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惠敏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42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压液压油箱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包括与油箱上盖连接的接头(2),在所述接头上依次设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外围设置滤芯(5),在出气单向阀的阀体上连通所述滤芯和出气单向阀设有排气孔,所述滤芯嵌套安装在阀体和接头外围并与之密封连接,滤芯外部设外壳(6),所述外壳通过其顶端开孔嵌套安装在所述阀体顶部,所述外壳与阀体顶端通过卡簧(8)固定,所述卡簧为方便拆卸安装的手持式结构,其结构包括前部敞口的卡紧部以及尾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连接的手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不用卡簧钳,直接用手就能拆装,可极为方便地取出滤芯,方便地检查或更换滤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加压液压油箱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特别是涉及ー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预压式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日益普遍。当油箱内气压高于设定压カ时,放气单向阀自动开启释放压力,并可防止油液经由过滤器溢出,而对油箱上盖和环境造成污染;当箱内气压低于设定值时,进气单向阀开启,外界空气经过易拆卸更换的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后进入油箱内,可保证油箱内负压不低于设定值。目前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滤芯与阀座通常是通过普通卡簧(其结构如图5所示)连接安装,须用卡簧钳才能拆装,拆卸不方便,不方便取出滤芯查看或更换滤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ー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不用卡簧钳,直接用手就能拆装,可极为方便地取出滤芯,方便查看或更换滤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ー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包括与油箱上盖连接的接头(2),在所述接头(2)上依次设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外围设置滤芯(5 ),在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 )上连通所述滤芯和出气单向阀设有排气孔,所述滤芯(5 )嵌套安装在阀体(7)和接头(2)外围并与之密封连接,滤芯(5)外部设外壳(6),所述外壳通过其顶端开孔嵌套安装在所述阀体(7)顶部,所述外壳(6)与阀体(7)顶端通过卡簧(8)固定,所述卡簧(8)为方便拆卸安装的手持式结构,其结构包括前部敞ロ的卡紧部(10)以及尾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连接的手持部(16)。所述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卡簧为“U”型体结构,前部敞ロ端为卡紧部,后部为手持部。所述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卡簧前部的卡紧部为两端均不封闭的“C”或“ Q ”型体结构,其尾部较小敞ロ端与同为“C”形或“U”形的手持部连接。所述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其特征是卡簧为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其前部的卡紧部内径与阀体(7)顶部设置的卡槽相匹配。所述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所述接头(2)的台阶孔内通过套装的进气阀套(3)安装进气阀,进气阀套下部嵌套安装连通油箱的阀座(14),进气阀杆套装在所述阀座中心孔内,进气阀芯顶端与进气阀套配合形成开合结构,阀芯下方与阀座之间的阀杆上设有进气调压弹簧(13),阀体(7)与接头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7)内腔顶壁与进气阀套顶端之间设有排气调压弹簧(9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不用卡簧钳,直接用手就能拆装,可极为方便地取出滤芯,方便地检查或更换滤芯。轻松卸下卡簧,即可拔出外壳,检查空滤器的污染程度, 并可取下换新,有利于保证空滤器不会因污物堵塞而使油箱内产生负压。2、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放气单向阀打开时箱内高压油气冲向阀体顶 部,气体拐弯后从阀体上部周围的小孔排出,而油液顺着阀体内壁淌下并经进气单向阀流 回油箱,从而保证油液不外流。进气单向阀由阀套、阀芯、座套和进气调压弹簧组成,进气压 力由弹簧调定,准确可靠。安装使用时直接用锥管螺纹联在油箱上盖的螺纹座上,安装简 单,密封可靠。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卡簧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 :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卡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 :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卡簧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现有技术卡簧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技术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包括与油箱 上盖连接的接头2,在所述接头2上依次设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的阀 体7外围设置滤芯5,在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上连通所述滤芯和出气单向阀设有排气孔,所 述滤芯5嵌套安装在阀体7和接头2外围并与之密封连接,滤芯5外部设外壳6,所述外壳 嵌套在滤芯外围,外壳通过顶端开孔嵌套安装在所述阀体7顶部,所述外壳6与阀体7顶端 通过卡簧8固定,为了方便滤芯的查看和更换,更好的保障空滤器不会因污物堵塞而使油 箱内产生负压,本技术采用方便拆卸安装的手持式卡簧结构,所述卡簧8结构包括前 部敞口的卡紧部10以及尾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连接的手持部16。参见图2,本实施例采用的卡簧为“U”型体结构,前部敞口端为卡紧部,后部为手 持部。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3或图4,本实施例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与实施例一不同 的是卡簧前部的卡紧部为两端均不封闭的“C”或“ Q ”型体结构,其尾部较小敞口端与同 为“C”形或“U”形的手持部连接。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卡 簧为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其前部的卡紧部内径与阀体7顶部设置的卡槽相匹配,尾部设有 手持部,手持部可为实体或空心结构。本技术中,卡簧的形状还可以有很多,无法一一限定。但只要是结构上包括前 部敞口的卡紧部10以及手持部16的,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构思范围,因为在此结构基 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形状的形态变化。而本技术卡簧结构的实质是 能起到卡住阀体7顶部起到固定滤芯外壳的作用,并能手方便拉下和推上。本技术预压式空气过滤器,接头2的台阶孔内通过套装的进气阀套3安装进 气阀,进气阀套下部嵌套安装连通油箱的阀座14,进气阀杆套装在所述阀座中心孔内,进 气阀芯顶端与进气阀套配合形成开合结构,阀芯下方与阀座之间的阀杆上设有进气调压弹簧,阀体7与接头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7内腔顶壁与进气阀套顶端之间设有排气调压弹簧9。图1中,编号I为接头与油箱上盖连接部的锥管螺纹,3为进气阀套,4为0型密封圏,11为弹簧座,12为阀芯,13为进气调压弹簧,14为阀座,15为油箱上盖,图5中编号17为现有卡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包括与油箱上盖连接的接头(2),在所述接头(2)上依次设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外围设置滤芯(5),在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上连通所述滤芯和出气单向阀设有排气孔,所述滤芯(5)嵌套安装在阀体(7)和接头(2)外围并与之密封连接,滤芯(5)外部设外壳(6),所述外壳通过其顶端开孔嵌套安装在所述阀体(7)顶部,所述外壳(6)与阀体(7)顶端通过卡簧(8)固定,其特征是:所述卡簧(8)为方便拆卸安装的手持式结构,其结构包括前部敞口的卡紧部(10)以及尾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连接的手持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包括与油箱上盖连接的接头(2),在所述接头(2)上依次设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外围设置滤芯 (5 ),在出气单向阀的阀体(7 )上连通所述滤芯和出气单向阀设有排气孔,所述滤芯(5 )嵌套安装在阀体(7)和接头(2)外围并与之密封连接,滤芯(5)外部设外壳(6),所述外壳通过其顶端开孔嵌套安装在所述阀体(7)顶部,所述外壳(6)与阀体(7)顶端通过卡簧(8)固定,其特征是所述卡簧(8)为方便拆卸安装的手持式结构,其结构包括前部敞口的卡紧部 (10)以及尾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连接的手持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式空气过滤器,其特征是卡簧为“U”型体结构,前部敞口夂而为卡紧部,后部为手持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步瑞解福泉宋阳史雷鸣耿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耿惠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