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规划
,尤其是ー种。
技术介绍
在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时,通常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目标区域电网负荷增长与实际电网运行情况,在满足技术要求和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制定技术经济性能较好的规划方案,保障电网建设运行的总费用最小。在设计人员综合分析因素中,变电站的供电半径是影响地区电网站点布置、线路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合理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各电压等级供电半径可以增强电网规划的技术经济性。目前,对于变电站供电半径的设计通常是以辐射状圆形供电区域为基础开展的。但实际上,由于地区存在集中负荷和分散负荷两种类型负荷,同时负荷增长上还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此,辐射状圆形供电区域无法准确评价地区负荷增长情況,也无法为经济供电半径提供更为准确的确定依据,也就很难获得较高技术经济性能的电网规划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准确性高且节约成本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需求确定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分布情况;步骤2 :采用轨线扩展方法创建椭圆供电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网规划时确定变电站站址和供电线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需求确定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分布情况;步骤2:采用轨线扩展方法创建椭圆供电区;步骤3:整合椭圆供电区,形成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计算水滴供电区域内负荷大小;步骤4:判断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内容纳的负荷大小与变电站最大容量之间的大小,获得水滴状供电区域的最大值;步骤5:按供电区域形状,选定各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的质心为变电站站址,而本级变电站站址形成的云形状几何中心为上级变电站站址;步骤6:确定上级站址与本级站址连线长度总和,作为区域供电线路总长度,从而完成供电区站点布置和线路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规划时确定变电站站址和供电线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需求确定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分布情况; 步骤2 :采用轨线扩展方法创建椭圆供电区; 步骤3 :整合椭圆供电区,形成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计算水滴供电区域内负荷大小;步骤4:判断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内容纳的负荷大小与变电站最大容量之间的大小,获得水滴状供电区域的最大值; 步骤5 :按供电区域形状,选定各椭圆水滴状供电区域的质心为变电站站址,而本级变电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张来,李盛伟,毛华,刘树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