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特别涉及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墙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钢筋、水泥、砖块堆砌而成,这种建筑墙体存在质量大、施工麻烦、工期长、成本高,施工时易造成污染周边环境等缺点;另外一种是由石膏板搭配金属骨架构成的轻型建筑墙体,这种建筑墙体存在强度、稳定性、防水性、隔音性、保温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墙,包括连接模块、内墙配合模块、外墙配合模块、内角模块、外角模块、转角连接模块、底座模块、内墙板和外墙板,底座模块设为凹槽结构并固定在地面上;内墙板、外墙板分别固定在底座模块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模块的底部和转角连接模块的底部也固定在底座模块上。所述的连接模块上设有两个通孔连接模块上通孔、连接模块下通孔,便于填充物的流动和连接;连接模块的左端设有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与内墙配合模块内侧中间的内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相配合连接;右端设有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与外墙配合模块内侧中间的外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相配合连接。所述的内墙板内部的转角处设有内角模块;内角模块的内侧设有三个T形槽内角模块左T形槽、内角模块中T形槽、内角模块右T形槽,其中中间的内角模块中T形槽与转角连接模块左端的转角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相配合连接,两侧的内角模块左T形槽、内角模块右T形槽则分别与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墙,包括连接模块(1)、内墙配合模块(2)、外墙配合模块(3)、内角模块(4)、外角模块(5)、转角连接模块(6)、底座模块(7)、内墙板(8)和外墙板(9),其特征在于:底座模块(7)设为凹槽结构并固定在地面上;内墙板(8)、外墙板(9)分别固定在底座模块(7)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模块(1)的底部和转角连接模块(6)的底部也固定在底座模块(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墙,包括连接模块(I)、内墙配合模块(2)、外墙配合模块(3)、内角模块(4)、外角模块(5)、转角连接模块(6)、底座模块(7)、内墙板(8)和外墙板(9),其特征在于底座模块(7)设为凹槽结构并固定在地面上;内墙板(8)、外墙板(9)分别固定在底座模块(7)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模块(I)的底部和转角连接模块(6)的底部也固定在底座模块(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墙,其特征在于连接模块(I)上设有两个通孔连接模块上通孔(10)、连接模块下通孔(11),便于填充物的流动和连接;连接模块(I)的左端设有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12)与内墙配合模块(2)内侧中间的内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14)相配合连接;右端设有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13)与外墙配合模块(3)内侧中间的外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15)相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内墙板(8)内部的转角处设有内角模块⑷;内角模块⑷的内侧设有三个T形槽内角模块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海君,潘冰疆,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