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箱张袋机构。
技术介绍
垃圾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垃圾箱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随着当前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化已进入各个领域,使得许多人都体验到了机械化带来的便利。从市场供应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生产者正努力改进垃圾箱的结构设计,力图将最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然而,目前大部分场所应用的垃圾箱均无法达到机械化,需要人力来进行装袋,但是垃圾箱本身所含有大量的细菌,人不免会由于在装袋过程中接触到这些细菌。同时,因劳动力有限,当垃圾袋已装满,甚至是超出垃圾袋的容量后也会往垃圾袋内仍垃圾,造成垃圾的外漏,引起二次污染,所以,对于以上问题,现有的垃圾箱有必要在结构上进行更新换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垃圾箱张袋机构,它不但能有效实现将预置在垃圾箱内的垃圾袋的袋口张开,而且,使用卫生,无二次污染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垃圾箱张袋机构包括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由箱体和与箱体后端壁的上端边处绞接联接的中部设有孔的箱盖所构成,所述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箱张袋机构,它包括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由箱体(1)和与箱体(1)后端壁的上端边处绞接联接的中部设有孔(2)的箱盖(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端壁的内壁上端端部上的前、后端分别与横向的前、后弹簧(4、4')的一端形成联接固定,横向的前、后弹簧(4、4')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纵向的推袋板(5)的左侧面形成联接固定,纵向的推袋板(5)的右侧面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所述的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上设有垃圾袋(7),所述垃圾袋(7)正面的右、左端且相对于纵向的推袋板(5)上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处分别设有一孔(8、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箱张袋机构,它包括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由箱体(I)和与箱体(I)后端壁的上端边处绞接联接的中部设有孔(2)的箱盖(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左端壁的内壁上端端部上的前、后端分别与横向的前、后弹簧(4、4丨)的一端形成联接固定,横向的前、后弹簧(4、4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纵向的推袋板(5)的左侧面形成联接固定,纵向的推袋板(5)的右侧面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丨),所述的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丨)上设有垃圾袋(7),所述垃圾袋(7)正面的右、左端且相对于纵向的推袋板(5)上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 ')处分别设有一孔(8、8 '),所述垃圾袋(7)背面的左、右端且相对于纵向的推袋板(5)上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 ')处分别设有一竖向的长腰圆形孔(9、9'),所述垃圾袋(7)正面的右、左端处的孔(8、8 ')与所述垃圾袋(7)背面的左、右端处的竖向的长腰圆形孔(9、9 ’ )的上端处相对,且均串装在纵向的推袋板(5)上横向的前、后挂袋短棒(6、6丨)上,所述箱体(I)前、后壁的左端端部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竖向的前、后挡板(10、1(Γ ),所述竖向的前、后挡板(10、1(Γ )与所述纵向的推袋板(5)右侧面的前、后端分别所设的前、后挂袋短棒(6、6丨)上的垃圾袋(7)形成紧贴,所述箱体(I)前、后壁的上端端部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横向的前、后下梁机架(11、11丨),所述前、后下梁机架(11、11^ )的相对的内端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的横向的长方形孔(12、12 '),所述后下梁机架(11丨)的左、右端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的后下梁机架第一、二安装孔(13、·14),所述后下梁机架(11丨)的右端端部内处设有一后下梁机架隔板(15),所述后下梁机架隔板(15)上设有一与后下梁机架(11丨)右端壁上的后下梁机架第二安装孔(14)相对的后下梁机架第三安装孔(16),所述后下梁机架(11丨)右端壁的外端面上处设有一下梁丝杠步进电机(17),所述下梁丝杠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且伸出后下梁机架第二安装孔(14)处,所述后下梁机架(11 ')右端端部处的后下梁机架隔板(15)与后下梁机架(11 ')的右端壁之间安置有一下梁联轴器(18),所述下梁联轴器(18)的左端与下梁丝杠(19)的穿过后下梁机架隔板(15)上的后下梁机架第三安装孔(16)处的一端联接固定,所述下梁联轴器(18)的右端与伸出后下梁机架第二安装孔(14)处的下梁丝杠步进电机(17)输出轴联接固定,下梁丝杠(19)上与一下梁驱动块(20)中部的螺纹孔处形成螺纹联接,下梁丝杠(1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下梁机架(11丨)左端壁上的后下梁机架第一安装孔(13)处形成转动联接,所述箱体(I)前、后壁的上端端部内壁上的横向的前、后下梁机架(11、11丨)上端面上的左端部处分别设有一横向的前、后上梁机架(21、21丨),所述前、后上梁机架(21、·21 ;)的相对的内端壁上分别设有一相对的横向的长方形孔(22、22 '),所述后上梁机架(21丨)的左、右端壁上均设有一相对的后上梁机架第一、二安装孔(23、24),所述后上梁机架(21丨)的右端端部内处设有一后上梁机架隔板(25),所述后上梁机架隔板(25)上设有一与后上梁机架(21丨)的右端壁上的后上梁机架第二安装孔(24)相对的后上梁机架第三安装孔(26),所述后上梁机架(21丨)的右端壁的外端面上处设有一上梁丝杠步进电机(27),所述上梁丝杠步进电机(27)的输出轴且伸出后上梁机架第二安装孔(24)处,所述后上梁机架(21')右端端部处的后上梁机架隔板(25)与后上梁机架(21 ')的右端壁之间安置有一上梁联轴器(28),所述上梁联轴器(28)的左端与上梁丝杠(29)的穿过后上梁机架隔板(25)上的后上梁机架第三安装孔(26)处的一端联接固定,所述上梁联轴器(28)的右端与伸出后上梁机架第二安装孔(24)处的上梁丝杠步进电机(27)输出轴联接固定,所述上梁丝杠(29)上与一上梁驱动块(30)中部的螺纹孔处形成螺纹联接,所述上梁丝杠(2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上梁机架(21 ’ )的左端壁上的后上梁机架第一安装孔(23)处形成转动联接,所述前、后上梁机架(21、21 ')内端壁上的相对的横向的长方形孔(22、22 ')之间安设有一右端端部带有一竖向凹槽的上梁(31),所述上梁(31)内端面的中部处固定有一上梁电机座(32 ),所述上梁电机座(32 )的左端壁上设有电机输出轴孔(33 )及左传动轴孔(34),右端壁上设有与左传动轴孔(34)相对的右传动轴孔(35 ),所述上梁电机座(32 )上装设有上梁步进电机(36 ),所述上梁步进电机(36 )输出轴且伸出上梁电机座(32 )左端壁上的电机输出轴孔(33 )外,其上还固定有一上梁主动齿轮(37 ),所述上梁电机座(32 )上的左、右传动轴孔(34、35)处转动联接有一依次串装着第一齿轮(38)、第二齿轮(39)及第三齿轮(40 )的上梁传动轴(41),所述上梁传动轴(41)上的第二齿轮(39 )与所述上梁步进电机(36)输出轴上的上梁主动齿轮(37)啮合,与上梁传动轴(41)上的第一齿轮(38)、第二齿轮(39)及第三齿轮(40)相对的上梁(31)的上端面处分别设一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槽,所述上梁(31)上端面上的第一、第三凹槽处的上梁(31)外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左、右基座凹槽(42,42 ;),所述左、右基座凹槽(42、42 ')两侧的所述上梁(31)上端面上均分别设有导向棒孔(43、43^ >44,44 ;),所述左、右基座凹槽(42、42 ^ )内分别滑动联接有一外端面上内含小磁铁的左、右基座(45、45丨),所述左、右基座(45、45丨)均呈倒“T”形状,所述左、右基座(45、45 ’ )外端面的上端端部处分别固定一呈弧形状的且内含小磁铁的左、右橡胶挡块(46,46 ;),所述左、右基座(45、45')外端面的上端部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一串装着左、右长轴(47、47')的环状轴座,所述左、右基座(45、45 ')外端面上端部的两端环状轴座之间的左、右长轴(47、47')均分别与下端面粘贴有内含小磁铁的橡胶片(48、48 ')的左、右压板(49,49 ;)的后端端部处形成联接固定,所述左、右长轴(47、47 ')的内端且伸出内端的环状轴座外,并分别固定有一左、右压板齿轮(50、5(Γ ),所述左、右基座(45、45 ^ )上端端部的两侧壁处均分别设有导向棒(51、51 ^ ,52,52 ;),所述导向棒(51、51 ^ ,52,52 ;)的上端处均分别固定有一导向棒固定块(53、53 ' >54>54 '),所述导向棒固定块(53、53 '、54、54')均分别与左、右基座(45、45 ')上端端部的两侧壁处形成固定联接,所述导向棒(51、51'、52、52')的下端且均分别穿过所述左、右基座凹槽(42、42 ')两侧的所述上梁(31)上端面上的导向棒孔(43、43 '、44、44')并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左、右基座(45、45 ')外端面的下端端部处分别固定有一左、右调节板(55、55 '),所述左、右基座(45、45 ')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齿条(56、56 ^ ),所述左、右基座(45、45 ^ )内端面上的齿条(56、56 ^ )分别与第一齿轮(38)、第三齿轮(40)啮合,所述靠左、右基座凹槽(42、42 ’ )的内端壁的外侧处的上梁(31)外端面上分别设有左、右凹槽(57、57 ^ ),所述左、右凹槽(57、57 ^ )内分别固定有一左、右齿条(58、58 '),所述上梁(31)的两端各嵌入在所述的前、后上梁机架(21、21')内端壁上分别所设的相对的横向的长方形孔(22、22 ')处,所述上梁(31)的右端端部且伸出前上梁机架(21)内`端壁上横向的长方形孔(22)外,并在上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璇,汤静超,冯凭,赵丽杰,许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