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7308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盘机构,包括转动圆盘、上支架、下支架、转动拨杆、偏心轮以及驱动装置,通过偏心轮与凹槽配合实现转动圆盘的分度转动,偏心轮既能提供转动圆盘的转动又可实现精准定位;还设有气动悬浮结构,通过气动悬浮,减少转动圆盘转动时的摩擦损耗;还设有刹车装置,通过气压推压铜盘,铜盘下压与转动圆盘接触使转动圆盘刹车,解决了因径向刹车产生元件表面磨损,导致转动圆盘刹车不稳定的问题,转动圆盘换位时通过定位销实现精准定位;通过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偏心轮的变速转动,以配合加工时间和转盘换位时间之间的连续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技术中的转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盘工作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圆珠笔书写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笔头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及零部件加工质量,近年来相继专利技术出各式各样的多工位自动机床,从而大大减少了原来的加工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我国的直线链条式多工位制笔加工机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制笔要求,但由于链条本身的局限性使其在加工笔头时出现加工质量不稳定、笔头精度不高、机床设备易出现故障。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人们常常需要对复杂工件进行多工序连续加工,如通过建立生产流水线,提高工件加工效率。为了尽可能缩小加工空间,人们专利技术了转盘工作台,但现有技术的转盘工作台在转盘的分度、定位刹车、旋转摩擦和稳定性的控制问题上,一直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有鉴于此,实际生产中必须设计开发出一种可靠的转盘装置,能耐高强度冲击,提高使用寿命、提供稳定的刹车,又能定位精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盘机构,该转盘机构不仅实现了转盘的转动和定位的精准,而且转盘转动摩擦小。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盘机构,包括转动圆盘、位于转动圆盘上方的上支架、位于转动圆盘下方的下支架、转动拨杆、固定于转动拨杆上端的偏心轮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拨杆下端并驱动所述转动拨杆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圆盘中间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一圈凹槽是由若干弧形槽单体沿圆周方向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偏心轮位于所述一圈凹槽内并与所述弧形槽单体相配合,所述转动圆盘边缘部设有一圈加工位,所述一圈加工位是由若干个加工位沿圆周方向有间距的排列而成,所述加工位的数量与所述弧形槽单体的数量相同。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进一步地说,还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铜盘和气槽,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且为环形,所述铜盘为环形且嵌于所述气槽内,所述铜盘与所述气槽相接触的部位动密封,所述气槽密闭,所述上支架设有若干气路,且所述气路与所述气槽相通,所述铜盘能够在气压作用下在所述气槽内上下浮动并能够下压至与所述转动圆盘的上表面相接触。较佳地是,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设有一圈第一环状凸起,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圆盘上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环状凸起。进一步地说,还设有气动悬浮结构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自下支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环形槽,所述转动圆盘下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环形槽相对应的环状的且凸起的凸环,所述转动圆盘的凸环位于所述下支架的环形槽内,所述凸环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充气孔,所述下支架上具有与所述若干充气孔相连通的进气道。较佳地是,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定位销,所述转动圆盘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能够插于其所对应的定位孔中。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支架上固定有若干上动力头,所述下支架上固定有若干下动力头,所述上动力头和所述下动力头的数量和位置皆与所述加工位的位置和数量对应,且所述上动力头与所述下动力头相对。进一步地说,设有支撑柱和底座,所述支撑柱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柱穿于所述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转动圆盘的中心,且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装置的结构是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还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扇形齿轮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中心的传动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摆臂,且所述摆臂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下方,所述扇型齿轮与所述摆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摆臂下方,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下方,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拨杆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齿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中心,所述扇型齿轮固定连接有滑动凸轮,且所述滑动凸轮位于所述扇型齿轮下方,所述底座上开设于一圈滑槽,所述滑槽是首尾连接的曲线槽,所述滑动凸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滑动。较佳地是,所述摆臂下方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连接块,所述扇形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动凸轮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下表面。较佳地是,设有纵向贯通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摆臂的穿孔,所述转动拨杆下端于所述穿孔处穿过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摆臂,所述穿孔处设有轴承,所述穿孔的孔壁与所述转动拨杆通过轴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偏心轮与凹槽配合实现转动圆盘的分度转动,偏心轮既能提供转动圆盘的转动又可实现精准定位;通过气动悬浮,减少转动圆盘转动时的摩擦损耗;转动圆盘换位时通过定位销实现精准定位;通过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偏心轮的变速转动,以配合加工时间和转盘换位时间之间的连续切换;通过气压推压铜盘,铜盘下压与转动圆盘接触使转动圆盘刹车,解决了因径向刹车产生元件表面磨损,导致转动圆盘刹车不稳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转动圆盘的仰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支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驱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转盘机构,包括转动圆盘1、位于转动圆盘上方的上支架2、位于转动圆盘下方的下支架3、转动拨杆4、固定于转动拨杆上端的偏心轮5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拨杆下端并驱动所述转动拨杆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装置6,所述转动圆盘中间开设有一圈凹槽11,所述一圈凹槽11是由若干弧形槽单体111沿圆周方向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偏心轮5位于所述一圈凹槽11内并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相配合,所述转动圆盘I边缘部设有一圈加工位,所述一圈加工位是由若干个加工位12沿圆周方向有间距的排列而成,所述加工位12的数量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的数量相同。通过偏心轮与凹槽配合,偏心轮既能提供转动圆盘的转动又可实现精准定位。还设有刹车装置7,所述刹车装置包括铜盘和气槽,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上支架2的下表面且为环形,所述铜盘为环形且嵌于所述气槽内,所述铜盘与所述气槽相接触的部位动密封,所述气槽密闭,所述上支架设有若干气路,且所述气路与所述气槽相通,所述铜盘能够在气压作用下在所述气槽内上下浮动并能够下压至与所述转动圆盘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气压推压铜盘,铜盘下压与转动圆盘接触使转动圆盘刹车,解决了因径向刹车产生元件表面磨损,导致转动圆盘刹车不稳定的问题。所述下支架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定位销33,所述转动圆盘I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15,所述定位销33能够插于其所对应的定位孔15中。转动圆盘换位时通过定位销实现精准定位。所述上支架2的下表面设有一圈第一环状凸起21,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圆盘上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环状凸起13。还设有气动悬浮结构所述下支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自下支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环形槽31,所述转动圆盘I下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环形槽相对应的环状的且凸起的凸环14,所述转动圆盘的凸环14位于所述下支架的环形槽31内,所述凸环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环形槽31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充气孔311,所述下支架3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圆盘(1)、位于转动圆盘上方的上支架(2)、位于转动圆盘下方的下支架(3)、转动拨杆(4)、固定于转动拨杆上端的偏心轮(5)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拨杆下端并驱动所述转动拨杆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装置(6),所述转动圆盘中间开设有一圈凹槽(11),所述一圈凹槽(11)是由若干弧形槽单体(111)沿圆周方向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偏心轮(5)位于所述一圈凹槽(11)内并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相配合,所述转动圆盘(1)边缘部设有一圈加工位,所述一圈加工位是由若干个加工位(12)沿圆周方向有间距的排列而成,所述加工位(12)的数量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的数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圆盘(I)、位于转动圆盘上方的上支架(2)、位于转动圆盘下方的下支架(3)、转动拨杆(4)、固定于转动拨杆上端的偏心轮(5)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拨杆下端并驱动所述转动拨杆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装置(6),所述转动圆盘中间开设有一圈凹槽(11),所述一圈凹槽(11)是由若干弧形槽单体(111)沿圆周方向排列连接而成,所述偏心轮(5 )位于所述一圈凹槽(11)内并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相配合,所述转动圆盘(I)边缘部设有一圈加工位,所述一圈加工位是由若干个加工位(12)沿圆周方向有间距的排列而成,所述加工位(12)的数量与所述弧形槽单体(111)的数量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刹车装置(7),所述刹车装置包括铜盘和气槽,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上支架(2)的下表面且为环形,所述铜盘为环形且嵌于所述气槽内,所述铜盘与所述气槽相接触的部位动密封,所述气槽密闭,所述上支架设有若干气路,且所述气路与所述气槽相通,所述铜盘能够在气压作用下在所述气槽内上下浮动并能够下压至与所述转动圆盘的上表面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的下表面设有一圈第一环状凸起(21),所述气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圆盘上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环状凸起(13)。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定位销(33),所述转动圆盘(I)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15),所述定位销(33)能够插于其所对应的定位孔(15)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气动悬浮结构所述下支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圈自下支架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环形槽(31),所述转动圆盘(I)下表面设有一圈与所述环形槽相对应的环状的且凸起的凸环(14),所述转动圆盘的凸环(14)位于所述下支架的环形槽(31)内,所述凸环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环形槽(31)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充气孔(311),所述下支架(3)上具有与所述若干充气孔相连通的进气道(3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上固定有若干上动力头(81),所述下支架(3)上固定有若干下动力头(82),所述上动力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喜曾清木陆宪明吴瑛戟张端周杨崇倡
申请(专利权)人: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