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状发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83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08
一种雾状发散器,包括有揿压装置;阀杆;瓶盖;泵组件;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形成有呈螺旋状上升的狭槽,所述狭槽的深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狭槽的宽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喷头的内腔中成型有螺旋状布置的狭槽,这些狭槽的宽度和深度自喷头的底部向顶部呈不规则变化,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强制分散从阀杆喷射出来的液体,通过螺旋结构的旋转形成雾化,特别当液体粘稠度和浓度较高时,通过这些狭槽将液体分成多个支路,液体能够沿着不同的狭槽呈旋转轨迹形成雾化,提高了雾化的效果,有效防止液体堵塞于喷头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状发散器
技术介绍
雾状发散器是一种可以将容器内的液体雾化喷出的日常用具,常见的雾状发散器有手扣式或揿压式。如专利号为ZL200610050655. 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手扣式微型喷雾器》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喷雾器结构,其要点是泵体的一侧开设通气孔,此孔开设在泵体、活塞的中部;喷片嵌入头帽中,头帽嵌入主体内,该三者的中心孔相通;主体与开关内腔上段连接,开关内腔中段与阀杆的上段连接,主体、开关、阀杆的中心孔相通;连接座的下段与泵体上段连接;大圈卡在连接座与泵体之间;开关设有连体的凸台、延伸块、限位台阶;所述的连接座设有内凸台、内凹筋、限位台、卡槽、支撑轴;内凸台式支撑泵体插入和限位内塞。上述专利中的喷雾器,其喷头多采用如图3、图4所示的结构,该喷头I’的端面开设有喷射小孔11’,喷头I’的孔腔内壁上成型有呈圆锥面的导流槽12’,液体通过旋转形成雾化,这种结构的喷头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当液体粘稠度、浓度高时,通过泵体出口的进水槽进来的液体无法在通过喷头的圆锥面导流槽12’而有效地旋转,参见图4中箭头2’所示,从而导致雾化效果差,甚至无法形成雾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喷雾更加容易实现的雾状发散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雾状发散器,包括有揿压装置;阀杆,能在所述揿压装置驱动下沿轴向移动,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喷头;瓶盖,连接于瓶体上,该瓶盖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泵组件,包括有容置于所述通孔中的泵体,该泵体内还设置有顶杆、弹簧和活塞;吸管,连接于所述泵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形成有呈螺旋状上升的狭槽,所述狭槽的深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狭槽的宽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为了实现喷头的可靠连接,并保证正常使用,作为优选,所述阀杆包括有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的上连杆截面呈倒置L形,该上连杆的横向端部设置有头帽,所述头帽具有能和所述喷头的轴孔相插配的凸柱,并且,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均开设有和所述喷头的狭槽相连通的喷腔。考虑到安装和拆卸的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轴孔的截面呈锥形,该轴孔位于所述喷头底部的直径大于位于所述喷头顶部的直径。即轴孔为头小尾大,方便喷嘴安装连接到头帽上,也方便拆卸更换。为了使得阀杆的驱动更加省力,同时方便操作,作为优选,所述揿压装置包括有扳手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有连接臂和连接盖,所述扳手铰接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盖和所述瓶盖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喷头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喷头的内腔中成型有螺旋状布置的狭槽,并且,这些狭槽的宽度和深度自喷头的底部向顶部呈不规则变化(深度由深变浅,宽度由宽变窄),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强制分散从阀杆喷射出来的液体,通过螺旋结构的旋转形成雾化,特别当液体粘稠度和浓度较高时,通过这些狭槽将液体分成多个支路,液体能够沿着不同的狭槽呈旋转轨迹形成雾化,提高了雾化的效果,有效防止液体堵塞于喷头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喷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喷头的俯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雾状发散器的喷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喷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状发散器,该雾状发散器包括有揿压装置、阀杆、瓶盖1、泵组件和吸管。其中,瓶盖I主要用于连接瓶体,该瓶盖I沿轴向开设有通孔11 ;泵组件容置于瓶盖I的通孔11内,该泵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结构实现,本实施例的泵组件包括有泵体2,泵体2内还设置有顶杆3、弹簧4和活塞5 ;泵体2的底部连接有吸管。揿压装置包括有扳手6和连接座,连接座包括有连接臂71和连接盖72,扳手6铰接在连接臂71上,连接盖72和瓶盖I固定相连。阀杆能在揿压装置驱动下沿轴向移动,阀杆包括有上连杆81和下连杆82,上连杆81截面呈倒置L形,上连杆81的横向端部设置有头帽83,头帽83上连接有喷头9,喷头9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91,头帽83则具有能和喷头9的轴孔91相插配的凸柱831 ;本实施例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于,喷头9的轴孔91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形成有呈螺旋状上升的十二个狭槽92 (狭槽9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相邻的狭槽92之间形成凸条93,上连杆81和下连杆82均开设有和喷头9的狭槽92相连通的喷腔。为了增强雾化效果,进一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本实施例的狭槽92采用不规则形状,狭槽92的深度自喷头9的轴孔91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狭槽92的宽度自喷头9的轴孔91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并且,轴孔91的截面呈一端大、另一端小的锥形,即轴孔91位于喷头9底部的直径大于位于喷头9顶部的直径。本实施例对现有雾化发散器的喷头9结构进行了改进,取消了喷头9上的喷射小孔,直接在喷头9上开设轴向贯通的轴孔91,并且在轴孔91的内壁成型螺旋上升的狭槽92,通过狭槽92将来自于泵组件的液体强制分散旋转,从而形成雾化,当发散器内装入的液体粘稠度和浓度较高时,本实施例的喷头9结构能够保证液体被强制分流,喷射的液体能够沿着狭槽92的轨迹被强制旋转而形成雾化,防止喷头9堵塞,增强雾化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状发散器,包括有揿压装置;阀杆,能在所述揿压装置驱动下沿轴向移动,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喷头;瓶盖,连接于瓶体上,该瓶盖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泵组件,包括有容置于所述通孔中的泵体,该泵体内还设置有顶杆、弹簧和活塞;吸管,连接于所述泵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形成有呈螺旋状上升的狭槽,所述狭槽的深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狭槽的宽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状发散器,包括有揿压装置;阀杆,能在所述揿压装置驱动下沿轴向移动,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喷头;瓶盖,连接于瓶体上,该瓶盖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泵组件,包括有容置于所述通孔中的泵体,该泵体内还设置有顶杆、弹簧和活塞;吸管,连接于所述泵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形成有呈螺旋状上升的狭槽,所述狭槽的深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所述狭槽的宽度自所述轴孔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状发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