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底部防偏磨抽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埋藏深、地层能量低、渗透性差、注水效果差的油藏得到越来越多的动用,对于这类油藏的开发,通常采用换大泵或加深泵挂等技术措施达到提液的目的,从而导致抽油机悬点载荷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抽油杆断脱的机率,严重影响油井生产时率和产油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原油与抽油杆的摩擦力,减轻抽油杆交变的程度,减少和避免抽油杆的断脱的底部防偏磨抽油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底部防偏磨抽油装置,包括上泵部和下泵部,上泵部包括泵筒接头,上游动阀罩、上游动阀、双公接头、上泵筒、上柱塞、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和变径接头,泵筒接头下端连接上泵筒,上游动阀位于上游动阀罩内,上游动阀罩下端连接双公接头,双公接头下端连接上柱塞,上柱塞下端连接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位于中游动阀罩内,中游动阀罩下端连接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位于进出油阀罩内,进出油阀罩下端连接变径接头,下泵部包括下柱塞、泵筒下泵筒、下罩、下游动阀、柱塞引入头和下泵筒接头,下泵筒通过中泵筒接头连接上泵筒,下泵筒下端连接下泵筒接头,下柱塞连接变径接头下端,下柱塞下端连接下游动阀罩,下游动阀位于下游动阀罩内,下游动阀罩下端连接柱塞引入头。所述上泵筒下端和下泵筒上端分别连接连接一个中泵筒接头,两个中泵筒接头之间设置环封密封器,在上下冲程中下泵筒始终与下下柱塞密封,不仅增大了抽油效率,降低了漏失量,而且增大了工作腔B密封效果。所述下柱塞为长柱塞,下泵筒为短泵筒,减少了该装置总长度,方便运输 ...
【技术保护点】
底部防偏磨抽油装置,包括上泵部和下泵部,上泵部包括泵筒接头,上游动阀罩、上游动阀、双公接头、上泵筒、上柱塞、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和变径接头,泵筒接头下端连接上泵筒,上游动阀位于上游动阀罩内,上游动阀罩下端连接双公接头,双公接头下端连接上柱塞,上柱塞下端连接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位于中游动阀罩内,中游动阀罩下端连接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位于进出油阀罩内,进出油阀罩下端连接变径接头,下泵部包括下柱塞、泵筒下泵筒、下罩、下游动阀、柱塞引入头和下泵筒接头,下泵筒通过中泵筒接头连接上泵筒,下泵筒下端连接下泵筒接头,下柱塞连接变径接头下端,下柱塞下端连接下游动阀罩,下游动阀位于下游动阀罩内,下游动阀罩下端连接柱塞引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底部防偏磨抽油装置,包括上泵部和下泵部,上泵部包括泵筒接头,上游动阀罩、上游动阀、双公接头、上泵筒、上柱塞、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和变径接头,泵筒接头下端连接上泵筒,上游动阀位于上游动阀罩内,上游动阀罩下端连接双公接头,双公接头下端连接上柱塞,上柱塞下端连接中游动阀罩,中游动阀位于中游动阀罩内,中游动阀罩下端连接进出油阀罩,进出油阀位于进出油阀罩内,进出油阀罩下端连接变径接头,下泵部包括下柱塞、泵筒下泵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