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汁机的罩盖,是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罩盖结构设计欠佳,导致电机和榨汁组件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机构包括塞棒、进料圈盖、进料罩、密封圈盖、塞棒盖;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进料罩内的棒孔,塞棒的另一端设有塞棒盖;其要点是所述进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组件侧进料口端设有螺旋槽,该端塞棒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平面高度;所述进料罩的棒孔为偏心孔,棒孔的进料口螺旋槽为半弧形螺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榨汁机使用寿命的提高,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安全性好;适用于同类榨汁机的罩盖,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榨汁机进料口机构
本技术涉及榨汁机的罩盖,是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
技术介绍
榨汁机,或称搅拌机、果汁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果蔬榨汁的小型家用电器。传统榨 汁机通过刀片旋转实现物料的渣汁分离,现有另一些榨汁机通过喇叭型的榨汁刀网实现物 料的渣汁分离。上述榨汁机的进料口分为小口径和大口径,但无一例外的进料口都是上下 直通型的结构;在榨汁时要用推料器,把物料按压下去,并且要按到底,才能将物料推入刀 片或榨汁刀网,使物料的渣汁充分分离。其推料器的长度一般与进料口的深度一致,否则不 能把物料全部按压下去;但上述结构和使用方式一定要对推料器用力按压,从而对电机的 负载要求较高;同时,电机的负载直接影响榨汁机的使用寿命。此类榨汁机如中国专利文献 刊载的申请号201120461484. 1,授权公告日2012. 07. 25,技术名称为“榨汁机”,该榨 汁机包括外壳、榨汁组件、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榨汁组件包括有榨汁体和过滤网罩,榨汁 体为一能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的柱状转子,榨汁体的上半部开设有一能和外壳的进料 口对应相通的缺口,榨汁体沿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齿,榨汁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罩 之内,过滤网罩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之中。此类榨汁机与现有同类产品相同,其螺旋结构主 要涉及榨汁机构,而未涉及进料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使 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罩盖结构设计欠佳,导致电机和榨汁组件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 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该机构包括塞棒、进料圈盖、进料罩、密封圈盖、塞棒盖; 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进料罩内的棒孔,塞棒的另一端设有塞棒盖;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与 中座扣合,中座内设有榨汁组件,中座与主机座连接,中座设有出渣口,主机座设有开关和 电机;进料罩另一侧的出渣口与集渣杯扣合。这样,启动主机座的开关,主机座内的电机开 始工作,电机带动中座内的榨汁组件工作;物料加工成条块状或块状后,放入进料罩的棒 孔,并通过塞棒推送至中座内的榨汁组件,通过榨汁组件实现渣汁分离,果渣通过进料罩的 出渣口汇聚于集渣杯,果汁通过出汁口排出中座。同时,上述榨汁组件为榨汁刀网或刀片。 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进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组件侧进料口端设有螺旋槽,该端塞棒的棒孔 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平面高度。即物料通过塞棒推入进料罩的棒 孔后,物料无需通过塞棒彻底推动至中座内的榨汁组件,物料通过棒孔进料口端的螺旋槽 自动落入中座内;从而降低和减轻塞棒对中座的压力,提高中座内榨汁组件和主机座内电 机的使用寿命。所述进料罩的棒孔为偏心孔,棒孔的进料口螺旋槽为半弧形螺旋。上述结构的棒 孔和螺旋槽便于螺旋槽内的物料通过自旋落入中座内,而较难停留在螺旋槽上。所述进料罩外径的罩盖面边沿对称设有扣槽,扣槽呈“U”字形;进料罩通过扣槽、 罩盖扣与主机座连接,罩盖扣呈条形。罩盖扣便于主机座、中座、进料罩之间装卸和固定,以 及中座内榨汁组件的清洗。所述进料罩的棒孔外孔口设有进料圈盖,进料罩的塞棒侧罩口设有密封圈盖。通 过进料圈盖便于棒孔的外径孔封装,防止物料落入棒孔的偏心孔镂空侧;密封圈盖便于进 料罩与中座之间的密封,防止果汁溢出进料罩和中座。本技术有利于榨汁机使用寿命的提高,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范围 广,稳定性、安全性好;适用于同类榨汁机的罩盖,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塞棒,2、进料圈盖,3、进料罩,301、扣槽,302、棒孔,3021、螺 旋槽,303、出渣口,4、密封圈盖,5、塞棒盖,6、主机座,7、集渣杯,8、罩盖扣,9、中座。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5所示,该机 构的塞棒I 一端置入进料罩3内的棒孔302,棒孔为偏心孔,该端进料罩的塞棒侧罩口设有 密封圈盖4;进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组件侧进料口端设有螺旋槽3021,进料口螺旋槽为半弧 形螺旋,该端塞棒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平面高度。塞棒的 另一端设有塞棒盖,该端进料罩的棒孔外孔口设有进料圈盖2 ;进料罩外径的罩盖面边沿 对称设有扣槽301,扣槽呈“U”字形。如图6所示,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与中座9扣合,中座 内设有榨汁组件,中座与主机座6连接,中座设有出渣口,主机座设有开关和电机;进料罩 另一侧的出渣口 303与集渣杯7扣合,进料罩通过扣槽、罩盖扣8与主机座连接,罩盖扣呈 条形。使用时,物料加工成条状或块状后,放入进料罩的棒孔,并通过塞棒推送至中座内 的榨汁组件;物料在塞棒的推送过程中,由于塞棒的榨汁组件侧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 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平面高度,物料仅推送至棒孔的孔口附近,螺旋槽内的物料通过 自旋落入中座内。中座的出汁口放置杯子,启动主机座的开关,主机座内的电机开始工作, 电机带动中座内的榨汁组件工作;通过榨汁组件实现渣汁分离,果渣通过进料罩的出渣口 汇聚于集渣杯,果汁通过出汁口排出中座,流入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该机构包括塞棒(1)、进料圈盖(2)、进料罩(3)、密封圈盖(4)、塞棒盖(5);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进料罩内的棒孔(302),塞棒的另一端设有塞棒盖;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与中座(9)扣合,中座内设有榨汁组件,中座与主机座(6)连接,中座设有出渣口,主机座设有开关和电机;进料罩另一侧的出渣口(303)与集渣杯(7)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罩(3)中棒孔(302)的榨汁组件侧进料口端设有螺旋槽(3021),该端塞棒(1)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平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汁机进料口机构,该机构包括塞棒(I)、进料圈盖(2)、进料罩(3)、密封圈盖(4)、塞棒盖(5);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进料罩内的棒孔(302),塞棒的另一端设有塞棒盖;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与中座(9)扣合,中座内设有榨汁组件,中座与主机座(6)连接,中座设有出渣口,主机座设有开关和电机;进料罩另一侧的出渣口( 303)与集渣杯(7)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罩(3)中棒孔(302)的榨汁组件侧进料口端设有螺旋槽(3021 ),该端塞棒(I)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该端进料罩的榨汁组件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营奎,
申请(专利权)人:屠营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