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29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电器盒;以及浮标,与电器盒并排设置在除湿机内部,在电器盒与浮标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可弹性伸缩地设置有止回机构,浮标配置为能够从止回机构上单向通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湿机,通过在与浮标并排设置的电器盒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止回机构,浮标在随着水位的上涨而转动时,随着角度的变化开始与止回机构接触,止回机构在浮标的作用力下逐渐后退,并在浮标通过后复位,阻挡浮标反方向转动,这样就使得浮标在水满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接近开关获得可靠的感应信号及时切断开关,避免除湿机继续运行而导致水从水箱中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
技术介绍
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除湿机中开始使用诸如丙烷(R290)等环境完全有好型制冷剂。但是,由于丙烷属于易燃易爆型物质,因此除湿机中采用接近开关与磁体浮标配合的开关机构,具体原理为当水箱水位上升,浮标带着置于浮标顶端的磁体一起随着液位转动,从而改变磁体和接近开关的距离,当浮标转动至与竖直线角度30°左右时,接近开关开始感应,当接近开关感应到磁体并持续5秒,控制器系统接收接近开关的感应信号,停止除湿机的运转,并作出水满的报警指示。由于浮标是随着液位转动,液位的变化改变浮标的转动角度,进而影响接近开关的感应。当水满时,人为碰撞或者晃动除湿机会导致水箱内的水位晃动致使浮标来回摆动,若浮标与竖直线角度大于30°的时间不能连续保持5秒,则系统不认为水位已满,除湿机将一直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除湿机,以实现水箱满水时防止浮标来回摆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电器盒;以及浮标,与电器盒并排设置在除湿机内部,在电器盒与浮标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可弹性伸缩地设置有止回机构,浮标配置为能够从止回机构上单向通过。`进一步地,电器盒与浮标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卡槽,止回机构安装在固定座内,并可沿卡槽滑动。进一步地,止回机构包括止挡件,其第一端设置有容纳空间,其第二端形成止挡头,并且止挡件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滑动凸起;以及弹簧,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电器盒与浮标上相对的一侧表面上相对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开放空间,止回机构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在该开放空间内。进一步地,止回机构包括止挡件,其一端形成止挡头;以及螺旋弹簧片,套设在止挡件上。进一步地,浮标的顶部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与止回机构的止挡头接触的拨块。 进一步地,止挡头的侧壁上具有与拨块接触的倾斜接触面。进一步地,止挡头上与倾斜接触面相对的侧壁形成与拨块接触的止挡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通过在与浮标并排设置的电器盒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止回机构,浮标在随着水位的上涨而转动时,随着角度的变化开始与止回机构接触,止回机构在浮标的作用力下逐渐后退,并在浮标通过后复位,阻挡浮标反方向转动,这样就使得浮标在水满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接近开关获得可靠的感应信号及时切断开关,避免除湿机继续运行而导致水从水箱中溢出。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止回机构与浮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第一种止回机构在电器盒上的分解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第二种止回机构在电器盒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除湿机的第二种止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为止挡头的倾斜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如图1所示,包括电器盒10;以及与电器盒10并排设置在除湿机内部的浮标30,并且在电器盒10与浮标3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可弹性伸缩地设置有止回机构50,浮标30配置为能够从止回机构50上单向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在与浮标30并排设置的电器盒10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止回机构50,浮标30在随着水位的上涨而转动时,随着角度的变化开始与止回机构50接触,止回机构50在浮标的作用力下逐渐后退,并在浮标30通过后复位,阻挡浮标30反方向转动,这样就使得浮标30在水满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接近开关获得可靠的感应信号及时切断开关,避免除湿机继续运行而导致水从水箱中溢出。止回机构50在电器盒10上的具体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在电器盒10与浮标3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卡槽111,止回机构50安装在该固定座11内,并可沿卡槽111滑动。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止回机构50包括止挡件51,其第一端设置有容纳空间511,其第二端形成止挡头513,并且止挡件51上还设置有与卡槽111配合的滑动凸起515,通过该滑动凸起515与卡槽111的配合实现止回机构50在固定座11内的滑动;通过在容纳空间511内设置弹簧53使止回机构50实现了弹性伸缩的功能。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止回机构50的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器盒10与浮标30上相对的一侧表面上相对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5,该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5之间形成开放空间17,止回机构50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在该开放空间17内。第二种止回机构5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止挡件51,在该止挡件51的一端形成止挡头513 ;以及套设在止挡件51上的螺旋弹簧片55,止挡件51受到推力时开放空间17内后退,并能够在螺旋弹簧片55的作用下复位。再次参考图1,在浮标30的顶部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板31,该安装板31上表面设置有与止回机构50的止挡头513触的拨块33。而在上述两种止回机构50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51的止挡头513的侧壁上具有图5所示的拨块33接触的倾斜接触面,当拨块33与该倾斜接触面接触时,止挡件51开始后退,拨块33逐渐通过止回机构50,当拨块33完全通过止回机构50后,止挡件51在弹簧53或者螺旋弹簧片55的作用下复位,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在止挡头513上与倾斜接触面相对的侧壁形成与拨块33接触的止挡面,拨块33与该止挡面接触后无法推动止挡件51后退,止回机构50起到了阻止浮标30向反方向的转动,这样就使得浮标30在水满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在与浮标30并排设置的电器盒10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止回机构50,浮标30在随着水位的上涨而转动时,随着角度的变化开始与止回机构50接触,止回机构50在浮标的作用力下逐渐后退,并在浮标30通过后复位,阻挡浮标30反方向转动,这样就使得浮标30在水满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接近开关获得可靠的感应信号及时切断开关,避免除湿机继续运行而导致水从水箱中溢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包括:电器盒(10);以及浮标(30),与所述电器盒(10)并排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器盒(10)与所述浮标(3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可弹性伸缩地设置有止回机构(50),所述浮标(30)配置为能够从所述止回机构(50)上单向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包括 电器盒(10);以及 浮标(30),与所述电器盒(10)并排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内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器盒(10)与所述浮标(3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可弹性伸缩地设置有止回机构(50),所述浮标(30)配置为能够从所述止回机构(50)上单向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与所述浮标(3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卡槽(111),所述止回机构(50)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1)内,并可沿所述卡槽(111)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机构(50)包括 止挡件(51),其第一端设置有容纳空间(511),其第二端形成止挡头(513),并且所述止挡件(5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1)配合的滑动凸起(515);以及 弹簧(5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5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黄辉韩鹏刘畅王铭坤尔驰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