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阻沙网,包括透风率为40~60%的多片沙网,该多片沙网通过多个立桩依次相连接,沙网采用金属网或塑料网。本立式阻沙网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不受原材料限制,可用于沙漠地区中的公路、铁路两侧以及油田、建筑的周围,在保证透风率的前提下,能高效防沙,使被保护设施不受风沙的侵害,保证道路畅通和建筑物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沙灾害防治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灾害防护的阻沙、固沙网,具体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沙漠地区中的公路、铁路、油田、管线等建(构)筑物的防护,减少风沙运动对相关设施的损害,保证道路畅通和建(构)筑物安全的立式阻沙网。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沙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 1%。因土地沙漠化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活和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工业的需要,在沙漠中需要修建铁路、公路和建屋盖房、建卫星发射场、建油田等等,而肆虐的风沙若不加以阻挡或固定,不仅会严重破坏沙漠地区中的生态环境,加重沙漠化程度,也会阻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影响沙漠周边地区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了防治沙漠化,目前主要采取生物治沙和工程防沙。生物治沙是一种永久可靠的风沙防护模式,培育的植物防护林带,不仅能拦截过境风沙流,防止就地起沙,还能改良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但它对自然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在自然环境相对较优,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采用该种方法。工程防沙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即利用工程建(构)筑阻止风沙的侵袭,达到固沙和阻沙的目的。在这些工程建(构)筑中,最常用的阻沙设施是高立式沙障,而高立式沙障主要有岩土结构沙障、枕木结构沙障、土工合成沙障、植物枝条沙障等。岩土结构沙障主要有截沙沟、挡沙堤等,基本都是不透风沙障;当携沙气流经过沙障时,气流受墙体阻挡,出现一定的扰动,使携沙能力下降,在沙障前后形成积沙,但其缺点是施工较为复杂,阻沙效果一般。枕木沙障是废弃枕木的重新利用,将废弃的枕木直接竖向埋设形成沙障或先设置混凝土基座再在该基座上插入废弃枕木形成沙障,这种沙障受原材料限制,不可能大范围推广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沙障是一种新型沙障,其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抗紫外线辐射能力较差,易损坏。植物枝条结构沙障主要有树枝栅栏、芦苇栅栏等,易破损,需及时修补,同时还受材料限制,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此外,也有人尝试在石膏板上钻孔组成阻沙板,但效果较差,因为若孔数太多,石膏板的迎风强度下降;钻孔太少的话,石膏板的迎风阻力又很大,透风率无法保证,这时风沙不易从板的中间过去,会将石膏板抬起,导致大量积沙再次被带起,从板下穿过,阻沙效果较差。因此,研制一种新型、高效、施工便捷的阻沙网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施工便捷的立式阻沙网,不受原材料限制,能有效地阻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阻沙网,包括透风率为40 60%的多片沙网,该多片沙网通过多个立桩依次相连接。本技术立式阻沙网采用立桩固定沙网,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不受原材料限制,可用于沙漠地区中的公路、铁路两侧以及油田、建筑的周围,在保证透风率的前提下,能高效防沙,使被保护设施不受风沙侵害,保证道路畅通和建筑物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中立桩与沙网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所用一种立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立桩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所用另一种立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所用第三种立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将本技术立式阻沙网用于防护铁路线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立桩,2.沙网,3.压板,4.自攻螺钉,5.立柱,6.立柱底板,7.筋板,8.底板,9.加强组件,10.拉筋,11.顶盖,12.底座,13.底座架板,14.第一加强连板,15.连接板,16.第二加强连板,17.地脚,18.第三加强连板,19.第四加强连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立式阻沙网,包括多片沙网2和多个立桩1,该多片沙网2通过多个立桩I依次相连接,通过多个压板3将多片沙网2与多个立桩I相连接,多个压板3与多个立桩I形成一一对应;压板3通过自攻螺钉4与立桩I相连接。沙网2采用透风度为40 60%的金属网或塑料网,金属网优选不锈钢阻沙网、钢板冲孔阻沙网、金属镀锌阻沙网或金属涂塑阻沙网;塑料网采用塑料单丝编织成的网或高密度聚乙烯阻沙网(HDPE阻沙网),优选抗光老化塑料单丝编织成的平纹网。制备单丝的塑料可以选自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例如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工程塑料(ABS)和高密度聚乙烯等。压板3采用铝合金或有机玻璃制成,优选耐候性有机玻璃。本技术立式阻沙网中所用的一种立桩I,如图3所示,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固接有底板8,底板8上竖直设置有方形钢管制成的立柱5,立柱5下端固接有立柱底板6,立柱底板6上固接有多个筋板7,该多个筋板7还分别与立柱5固接,立柱底板5与底板8相连接;立柱5上套装有环形的加强组件9,加强组件9与底板8之间设有多根倾斜设置的拉筋10,拉筋10的一端与加强组件9固接,拉筋10的另一端与底板8固接;立柱5顶部固接有顶盖11。若立柱5采用闭合型型材制成,如方形钢管等,则需在立柱5顶部设置顶盖12,以防止杂物(包括水气等)进入立柱5内部,对立柱5内部造成磨损和腐蚀。图3所示立桩I中的底座12,如图4所示,包括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一根底座架板13,每根底座架板13的一端均与连接板15固接,底座架板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两根底座架板13之间还通过第一加强连板14相连接,一根第一加强连板1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底座架板13固接,第一加强连板14与底座架板13的固接点位于底座架板13的自由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中所用的另一种立桩I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底座12,底座12由两根交叉设置的条状板组成,每根条状板下面均设有两个地脚14,两根条状板交叉重叠处以外的部分分别通过第二加强连板16相连接,第二加强连板16位于两根条状板交叉重叠处以外部分的中部,四根第二加强连板16形成环形,两根条状板的交叉重叠处竖直设置有立柱5,立柱5上套装有环形的加强组件9,加强组件9通过倾斜设置的拉筋10与两根条状板相连接,拉筋10的一端与加强组件9固接,拉筋10的另一端分别两根角钢相连接。图6是本技术立式阻沙网中所用的第三种立桩1,其结构与图5所示立桩的结构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图6所示第三种立桩I在两根条状板交叉重叠处以外的部分还通过第三加强连板18和第四加强连板19相连接,四根第三加强连板18形成一个环形,在该环形内是四根第四加强连板19形成的环形。立柱5采用方形管、C型槽钢、U型槽钢或L型角钢;其表面除锈并喷塑。其它部件表面除锈并进行防锈处理。加强组件9、底座架板13、第一加强连板14和第二加强连板16均采用角钢制成。拉筋10、第三加强连板18和第四加强连板19采用扁钢制成。根据各部件所用型材规格的不同,本技术立式阻沙网分为I型、II型和III型三种规格I型适用于60m/s风速环境,抗风压5400N以上;II型适用于40m/s风速环境,抗风压3200N以上;III型适用于30m/s风速环境,抗风压2000N以上。本技术立式阻沙网可用于沙漠地区中的公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风率为40~60%的多片沙网(2),该多片沙网(2)通过多个立桩(1)依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风率为40 60%的多片沙网(2),该多片沙网(2)通过多个立桩(I)依次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网(2)采用金属网或塑料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为不锈钢阻沙网、钢板冲孔阻沙网、金属镀锌阻沙网或金属涂塑阻沙网。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网采用塑料单丝编织成的网或高密度聚乙烯阻沙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阻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桩(I)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固接有底板(8),底板(8)上竖直设置有立柱(5),立柱(5)下端通过多个筋板(7)底板(8)固接;立柱(5)上套装有加强组件(9),加强组件(9)与底板(8)之间设有多根拉筋(10);底座(12)包括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一根底座架板(13),每根底座架板(13)的一端均与连接板(15)固接,底座架板(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相邻两根底座架板(13)之间还通过第一加强连板(14)相连接,一根第一加强连板(1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底座架板(13)固接,第一加强连板(14)与底座架板(13)的固接点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富强,丁宏光,葛春庚,李凯崇,牛东兴,张立刚,苑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