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855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原水中加入混凝剂5-10分钟形成微小絮体后再加入助凝剂5-10分钟后进行过滤。该方法通过在原水中加入混凝剂和微量助凝剂对原水进行化学预处理,利用混凝剂去除水中有机物形成絮体和通过微量助凝剂强化絮凝作用,由于混凝剂形成的絮体较小,投加微量助凝剂能促进絮凝作用,形成的絮体较大,絮体的结构更加松散(分形维数小),絮体形成的滤饼层更为蓬松,更薄,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提高絮凝效果,增大了形成絮体的初始颗粒大小,降低了膜表面滤饼层的密实度和厚度,延缓了滤饼层的结晶化程度,从而达到了控制膜污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中超滤膜过滤净水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在给水和废水处理中,阻碍膜应用的问题主要是膜污染。在微滤/超滤前进行预处理,尤其是“在线”化学絮凝或絮凝-混凝,已被证明是控制膜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至今,有很多研究是关于超滤膜前投加絮凝剂来控制膜污染。很多研究者在超滤膜前投加不同混凝剂,如不同铁盐,铝盐等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超滤膜的污染程度。决定膜污染的其中主要部分是滤饼层,而絮体的结构特性将决定滤饼层的结构。因此,研究絮体和控制滤饼层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今,通过调整超滤前预处理来控制滤饼层的结构还是个空白,并还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原水中加入混凝剂5-10分钟形成微小絮体后再加入助凝剂5-10分钟后进行过滤。上述方法中,所述原水为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或地下蓄水层等)并可用作供水水源的水或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水(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所述混凝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硫酸铁和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为50-80%,分子式为Al2(OH)n, 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原水中加入混凝剂5?10分钟形成微小絮体后再加入助凝剂5?10分钟后进行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原水中加入混凝剂5-10分钟形成微小絮体后再加入助凝剂5-10分钟后进行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硫酸铁和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助凝剂选自阴性聚丙烯酰胺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为50-80%,分子式为Al2(OH)n, n为(T2. 5,且n不为0,所述阴性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万至1000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久辉俞文正刘会娟刘锐平兰华春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