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遮雨用伞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水气保护结构多功能伞帽。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用于遮阳或避雨的传统伞具,其结构包括伞骨架、伞面和伞柄,其中伞 骨架由用于支撑起伞面的主伞骨、横撑伞骨和分别用于活动铰接主伞骨和横撑伞骨的上蜂 巢和滑套式下蜂巢组成。该传统伞具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但因其伞面仅有一层伞布组成, 隔热防晒效果较差。现有技术中要提高伞面的隔热防晒效果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加厚伞 布布料并在布料中加入防晒助剂,从而降低伞面紫外线透过率,提高防晒效果,该方法的缺 点是伞面经拉伸和受潮后防晒性能会急剧降低,所以把伞分成了遮阳伞和雨伞,夏季出行 时需要同时准备两种伞,极为不便,且目前防晒效果较好的遮阳伞成本较高,难以被一般消 费者接受。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即使在行走时,双手也有拎包、用手机 和用电脑等诸多工作要做,当需要遮阳或避雨时,将会进一步加重双手负担,现有技术中, 为了避免用手撑伞,有在传统伞形结构下侧安装一个帽体的斗笠式伞帽技术,但该技术结 构复杂,使用不便,且功能单一,遮挡面积小,不能再转化成手持式伞。综上所述,开发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水气保护结构多功能伞帽,包括主伞骨(2)、伞面(3)、上蜂巢(5)、伞柄(6)、下蜂巢(7)、横撑伞骨(8)和伞把(10),上蜂巢(5)和下蜂巢(7)套装在伞柄(6)上,横撑伞骨(8)与主伞骨(2)和下蜂巢(7)铰接,伞面(3)覆盖在主伞骨(2)上侧,其特征在于,主伞骨(2)与伞面(3)之间还安装有夹层(31)和底衬(33),伞面(3)、夹层(31)和底衬(33)均由不透气、不透水的柔软材料制成,伞面(3)与夹层(31)密封连接形成气腔(32),底衬(33)与夹层(31)密封连接形成水腔(34),伞柄(6)顶部安装有可分别与气腔(32)和水腔(34)连通的气水进出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水气保护结构多功能伞帽,包括主伞骨(2)、伞面(3)、上蜂巢(5)、伞柄(6)、下蜂巢(7)、横撑伞骨(8)和伞把(10),上蜂巢(5)和下蜂巢(7)套装在伞柄(6)上,横撑伞骨(8)与主伞骨(2)和下蜂巢(7)铰接,伞面(3)覆盖在主伞骨(2)上侧,其特征在于,主伞骨(2)与伞面(3)之间还安装有夹层(31)和底衬(33),伞面(3)、夹层(31)和底衬(33)均由不透气、不透水的柔软材料制成,伞面(3)与夹层(31)密封连接形成气腔(32),底衬(33 )与夹层(31)密封连接形成水腔(34),伞柄(6 )顶部安装有可分别与气腔(32 )和水腔(34)连通的气水进出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水气保护结构多功能伞帽,其特征是所述伞柄(6)包括上杆(61)、中杆(62)和下杆(63),上杆(61)、中杆(62)和下杆(63)由可相互套接的空心管制成,从上到下直径和长度依次缩小,上杆(61)顶部与气水进出装置(4)固定连接,下杆(63)下端与伞把(10)固定连接,上杆(61)上安装有弹性卡扣(64)和限位孔(65),所述下蜂巢(7 )包括可在伞柄(6 )外侧滑动的蜂巢滑套(71),蜂巢滑套(71)上安装有可自动复位的跷板机构,跷板一端设置有可与限位孔(65)配合的限位柱(77),所述横撑伞骨(8)上活动连接有顶帽装置(9 ),所述主伞骨(2 )径向外端铰接有加长伞骨(I),伞面(3 )延伸覆盖至加长伞骨(I)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水气保护结构多功能伞帽,其特征是所述顶帽装置(9)包括帽箍连杆(91)、帽箍(93)和粘带(98),帽箍连杆(91) 一端与横撑伞骨(8)连接,另一端加工有穿带孔(92),横撑伞骨(8)上设置有供帽箍连杆(91)横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