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挤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10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挤干机构,用于将助焊剂吸附板中多余助焊剂挤压而出,包括气缸固定板、挤干板、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底座均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挤干板固定,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则与助焊剂吸附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地将海绵中吸附的助焊剂挤除,避免产生现有技术中因手工操作而导致的诸多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挤干机构,属于电动自行车电池装配的

技术介绍
在电动自行车电池装配生产过程中,为了让极耳能够更好地进行铸焊,需要对极群组的正、负极耳沾附助焊剂。长时间吸附助焊剂后,海绵中助焊剂多了以后,导致海绵不能吸附多余助焊剂。为了完成这道工序,一般蓄电池厂家采用停机手工将海绵取出后挤干上面的助焊齐U,再放入原来的位置,从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挤干机构,以自动地将海绵中吸附的助焊剂挤除,避免产生现有技术中因手工操作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挤干机构,用于将助焊剂吸附板中多余助焊剂挤压而出,包括气缸固定板、挤干板、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底座均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挤干板固定,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则与助焊剂吸附板固定,且挤干板在第一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偏离/正对助焊剂吸附板的助焊剂吸附块,助焊剂吸附板在第二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带动助焊剂吸附块顶紧/远离挤干板。所述助焊剂吸附板包括海绵固定盒以及安装于海绵固定盒上所开设槽口内的助焊剂吸附块,所述助焊剂吸附块为海绵块。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协同工作,采用挤干板与海绵相互挤压的方式,以将海绵块吸附的多余助焊剂挤压而出,由此可知,本技术在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只需按照预设程序即可自动完成,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不影响生产线的正常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其中气缸固定板1、海绵固定盒2、挤干板3、第一气缸4、海绵块5、第二气缸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自动挤干机构,为立式结构,包括气缸固定板1、海绵固定盒2、挤干板3、第一气缸4、海绵块5、第二气缸6,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6的底座均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I上,且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与挤干板3固定,而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则与海绵固定盒2固定,海绵块安装在海绵固定盒上所开设的槽口内,且挤干板在第一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偏离/正对海绵块,海绵固定盒在第二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带动海绵块顶紧/远离挤干板。使用时,第一气缸4推动挤干板3到达海绵块5正上方,第二气缸6推动海绵固定盒2后,海绵块5与挤干板3挤压,使得多余的助焊剂流到容器中。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已设定好各个动作程序,保证各动作衔接流畅、可靠。上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是作为对前述专利技术目的和所附权利要求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专利技术技术和权利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挤干机构,用于将助焊剂吸附板中多余助焊剂挤压而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固定板、挤干板、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底座均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挤干板固定,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则与助焊剂吸附板固定,且挤干板在第一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偏离/正对助焊剂吸附板的助焊剂吸附块,助焊剂吸附板在第二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动下,带动助焊剂吸附块顶紧/远离挤干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挤干机构,用于将助焊剂吸附板中多余助焊剂挤压而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固定板、挤干板、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底座均固定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挤干板固定,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则与助焊剂吸附板固定,且挤干板在第一气缸活塞杆提供的动力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爱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