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卫国专利>正文

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17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包括脚踏面和设置在该脚踏面上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脚后跟托,该脚后跟托与固定带之间形成钝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健身脚踏车的踏板上安装了固定带和脚后跟托,避免肌无力使用者锻炼时脚滑落,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
本技术涉及脚踏车,属于健身器材运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 脚踏车。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水准日益身高,社会大众愈来愈重视休闲健身等生活内容,脚踏车已成 为一种新兴的健身运动器材,这种运动器材尤其还是一种针对于肌无力者的锻炼康复器 材。然而一般传统的脚踏车,如图1所示,其踏板部分仅由脚踏面、固定带组成,在锻炼过程 中,使用者,尤其是肌无力使用者,脚部与踏板固定不紧密,极易分离,脚易滑落,达不到锻 炼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脚后跟托的健身脚踏车,该踏车踏板 可使人体脚部与踏板固定紧密,避免肌无力使用者脚滑落、脚部与踏板脱离,从而增加实用 性。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包括脚 踏面和设置在该脚踏面上的固定带,还包括一脚后跟托,该脚后跟托与固定带之间形成的 钝角。作为优选,该脚踏面与固定带之间形成的夹角在120°至130°之间。作为优选,固定带与脚后跟托之间形成的夹角在90°至100°之间。本技术在踏板上安装了脚后跟托,从而实现了人体脚部与踏板的固定紧密, 避免肌无力使用者锻炼时脚滑落,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脚踏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脚踏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从而实现了人体 脚部与踏板的固定紧密,避免肌无力使用者锻炼时脚滑落,实用性大大加强的电动健身脚 踏车踏板,它由脚踏面1、固定带2和脚后跟托3组成,使用时人体脚部置于脚踏面I上,同 时伸进固定带2内,用脚后跟托3将脚后跟固定起来,从而实现脚部与踏板的完全固定,在 最佳的实施例中,该脚踏面与固定带之间形成的夹角在120°至130°之间。这样使得用户 在使用健身脚踏车4的时候,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得以增加,特别适合肌无力者治疗康复使用,如图3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 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 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包括脚踏面和设置在该脚踏面上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脚后跟托,该脚后跟托与固定带之间形成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包括脚踏面和设置在该脚踏面上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脚后跟托,该脚后跟托与固定带之间形成钝角。2.根据权利I所述的带脚后跟托的电动脚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陈卫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