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爱丽专利>正文

一种蹲坐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18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蹲坐健身器,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弹性拉绳,杆体的两侧通过连接织带分别设置弹性拉绳,弹性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三根杆体套接设置,便于组装及拆分,既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便于携带和运输,轮子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轮子抵靠在门框或墙壁上,以增加辅助力;固定卡扣的设置避免了连接织带向杆子内部异动;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例如可以对腹肌、腰肌、腿肌、臀肌、颈椎及手臂等多个部位的肌肉及关节组织进行锻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蹲坐健身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除注意饮食外,通过健身来锻炼身体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健身方式的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应运而生,现有的健身器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只适合放置在室内的器械,例如跑步机,此类器械虽然健身效果比较好,但是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等缺点,不能随时在户外运动,普及效率低;另一类则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方便使用的健身器材,例如哑铃、跳绳等,既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在室外使用,普及效率较高,但是只能起到锻炼身体局部位置的作用,不能同时对周身多个部位的肌肉、关节等组织进行锻炼。例如跳绳,使用者只需要握住跳绳的两端就能进行跳绳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群众性活动用健身器材,但只能锻炼臂部、腿部的肌肉、关节,并能使心跳加快、提高人的肺活量,但很难锻炼到身体颈椎、腰椎等其他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蹲坐健身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弹性拉绳,杆体的两侧通过连接织带分别设置弹性拉绳,弹性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脚套。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为中空金属管,包括第一杆体、连接杆体、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插接设置在连接杆体的两侧,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连接杆体上分别设置有胶棉。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部,其中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中央通孔,另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中央通孔,所述连接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第二中央通孔相配合。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内均设置有弹珠,所述弹珠呈“V”字型,所述“V”字型弹珠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分别通过第一中央通孔和第二中央通孔露出连接部。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设置有第二中央通孔的连接部端分别插接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二中央通孔及圆形凸起相配合,圆形凸起通过定位孔露出连接杆体。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设置有第一中央通孔的连接部上套接设置有轮子,所述轮子设置在两组第一中央通孔之间,轮子包括同轴心的内轮和外轮,内轮和外轮之间均布设置有加强筋,且内轮两端位于外轮的内部且外轮上设置有胶棉。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的内部上均布设置有条形的导油槽,轮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扣合在轮子的外侧,所述内盖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套接设置杆体上后与轮子的内侧扣合设置。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在第一中央通孔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组上下对称的通孔,通孔内设置圆形凸起,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还分别套接设置有圆环形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卡槽,所述卡槽与圆形凸起相配合。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织带设置在轮子和固定卡扣之间,所述连接织带通过连接环与弹性拉绳的一端相连接,弹性拉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环与脚套相连接。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连接织带上至少设置有一根弹性拉绳。本技术一种蹲坐健身器,结构简单、通过将三根杆体套接设置,便于组装及拆分,既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便于携带和运输,轮子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轮子抵靠在门框或墙壁上,以增加辅助力;固定卡扣的设置避免了连接织带向杆子内部异动;使用者在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例如可以对腹肌、腰肌、腿肌、臀肌、颈椎及手臂等多个部位的肌肉及关节组织进行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弹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卡扣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轮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包括由第一杆体8、第二杆体5和连接杆体7组成的金属管杆体、弹性拉绳9,杆体的两侧通过连接织带4分别设置弹性拉绳9,弹性拉绳9的另一端连接有脚套10,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通过其内设置的弹珠11分别插接设置在连接杆体7的两侧,第一杆体8、第二杆体5及连接杆体7上分别设置有胶棉1,连接杆体7上设置的胶棉I用于将连接杆体7放置在肩部,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上设置的胶棉I,用于两手抓握。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部,其中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中央通孔,另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中央通孔,连接杆体7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孔;在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连接部内设置有V型弹珠11,V型弹珠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凸起6,圆形凸起6分别通过第一中央通孔和第二中央通孔露出连接部。按下第二中央通孔上外露的圆形凸起,将连接部插接到连接杆体7的一端,当第二中央通孔运行到定位孔处是,在弹力的作用下,圆形凸起6通过定位孔露出在连接杆体7的外部,将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与连接杆体7连接。在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上设置有第一中央通孔的连接部上套接设置有轮子2,轮子2设置在两组第一中央通孔之间,轮子2包括同轴心的内轮13和外轮14,内轮13和外轮14之间均布设置有加强筋16,内轮13两端位于外轮14的内部且外轮上设置有胶棉1,内轮13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条形的导油槽15,起到润滑和消音的作用,两组第一中央通孔上设置的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与内轮的宽度相吻合,可以有效避免轮子2沿杆体的方向移动;轮子2的两端还设置有外盖和内盖,外盖扣合在轮子2的外侧,内盖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套接设置杆体上后与轮子2的内侧扣合设置,内盖和外盖的设置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美观度;轮子2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将轮子抵靠在墙上或者门框上借助辅助力以轻松锻炼身体,轮子上设置的胶棉,防止划伤墙壁或门框。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上在第一中央通孔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组上下对称的通孔,通孔内设置圆形凸起6,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5上还分别套接设置有圆环形固定卡扣3,固定卡扣3采用塑料材质,固定卡扣3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卡槽12,卡槽12与圆形凸起6相配合,连接织带4设置在轮子2和固定卡扣3之间,固定卡扣3可以有效的防止连接织带4在运动中沿杆体方向向内侧移动,同时卡槽12的设置,使得固定卡扣3只能绕杆体做圆周运动,不能沿杆体移动,连接织带4通过连接环与弹性拉绳9相连接,每一连接织带4上至少设置有一根弹性拉绳9,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力量情况增加相应根数的弹性拉绳来增加运动的力度和强度。使用时,人体直立,双手握杆置于肩上,脚蹬脚套10,在弹性拉绳9的拉力作用下重复站立、蹲下动作,或者是将双手握杆举过头顶,同时可以做行走、扭腰、侧弯腰等各种动作,以达到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使用完毕,可以将脚套、弹性拉绳分别卸下,按住圆形凸起可以将杆体拆分开来,便于携带和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弹性拉绳,杆体的两侧通过连接织带分别设置弹性拉绳,弹性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弹性拉绳,杆体的两侧通过连接织带分别设置弹性拉绳,弹性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脚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为中空金属管,包括第一杆体、连接杆体、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插接设置在连接杆体的两侧,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连接杆体上分别设置有胶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两端均延伸有连接部,其中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中央通孔,另一端的连接部设置有一组上下对称的第二中央通孔,所述连接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组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与第二中央通孔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内均设置有弹珠,所述弹珠呈“V”字型,所述“V”字型弹珠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分别通过第一中央通孔和第二中央通孔露出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蹲坐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设置有第二中央通孔的连接部端分别插接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二中央通孔及圆形凸起相配合,圆形凸起通过定位孔露出连接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爱丽
申请(专利权)人:吕爱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