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48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甲珠30克,全蝎20克,蜈蚣8条,僵蚕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甘草20克,牛膝25克,川楝子15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头痛、头晕、疲乏、失神等症状,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疗效好、价格低,经临床应用观察治疗百余患者,有效率95.4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高达90%。本病系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颈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的综合症。临床症状,当神经根受压迫时,表现为颈肩及上肢疼痛难忍,上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当脊髓受压迫时,如病变位于上颈段,可出现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如病变位于下颈段,则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严重者可伴有扩约肌功能障碍;当椎动脉受压迫时,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昏厥、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眼球震颤、面部麻木、吞咽困难。以上症状根据颈椎病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可单独出现或为混合型。治疗手段西医治疗一般采用牵引,重症患者则采用手术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而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中医多以外用膏药,手法、推拿按摩、针炙为主,虽有效果,但不理想。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较多,经临床使用证明,一些药疗效慢,疗程长,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疗效尚 可,对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其疗效就不够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息风解痉,等作用,使颈椎病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且服用方便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甲珠30克,全蝎20克,蜈蚣8条,僵蚕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甘草20克,牛膝25克,川楝子15克。药理分析本专利技术中的甲珠咸、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的功效。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蜈蚣温、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甘草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滋咳润肺,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制备方法将所述的原料药物混合,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粒度为80 120目;将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将混匀后的细粉用小瓶或包装盒分装成40份。服用方法每日两次,每次I份,温水冲服。本专利技术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疗效好、价格低,有效率95. 4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甲珠30克,全蝎20克,蜈蚣8条,僵蚕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甘草20克,牛膝25克,川楝子15克。本专利技术治疗颈椎病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一、选择病例标准凡临床上具有眩晕、颈、肩、臂、手疼痛、麻木等综合症状者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二、诊断标准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受压、损害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根据颈椎病发病机制,可分为4型1、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多见,因颈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常有颈肩痛,向上肢放射、手部麻木无力、手指不灵活,偶有剧烈闪电样锐痛,检查颈部活动受限,颈项肌紧张、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X线、CT、MRI检查可见神经根受压片象;2、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骨化等压迫脊髓所致,以四肢麻木无力、僵硬不灵活、持物和行走不稳为主要症状,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四肢痉挛性瘫痪、呼吸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X线、CT、MRI均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偏头痛或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也可表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如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X线、CT、MRI等检查有神经根受压表现; 4、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所致,椎动脉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旋转性或摇晃性眩晕,枕部或顶枕部头痛,可自动恢复的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突然站起或因头部转动而引起的猝倒等。诸症型诊断多不困难,中年以上的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CT、MR1、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或核医学检查等,多可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作出诊断。三、治疗方案取甲珠30克,全蝎20克,蜈蚣8条,僵蚕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甘草20克,牛膝25克,川楝子15克,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粒度为80 120目;将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将混匀后的细粉用小瓶或包装盒分装成40份。每日2次,每次I份,温开水送服,2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2-3个疗效。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适症状;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需继续治疗;无效症状未有任何改善,甚而有加重之趋势。五、治疗结果本专利技术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共110人服用,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8岁。其中女性占48%,男性占52%,服药一个疗程后,症状均有所好转,服药4个疗程后,65人痊愈,40人有效,5人无效,有效率95. 45%以上,本专利技术中药疗效显著。六、典型病例1、张女士,33岁。颈肩疼痛3年,伴左半身麻木,右手无力,持物不稳,行走困难。检查颈后疼痛,颈椎压痛,颈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便溏溲多,夜寐失宁,咽喉疼痛。苔薄腻,脉沉细。一日二次服用,一疗程后,体松肢轻,右手麻木减轻。再服一疗程后,诸症状均见缓解。一年后随访病症缓解。2、楚先生,52岁。颈项板滞不舒,头晕、头痛、头重已7年。颈项板滞不舒始于5年前,并有肩背牵制不适感。头重头晕,眩晕,泛恶,头重如蒙裹一般,四肢乏力,呆纳失寐。检查颈椎骨质增生,苔白腻,脉细涩。一日二次服用,一疗程后诸恙已减轻,泛恶呕吐已愈,头痛头重已解,唯有轻度头晕,患者精神亦较前有明显改善。再服三个疗程诸症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3、赵女士,28岁,颈椎痛伴肩部肢麻木一月,头晕,双上肢麻木,肌力减退,双乳下躯体感觉消失,双下肢无力,如踏棉花感,不能直立行走,大小便正常,经常恶心呕吐。检查四肢肌张力增强,双膝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曾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改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治疗一疗程,病症缓解,又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完全康复,随访至今很好。4、萧先生,38岁,早晨醒来,突然发现左侧耳聋,三天后出现房屋旋转,但无耳鸣。后又出现走路不稳,双脚发硬,有时猝倒。检查四肢肌张力高,颈椎平片C5、6、7椎间孔狭窄,C5、6、7后缘骨质 增生,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服用“颈复康”效果不明显。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一个疗程,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四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能独自骑自行车上街,恢复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甲珠30克,全蝎20克,蜈蚣8条,僵蚕3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甘草20克,牛膝25克,川楝子15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甲珠30克, 全蝎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国周硕霞翟英
申请(专利权)人:翟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