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亓俊萍专利>正文

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9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包括针管、针头和设置在所述针管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塞在针管内移动的针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头部形状与针管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针管下方设有在所述针管外表面滑动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上设有用于将针头露出的防护孔,所述防护筒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防护筒定位的锁紧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预防小儿哭闹,能防止交叉感染,并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保证了预防免疫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预防
,尤其是一种预防免疫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肌肉注射是人们使用药物的常用方式之一,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射到人体适当部位的肌肉内,使药物缓慢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儿童预防针的注射时需要使用注射器,注射时儿童大多会哭闹,这使医护人员束手无策。儿童哭闹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儿童看见针头会害怕哭闹,另一种是进针时注射器不垂直于皮肤或速度慢或有颤动等原因,会引起被注射者的疼痛而哭闹;另外,临床上使用的免疫用注射针为普通注射针,由于·针栓前部直径远大于针管头部大小,所以往往有药液残留在针管头部,造成了资源浪费,使预防免疫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预防小儿哭闹,能防止交叉感染,并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保证预防免疫效果的预防免疫用注射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包括针管、针头和设置在所述针管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塞在针管内移动的针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头部形状与针管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针管下方设有在所述针管外表面滑动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上设有用于将针头露出的防护孔,所述防护筒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防护筒定位的锁紧螺钉。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针栓直径小于活塞直径,所述针栓自由端设有大于针管外径的助推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预防小儿哭闹,能防止交叉感染,并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保证了预防免疫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局剖示意图;图中1、针管;2、针头;3、活塞;4、针栓;5、防护筒;6、防护孔;7、锁紧螺钉;8、助推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包括针管1、针头2和设置在所述针管I内的活塞3,所述活塞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塞3在针管I内移动的针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头部形状与针管I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针管I下方设有在所述针管I外表面滑动的防护筒5,所述防护筒5上设有用于将针头2露出的防护孔6,所述防护筒5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防护筒5定位的锁紧螺钉7。由于活塞3的头部形状与针管I的头部形状相适配,这样当注射液剩余很少时,可继续推动针栓4直至药液全部注射入儿童的体内,防止药液浪费,保证了预防免疫效果。所述针栓4直径小于活塞3直径,所述针栓4自由端设有大于针管I外径的助推部8。未使用时,由于防护筒5遮盖住针头2,这样可防止儿童看到,从而防止因害怕引起的哭闹。使用时,将防护筒5沿针管I向上滑动一定距离,使针头2从防护孔6中露出,由于肌肉注射时针头2刺入皮肤的深度一定,所以防护筒5滑动至露出一定长度的针头2即可,然后通过锁紧螺钉7对其进行固定,这样注射时将防护筒5的下端放置在小儿皮肤上,可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因手部颤抖而引起的疼痛;使用完毕后将防护筒5遮盖针头2,从而防止交叉感染,安全可靠。·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预防小儿哭闹,能防止交叉感染,并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保证了预防免疫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包括针管(1)、针头(2)和设置在所述针管(1)内的活塞(3),所述活塞(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塞(3)在针管(1)内移动的针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头部形状与针管(1)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针管(1)下方设有在所述针管(1)外表面滑动的防护筒(5),所述防护筒(5)上设有用于将针头(2)露出的防护孔(6),所述防护筒(5)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防护筒(5)定位的锁紧螺钉(7)。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免疫用注射器,包括针管(I)、针头(2)和设置在所述针管(I)内的活塞(3),所述活塞(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活塞(3)在针管(I)内移动的针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 )的头部形状与针管(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俊萍
申请(专利权)人:亓俊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