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727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58
框架式调平机构,包括后支撑架和调斜机构,还包括油箱、液压泵、调平机构以及调偏机构;所述油箱及液压泵固定设有后支撑架上;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板状框架结构、借助于连接耳固定于板状框架结构下表面上的主轴、固定设于后支撑架上方的两根立柱以及两套调平液压缸;所述主轴两端借助于轴承固定与两根支柱顶端。通过将油箱和液压泵等重量较大的配套装置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上,防止在调平及调偏过程中出现调斜机构重心偏移的现象,延长调偏结构使用寿命,改善设备稳定性,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框架式调平机构,并将其安装在两根立柱上,在主轴两侧对称设置两套调平液压缸,提高调平稳定性,保证物料传输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矿巷道回填辅助装置领域,涉及到ー种框架调平机构,特别是减少调斜机构重心偏移,提高回填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安全系数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调平机构适用于在煤矿巷道等回填过程中在输送皮带结合处起中转作用的专用设备,其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巷道回填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现有的调平结构包括后支撑架、调斜机构、调平机构和调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物料中转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调平机构将油箱和液压泵等重量较大的配套装置与调斜机构固定连接,然后在用调平结构和调偏机构调整调斜机构整体的位置,由于其重量较大,在调整过程中容易重心偏移,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调偏机构中使用的轨道容易偏载,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进ー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调平机构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设计了ー种框架调平机构,用两个立柱支撑调平机构、调偏机构以及调平机构,并将重量较大的油箱也液压泵部分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上,改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框架式调平机构,包括后支撑架和调斜机构,还包括油箱、液压泵、调平机构以及调偏机构;所述油箱也液压泵固定设有后支撑架上;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板状框架结构、借助于连接耳固定于板状框架结构下表面上的主轴、固定设于后支撑架上方的两根立柱以及两套调平液压缸;所述主轴两端借助于轴承固定与两根支柱顶端;所述两套调平液压缸尾端与后支撑架顶部铰接、且相对于主轴所在的竖向平面对称,两套液压缸首端与板状框架结构下底面铰接。所述调斜机构借助于调偏机构设于板状框架结构顶面上;所述调偏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板状框架结构顶面上的调偏液压缸以及滑动导向装置;所述调偏液压缸的尾端与板状框架结构顶面铰接,其首端与调斜机构底面铰接。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板状框架结构顶面上的两条平行的直线滑轨和固定设于调斜装置底面与两条直线滑轨配合的滚动轴承;所述两条直线滑轨的方向与主轴的方向垂直.本技术通过将油箱和液压泵等重量较大的配套装置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上,防止在调平及调偏过程中出现调斜机构重心偏移的现象,延长调偏结构使用寿命,改善设备稳定性,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框架式调平机构,并将其安装在两根立柱上,在主轴两侧对称设置两套调平液压缸,提高调平稳定性,保证物料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支撑架;2、立柱;3、油箱及液压泵;4、轴承座;5、主轴;6、板状框架结构;7、滚动轴承;8、调斜机构;9、调偏液压缸;10、调平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參看图1,框架式调平机构,包括后支撑架I和调斜机构8,还包括油箱及液压泵3、调平机构以及调偏机构;所述油箱也液压泵固定设有后支撑架I上;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板状框架结构6、借助于连接耳固定于板状框架结构6下表面上的主轴5、固定设于后支撑架I上方的两根立柱2以及两套调平液压缸10 ;所述主轴5两端借助于轴承固定与两根支柱顶端;所述两套调平液压缸10尾端与后支撑架I顶部铰接、且相对于主轴5所在的竖向平面对称,两套液压缸首端与板状框架结构6下底面铰接。所述调斜机构8借助于调偏机构设于板状框架结构6顶面上;所述调偏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板状框架结构6顶面上的调偏液压缸9以及滑动导向装置;所述调偏液压缸9的尾端与板状框架结构6顶面铰接,其首端与调斜机构8底面铰接。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板状框架结构6顶面上的两条平行的直线滑轨和固定设于调斜装置底面与两条直线滑轨配合的滚动轴承7 ;所述两条直线滑轨的方向与主轴5的方向垂直。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调平机构的两套调平液压缸分别位于主轴所在的竖向平面两侧,而主轴和板状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借助于轴承与两根立柱连接,通过操纵两套调平液压缸即可实现板状框架结构绕主轴转动,进而调平板状框架结构,使其上表面位置满足调偏和调斜要求,同时调偏装置的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板状框架结构顶面和调斜机构底面铰接,通过调偏液压缸的伸縮实现调斜机构沿着直线滑轨运动,使其位置与输送皮带位置相对应;而调斜机构与现有设备结构相似,其作用在于调整物料下落角度,确保其两端分别与设备两端的输送皮带对接,提高物料输送效率,本技术由于将油箱及液压泵部分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架上,降低调斜机构整体重量,防止在调平、调斜以及调偏过程中调斜机构容易出现重心偏移而出现各个机构偏载的问题,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将调平机构直接借助于两个立柱支撑,改善设备调整稳定性和刚性,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框架式调平机构,包括后支撑架(1)和调斜机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及液压泵(3)、调平机构以及调偏机构;所述油箱及液压泵固定设有后支撑架(1)上;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板状框架结构(6)、借助于连接耳固定于板状框架结构(6)下表面上的主轴(5)、固定设于后支撑架(1)上方的两根立柱(2)以及两套调平液压缸(10);所述主轴(5)两端借助于轴承固定与两根支柱顶端;所述两套调平液压缸(10)尾端与后支撑架(1)顶部铰接、且相对于主轴(5)所在的竖向平面对称,两套液压缸首端与板状框架结构(6)下底面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式调平机构,包括后支撑架(I)和调斜机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及液压泵(3)、调平机构以及调偏机构;所述油箱及液压泵固定设有后支撑架(I)上;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板状框架结构(6)、借助于连接耳固定于板状框架结构(6)下表面上的主轴(5)、固定设于后支撑架(I)上方的两根立柱(2)以及两套调平液压缸(10);所述主轴(5)两端借助于轴承固定与两根支柱顶端;所述两套调平液压缸(10)尾端与后支撑架(I)顶部铰接、且相对于主轴(5)所在的竖向平面对称,两套液压缸首端与板状框架结构(6)下底面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京印纪仲林李连利忻盛国刘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迁西县林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