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652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瓦片,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的瓦片隔热效果不理想、无法保温的问题。本复合瓦片包括呈平板或波纹状的瓦片本体,瓦片本体内侧固连有与其相匹配的隔热层,隔热层与瓦片本体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液体介质的储能通道,储能通道能与另一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本复合瓦片具有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好、能有效吸收及利用热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瓦片,特别是一种复合瓦片
技术介绍
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其形状多为波纹型、板型或半圆筒型等。目前,人们建房时,多采用预制水泥板、大瓦、小瓦作房顶,导致建成的房子房顶较重。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瓦片结构仅为一体成型的瓦楞形瓦片,因此不具有隔热功能,同时防渗漏性差、施工困难且又费时费工。而近年来建筑用的玻璃钢波形瓦、石棉波形瓦等,由于其质量轻,使得施工时较为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但其隔热效果仍不理想,且使用寿命短,利用此类瓦建造的房子易出现以下问题夏季阳光直射屋面,大部分热量通过屋面传入室,使得室温升高,降低室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反之冬天室内的热量又大量通过屋面散失,造成了室温的持续下降,此时同样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室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对热量进行有效吸收并保温的复合瓦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瓦片,包括呈平板或波纹状的瓦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片本体内侧固连有与其相匹配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瓦片本体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液体介质的储能通道,本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能与另一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在使用时,本复合瓦片铺满在房顶上,且位于房顶两端的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分别与水箱以及屋内的其他用水管路相联。阳光照射在瓦片本体上时,瓦片本体处的温度会升高并经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至储能通道内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吸收瓦片本体处的热量后并对其进行储存。由于每块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因此由用户水箱通入的水经吸收热量后最终能够被用户所使用。而由于吸收热量后,储能通道处的热量变高,隔热层能够防止储能通道处的热量传递至房屋内而导致屋内温度升高。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的储能通道为若干平行排列的集热管,每根集热管的两端分别均位于隔热层的上下两边沿处,本复合瓦片的集热管与另一复合瓦片的集热管通过插接方式能固连在一起并相通。集热管的两端均位于隔热层的上下两边沿处,如此便能使得集热管内与房屋屋顶完全隔绝,也阻止了集热管向房屋屋顶传递热量。为了将集热管通过插接方式相固连,可将每根集热管均采用不同大小的管径。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集热管的一端伸出本体边沿,所述集热管的伸出端外径与该集热管另一端的内径相匹配。由于每根集热管的形状相同,因此每根集热管的伸出端都可以插入与之对应的另一根集热管端部,使相邻两复合瓦片连接的同时两者的集热管还相通。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的隔热层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板。可发性聚苯乙烯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瓦片本体处的热量传递至屋内。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的隔热层包括与瓦片本体相匹配的内板和位于内板与瓦片本体之间的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泡沫常用作管道保温材料。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的隔热层包括与瓦片本体相匹配的内板和位于内板与瓦片本体之间的矿物棉材料。矿物棉常被用作隔热、保温材料。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的瓦片本体为具有若干波形的彩钢瓦,所述集热管位于瓦片本体波形的内凹处。在上述的复合瓦片中,所述瓦片本体的每道波形内凹处均具有一根集热管。集热管数量越多,热量储存率就越高,能够利用的热量也就越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瓦片利用集热管对照射在瓦片本体上的热量进行吸收,不仅有效地对热量进行了储存,同时用户只需通过将集热管与屋内其他管路相连接,便能对集热管内所储存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利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此外,本复合瓦片又利用隔热层将集热管与房屋屋顶隔绝开来,有效地防止了集热管将热量传递至屋顶而导致屋内的温度升高,保证了集热管处的热量不会轻易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复合瓦片中瓦片本体呈波纹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复合瓦片中瓦片本体呈板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复合瓦片中的集热管与另一复合瓦片中的集热管相插接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本体;2、隔热层;3、集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瓦片,包括呈波纹状的本体1,本体I内侧固连有与其相匹配的隔热层2,隔热层2与本体I之间具有储能通道,储能通道内储存有液体介质用于吸收瓦片上的热量,且将本复合瓦片铺设在房顶时,本体I内的储能通道与其相邻的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如图1所示,储能通道为平行排列的集热管3,本体I为具有若干波形的彩钢瓦,集热管3位于本体I波形的内凹处且本体I的每道波形内凹处均具有一根集热管3。隔热层2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板,每根集热管3的两端分别均位于隔热层2的上下两边沿处,且集热管3的一端伸出本体I的边沿,而该伸出端的外径与集热管3的另一端的内径相匹配。隔热层2能够有效防止集热管3的热量传递至屋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热管3伸出本体I边沿的一端的外径较小,而集热管3的另一端的内径较大,且由于每根集热管3形状大小都相同,因此可通过将一根集热管3伸出本体I边沿的一端插入另一根集热管3伸出本体I边沿的另一端内,两根集热管3便相互插接在一起。本复合瓦片覆盖在房子的屋顶,且每块复合瓦片内的集热管3的两端大小形状都不相同,因此每块复合瓦片的集热管3通过插接方式和与其相邻的复合瓦片的集热管3相固连并连通。而位于房顶两端的复合瓦片内的集热管3其连接情况则有所不同。位于房顶两端的复合瓦片内各自的集热管3的一端除了均和与其相邻的复合瓦片的集热管3相联外,集热管3的另一端则分别与水箱以及用户屋内的其他用水管路相联。同时,该位于房顶两端的复合瓦片其各自的外侧的隔热层2则处于封闭状态。本复合瓦片覆盖在房子的屋顶,太阳光照射在瓦片本体I上时,本体I会吸收太阳光,使得本体I处的热量升高,位于本体I内侧的隔热层2能够有效防止在本体I温度升高时将热量传递至房屋内,从而保证屋内的温度不会升高。而位于本体I与隔热层2之间的集热管3其内部由于具有液体介质,在本体I热量升高时液体介质能够通过热传递有效地吸收热量并对热量进行储存和利用,如用户可在集热管3内注入自来水,并将集热管3与水管相接,那么吸收热量后的自来水温度升高而变成热水,用户便可利用集热管3内的热水进行洗漱、沐浴等。此外,如图2所示,本体I除了常见的波纹状外,还可将本体I设置为呈板状。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隔热层2包括与本体I相匹配的内板和位于内板与本体I之间的聚氨酯材料。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通,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隔热层2包括与本体I相匹配的内板和位于内板与本体I之间的矿物棉材料。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瓦片,包括呈平板或波纹状的瓦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片本体(1)内侧固连有与其相匹配的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与瓦片本体(1)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液体介质的储能通道,本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能与另一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瓦片,包括呈平板或波纹状的瓦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片本体(O内侧固连有与其相匹配的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与瓦片本体(I)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液体介质的储能通道,本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能与另一复合瓦片的储能通道相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通道为若干平行排列的集热管(3),每根集热管(3)的两端分别位于隔热层(2)的上下两边沿处,本复合瓦片的集热管(3)与另一复合瓦片的集热管(3)通过插接方式能固连在一起并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3)的一端伸出本体(I)边沿,所述集热管(3)的伸出端外径与该集热管(3)另一端的内径相匹配。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至国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伯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