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8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烧剥作业时在运动金属工件宽度上导入气流的装置,包括: 一气体分配总管,形成限定了一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总管中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沿径向延伸到所述安装面,一与所述腔相通的进气口相邻于腔的一端,用于将气体导入所述腔,和一位于所述腔中的可纵向移动的活塞,以闭合腔的另一端,并在所述一端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纵向长度可变的分配腔; 一组沿所述安装面并排安装的烧剥单元,所述烧剥单元各包括一与所述安装面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一组通道从所述后表面穿过各烧剥单元延伸到所述前表面,通道与所述安装面和后表面分界面的对应的孔相通,由此,气体可以从所述腔的分配腔进入所述烧剥单元的通道,并通过控制所述活塞的纵向位置使气体沿一可变的纵向长度尺寸从所述前表面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被分为一组分开的分配腔,所述腔的每一个有一分开的进气口,所述腔的至少一个的纵向长度依赖于活塞的纵向位置,从而在可变的条件下将气体传送到分开的腔,使传送到烧剥单元的气体的量沿纵向并在工件的宽度上可在选定的位置上变化; 所述分配腔装有一固定隔板,将腔分为位于所述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的第一侧边分配腔,和一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的主分配腔,并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主分配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 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其中间形成另一侧边分配腔,和一与所述另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化学烧剥金属工件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是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其能在非均匀温度和/或冶金质量的金属工件上形成均匀的烧剥(火焰清理)表面。热钢板通常由沿前进钢板顶部,底部,和侧表面设置的烧剥单元进行精整,以清除表面缺陷,例如裂纹,缝隙和熔渣等等。通常的烧剥装置包括顶部,底部和两侧的烧剥单元,它们穿过支架的宽度和端部设置,以当钢板通过其中时,能同时用火焰清理钢板的所有侧面。顶部,底部和侧面的烧剥单元各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其接受和分配氧气,燃气和冷却水到沿总管前部并排设置的一组烧剥单元。例如,如US.4,115,154和5,234,658中所示,各烧剥单元包括一上和下预热体,其相互间隔,在两个体之间形成氧气烧剥口,通过该口将一定量的氧气排在钢板表面,以进行火焰清理。通常期望在前进工件的全宽度上得到一均匀的切入深度,并且一这一目的在工件在其全宽度上有温度变化或冶金质量变化的情况下通常无法达到。更具体地说,靠近送进工件一或两边缘的温度常常低于工件中部的温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靠近低温边缘的金属去除减少了。这种情况在工件侧边附近冶金质量变化的位置也是可能的。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烧剥装置,其可克服在工件全宽度上的温度或冶金质量变化的影响,从而在上述条件下在其宽度上达到一均匀的金属去除深度。本专利技术一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金属烧剥装置,其能分别控制前进工件两侧附近的金属挖除深度,从而克服不均匀的温度和质量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在其宽度上达到一均匀的削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烧剥作业时在运动金属工件宽度上导入气流的装置,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形成限定了一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总管中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沿径向延伸到所述安装面,一与所述腔相通的进气口相邻于腔的一端,用于将气体导入所述腔,和一位于所述腔中的可纵向移动的活塞,以闭合腔的另一端,并在所述一端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纵向长度可变的分配腔;一组沿所述安装面并排安装的烧剥单元,所述烧剥单元各包括一与所述安装面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一组通道从所述后表面穿过各烧剥单元延伸到所述前表面,通道与所述安装面和后表面分界面的对应的孔相通,由此,气体可以从所述腔的分配腔进入所述烧剥单元的通道,并通过控制所述活塞的纵向位置使气体沿一可变的纵向长度尺寸从所述前表面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被分为一组分开的分配腔,所述腔的每一个有一分开的进气口,所述腔的至少一个的纵向长度依赖于活塞的纵向位置,从而在可变的条件下将气体传送到分开的腔,使传送到烧剥单元的气体的量沿纵向并在工件的宽度上可在选定的位置上变化;所述分配腔装有一固定隔板,将腔分为位于所述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的第一侧边分配腔,和一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的主分配腔,并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主分配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其中间形成另一铡边分配腔,和一与所述另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包括一金属材料的体,包括形成在其一表面的并形成了其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体上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并形成一第一端和一相对的第二端,和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向所述安装面径向延伸;一固定在所述腔中的隔板,其相邻于所述第一端但又与其隔开,从而在所述腔中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第一腔;一活塞可滑动地装在所述腔中,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在所述腔中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第二腔,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所述腔中在所述活塞头之间形成第三腔;一与所述第一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二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三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通过所述活塞的纵向移动可以改变第二腔的轴向延伸,以改变通向所述腔的孔的纵向长度。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烧剥装置的局部侧剖视图,其在烧剥操作开始前用于预热钢板;图2是先有技术的烧剥装置和钢板的示意图,其装置被调整以烧剥较短宽度的钢板;图3与图2相似,其装置被调整以处理一较大宽度的钢板;图4是本专利技术烧剥装置的钢板的端部示意图,其装置被调整以处理一较短宽度的钢板;图5相似于图4,其装置被调整为处理一较长宽度的钢板。图1中显示了适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征的烧剥装置10,其被定位在烧剥工件(其典型地包括一钢板S)的上表面。可以理解,整个烧剥系统典型地包括设置在要进行烧剥的钢板S上和下方的相同的烧剥装置,上和下烧剥装置延伸穿过钢板S的全宽。另外,相同设计的侧烧剥装置也被设置,以烧剥钢板S的侧面。钢板S通常位于一可移动辊台(未示)上,以致能在箭头11所示方向通过由几个烧剥装置形成的矩形结构。如图1所示,装置10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12,其典型地由一青铜或紫铜材料的体构成,并且,体形成一通常平的前安装面13,其形成一垂直于图1平面的纵向。一组烧剥单元14沿安装面13的纵向并排布置,如图2-5所示。各烧剥单元14包括一上预热组装件15和一下预热组装件16。总管12的体也包括一对内燃气管18,19,一对氧气管20,21,分别通向上组装件的入水和出水管22和23,和分别通向下组装件16的入水和出水管22’,23’。所有这些管子与前表面13相通,用于下述目的。一骑行滑块30沿下预热体16下侧安装在总管和头部组件12上。滑块30包括一下表面31,其有一适于与钢板接触而使烧剥装置10与钢板保持一预定距离的钢板接合滑板32,这在下面将要详述。如图1所示,烧剥装置10位于钢板S上方,可以理解,相同的装置设置在钢板S的下方和两侧。上预热组装件15和下预热组装件16相互间隔,形成一氧气槽口34,和预定尺寸的排出孔35,以接收来自总管和头部组件的氧气管20的烧剥氧气流,并在烧剥作业时时通过排出孔35将烧剥氧气排在钢板S上。上预热组装件15包括一基座40,一延伸件41通过螺栓42固定于基座,并向前延伸。基座40包括一金属材料体,最好为铜的,基座的后表面通过螺栓43可松开地固定于总管12的前表面13。上预热组装件的延伸部41还包括一金属材料体,最好是铜的,并且包括一组排出口45,其沿前表面以一纵向行相邻定位,并向后伸入体中。在延伸部的前表面有一行纵向延伸的排出口46,该行排出口46平行于排出口45的行并在其上方延伸。一组通道--通常表示为47,分别与安装面13上的供气管和供水管19,21-23中的一个相通,并延伸穿过组装体15到其前表面上的开口45和出口46。下预热组装件16包括一基座50,和一延伸部52,其固定于基座50并向前延伸。基座50包括一组平行通道54,其与纵向延伸穿过延伸部52前表面的槽口56相通。通道54也与气体分配总管12中的燃气供应管18相通。并且,一组通道58延伸穿过组件16,并与水管22’和23’相连,使冷却水循环通过组件。在US专利NO.5,358,221和NO.5,333,841中进一步描述了上组装体15和下组装体16的结构和功能,这里将其一并进行参考。在上述US专利NO.5,333,841中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烧剥装置的开始和操作步骤。总之,钢板S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芬戴维博伊兰约瑟夫卡波拉索
申请(专利权)人:依赛彼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