢内卸出的物料,优选地,所述落料口 3的下方设置有漏斗,车厢在 平台上卸料之后,物料通过落料口 3落入漏斗中暂时进行储存,再根据需要通过皮带输送 机从漏斗中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漏斗作为物料流通的中间转运站,为物料提供储存空间。由于火车车厢经常装运煤块、铁矿石等较硬的物料,物料流动的过程中容易砸坏、 损伤设备,优选地,位于所述落料口 3下方的桁架结构上安装有防磨板,物料通过落料口 3 落入漏斗的过程中,防磨板可以保护主体I的桁架结构不受物料的损伤,防止主体I受损而 结构强度降低。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该平台包括主体(1)和轨道(2),该轨道(2)铺设在所述主体(1)上并且沿所述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主体(1)上形成有沿所述轨道(2)布置并且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1)的落料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车机系统的平台,该平台包括主体(I)和轨道(2),该轨道(2)铺设在所述主体(I)上并且沿所述主体(I)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主体(I)上形成有沿所述轨道(2)布置并且沿所述主体(I)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I)的落料ロ(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ロ(3)包括第一落料ロ(31)和第二落料ロ(32),所述第一落料ロ(31)位于所述轨道(2)的两条铁轨之间,所述第二落料ロ(32)位于所述轨道(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ロ(31)为多个,该多个第一落料ロ(31)沿所述轨道(2)并排布置,所述第二落料ロ(32)为多个,该多个第二落料ロ(32)沿所述轨道(2)并排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ロ(31)内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第二落料ロ(32)的形状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ロ(3)的下方设置有漏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落料ロ(3)下方的桁架结构上安装有防磨板。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