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一种子宫后倾治疗仪。
技术介绍
子宫后倾从解剖学上分析妇女的子宫、阴道及骨盆底部都有支持的系统,来支持及抗衡来自腹腔内的压力。因此当妇女站立的时候,其子宫上部几乎以水平的方向往前倾斜,压住膀胱,这就是子宫的正常位置,相反地,如果整个子宫的轴线不往前倾,反而往后倾斜,就形成子宫后倾,常见的症状为腰酸背痛、肛门下坠感、便秘、下腹或骨盆不适等,治疗的关键和根本是将子宫复位,常用的子宫复位方法有双合诊复位法检查者右手戴消毒手 套,食指涂滑润油。然后轻轻插入肛门入直肠向腹部按压,左手在下腹部配合右手食指按压。但不足处有1、食指较短,一般最多入肛门直肠约8cm,而子宫位置一般约7-14cm,所以食指插入深度不够,治疗效果不理想。2、为了尽力往深插入食指,其余手指会对患者肛门造成不适感;3、手指入肛门后直径不变,对子宫的受力面积小,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治疗方法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子宫后倾治疗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子宫后倾治疗仪,它包括打气囊、输气管、充气囊、治疗棒、刻度线、薄膜套,其特征是设置一个锥形的治疗棒,在治疗棒的前端的一面设置一个椭圆形的充气囊,在充气囊的后端设置输气管,在输气管的末端设置打气囊,打气囊、输气管、充气囊密封连接;在治疗棒的另一面设置刻度线,在治疗棒上套一次性的薄膜套。前所述的子宫后倾治疗仪,其特征是椭圆形的充气囊在治疗棒上纵向设置。治疗棒是一橡胶棒,其直径约15mm,长约250mm,治疗时,在治疗棒上再套一薄膜套,经肛门插入直肠约14cm,用打气囊经输气管给充气囊注入适量空气,使充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宫后倾治疗仪,它包括:打气囊(2)、输气管(1)、充气囊(3)、治疗棒(4)、刻度线(5)、薄膜套(6),其特征是:设置一个锥形的治疗棒(4),在治疗棒(4)的前端的一面设置一个椭圆形的充气囊(3),在充气囊(3)的后端设置输气管(1),在输气管(1)的末端设置打气囊(2),输气管(1)、打气囊(2)、充气囊(3)密封连接;在治疗棒(4)的另一面设置刻度线(5),在治疗棒(4)上套一次性的薄膜套(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后倾治疗仪,它包括打气囊(2)、输气管(I)、充气囊(3)、治疗棒(4)、刻度线(5)、薄膜套¢),其特征是设置一个锥形的治疗棒(4),在治疗棒(4)的前端的一面设置一个椭圆形的充气囊(3),在充气囊(3)的后端设置输气管(I),在输气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