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油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915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油标组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观察窗的玻璃板,上盖板上还设置有对玻璃板形成防护的防护挡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通过在上盖板上设置防护挡杆,从而对形成玻璃窗的玻璃板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在发动机装配、试验、日常维护和运输等过程的硬物造成玻璃板刮伤或者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油标组件
本技术涉及航空油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空油标组件。
技术介绍
油标组件是涡轴发动机油箱的必备部件之一,现有的航空油标组件一般由上盖板1、密封垫2、玻璃板3、下盖板4以及螺栓组件5组合而成,它用于观察油箱液面,玻璃板3 作为观察窗表面裸露在外,由于发动机在装配、试验、日常维护和运输等过程中经常接触各 种硬物和其他外物,使得玻璃板3容易刮伤、损坏,甚至造成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航空油标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航空油标 组件的玻璃板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油标组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设 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观察窗的玻璃板,上盖板上还设置有对玻璃板形成防护的防 护挡杆。进一步地,防护挡杆包括弓形防护部以及设置在弓形防护部两端的安装部。进一步地,安装部呈扁平状并设置安装孔。进一步地,防护挡杆沿玻璃板的延伸方向设置。进一步地,防护挡杆垂直于玻璃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根据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通过在上盖板上设置防护挡杆,从而对形成玻 璃窗的玻璃板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在发动机装配、试验、日常维护和运输等过程的硬物造成 玻璃板刮伤或者损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的防护档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板I和下盖板 4,以及设置在上盖板I和下盖板4之间形成观察窗的玻璃板3,上盖板I上还设置有对玻璃 板3形成防护的防护挡杆6。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通过在上盖板I上设置防护挡杆6,从而对形成玻璃窗的玻璃板3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在发动机装配、试验、日常维护和运输 等过程的硬物造成玻璃板3刮伤或者损坏。优选地,如图3所示,防护挡杆6包括弓形防护部61以及设置在弓形防护部61两 端的安装部62,安装部62呈扁平状并设置安装孔,从而便于用螺钉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上 盖板I上。防护挡杆6的中部形成向远离玻璃板3的方向突出成弓形,且截面面积较小以 便使防护挡杆6与玻璃板3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在起到保护玻璃板3的同时不妨碍对油 面的观察。如图2所示,防护挡杆6可以沿玻璃板3的延伸方向设置,也可以垂直于玻璃板3 的延伸方向设置。当玻璃板3的宽度较窄时,较优选地为防护挡杆6沿玻璃板3的延伸方 向设置,这样采用较少甚至一根防护挡杆6就能够对整个玻璃板3形成很好的保护,从而节 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安装时更方便;当玻璃板3较宽时,可以垂直于玻璃板3的延伸方向 设置。防护挡杆6的具体尺寸根据不同的型号的航空发动机,或者不同尺寸的玻璃板3进 行设计。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航空油标组件,通过在上盖板上设置防护挡杆,从而对形成玻 璃窗的玻璃板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在发动机装配、试验、日常维护和运输等过程的硬物造成 玻璃板刮伤或者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油标组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和所述下盖板(4)之间形成观察窗的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上还设置有对所述玻璃板(3)形成防护的防护挡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油标组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板(I)和下盖板(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板(I)和所述下盖板(4)之间形成观察窗的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I)上还设置有对所述玻璃板(3)形成防护的防护挡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油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杆(6)包括弓形防护部(61)以及设置在所述弓形防护部(61)两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