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威孝专利>正文

茶具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14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4:39
一种茶具托架,至少含托盘和支脚,所述托盘的下底面光滑,支脚含有支撑部。支脚支撑下底面光滑的托盘,使托盘保持悬空状态,支脚的支撑部与托盘的盆缘外下边之间为光滑的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使用时,口杯等茶具直接置于托盘上;另外,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更为方便,可在托盘上方配置与托盘形状尺寸匹配的含有渗水孔的茶具盘配件,使用时,先将该茶具盘置于托盘之上,再将口杯等茶具置于茶具盘上。因由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光滑,且支脚将托盘悬空,因此,可以阻止蟑螂等害虫爬入口杯等茶具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具托架所属
本技术属于一种茶具承载用具,尤其是一种茶具托架。
技术介绍
常用的茶具托盘直接置于支承面(如桌面、茶台等)上,蟑螂等害虫极易爬进茶具 托盘,进而爬入置于茶具托盘上的口杯等茶具中,导致疾病的传播。因此,通常的茶具托盘 存在卫生隐患,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常用的茶具托盘不卫生,蟑螂等害虫容易爬入的不足,本技术提供 了一种茶具托架,能阻止蟑螂等害虫爬入其中,从而解决常用茶具托盘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具托架,至少含托盘和支 脚,所述托盘的下底面光滑,支脚含有支撑部。支脚支撑下底面光滑的托盘,使托盘保持悬 空状态,支脚的支撑部与托盘的盆缘外下边之间为光滑的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使用 时,口杯等茶具直接置于托盘上;另外,为了使本技术使用更为方便,可在托盘上方配 置与托盘形状尺寸匹配的含有渗水孔的茶具盘配件,使用时,先将该茶具盘置于托盘之上, 再将口杯等茶具置于茶具盘上。因由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光滑,且支脚将托盘悬空,因 此,可以阻止蟑螂等害虫爬入口杯等茶具中。优选的,上述托盘为盆状托盘或平状托盘。盆状托盘或平状托盘的外周形状为方 形或菱形或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花瓣形或心形或星形或波浪形或由上述各形状组合 而成的组合形状。其中,盆状托盘的盆缘为直状盆缘或斜状盆缘或弧状盆缘或由直状盆缘、 斜状盆缘及弧状盆缘组合而成的组合形状的盆缘。优选的,上述支脚为直形支脚或弧形直脚或由直形支脚与弧形支脚组合而成的组 合形支脚,支脚的脚数为四个或三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阻止害虫爬入口杯等茶具中,避免通过口杯等茶具 传播疾病,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配件茶具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盆状托盘外周形状图。图4为实施例1的盆状托盘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盆状托盘的变式设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盆状托盘的另一变式设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图18为实施例1的盆状托盘的其它外周形状图。图19为实施例1的支脚支撑方式的变式设计结构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1的支脚支撑方式的另一变式设计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常规茶具托盘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1、茶具盘,2、渗水孔。图2中,3、盆状托盘,4、直状盆缘,5.盆缘外下边,6、盆状托盘外周,7、支撑部,8、直形支脚,9、紧联结构。图4中,10、盆状托盘下底面。图5中,11、斜状盆缘。图6中,12,弧状盆缘。图7为盆状托盘的菱形外周图,图8为盆状托盘的六边形外周图,图9为盆状托盘的八边形外周图,图10为盆状托盘的圆形外周图,图11为盆状托盘的椭圆形外周图,图12为盆状托盘的两叶花瓣形外周图,图13为盆状托盘的三叶花瓣形外周图,图14为盆状托盘的六叶花瓣形外周图,图15为盆状托盘的心形外周图,图16为盆状托盘的五角星形外周图,图17为盆状托盘的波浪形外周图,图18为盆状托盘的组合形外周图。图21中,13、平状托盘,14、弧形支脚,15、紧联结构。图22中,16、茶具盘,17、渗水孔,18、底盘。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思路是一种茶具托架,至少含托盘和支脚,所述托盘的下底面光滑,支脚含有支撑部。支脚支撑下底面光滑的托盘,使托盘保持悬空状态,支脚的支撑部与托盘的盆缘外下边之间为光滑的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使用时,口杯等茶具直接置于托盘上;另外,为了使本技术使用更为方便,可在托盘上方配置与托盘形状尺寸匹配的含有渗水孔的茶具盘配件,使用时,先将该茶具盘置于托盘之上,再将口杯等茶具置于茶具盘上。因由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光滑,且支脚将托盘悬空,因此,可以阻止蟑螂等害虫爬入口杯等茶具中。基于上述技术思路,有多种实施例,下面优选几个实施例作详细介绍图2即实施例1中,盆状托盘3通过直形支脚8的支撑部7的支撑而悬空,支撑部7与盆状托盘3的盆缘外下边5之间为光滑的盆状托盘下底面10形成的隔离区。紧联结构9能使直形支脚8的各脚牢固相联。参见图4,盆状托盘3的底面即盆状托盘下底面10为光滑面,蟑螂等害虫难以在该光滑面上倒立悬空爬行,因此,隔离区能阻止蟑螂等害虫爬进盆状托盘3内。配件茶具盘I的形状尺寸与盆状托盘3的形状尺寸匹配,渗水孔2能防止茶水聚积在茶具盘I内。使用时,茶具盘I置于盆状托盘3上,口杯等茶具置于茶具盘I上。本实施例亦可省略茶具盘I而直接将口杯等茶具置于盆状托盘3内。优选的,实施例1中的盆状托盘3的盆缘除设计成直状盆缘4外,亦可设计成图5所示的斜状盆缘11,或设计成图6所示的弧状盆缘12。当然,由上述三种结构特征的盆缘进行组合,可得到组合结构的盆缘,这些设计亦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优选的,实施例1中的盆状托盘外周6的形状除设计成图3所示的方形外,亦可采用图7——图18所示各类外周形状图7所示的菱形外周;图8所示的六边形外周及图9所示的八边形外周,亦可为三边形、五边形、七边形等多边形外周;图10所示的圆形外周;图11所示的的椭圆形外周;图12所示的两叶花瓣形外周、图13所示的三叶花瓣形外周及图14所示的六叶花瓣形外周,亦可为四叶花瓣形、五叶花瓣形等其它叶数的花瓣形外周;图15所示的心形外周;图16所示的五角星形外周,亦可为四角星形、三角星形等其它星形外周;图17所示的波浪形外周;图18所示的圆形与方形组合的组合形外周。显然,由上述各类形状组合而成的组合形外周形状亦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优选的,图2即实施例1中的直形支脚8含四个脚,亦可省略成三个脚。直形支 脚8可改为图21中所示的弧状支脚14。亦可由直形支脚8和弧形支脚14组合成组合形支 脚。支撑部7可直接与盆状托盘3相联,亦可通过板状或杆状辅助结构(图中未画出)与 盆状托盘3相联。优选的,图2即实施例1中的支脚的支撑方式除采用图2所示方式外,亦可采用图 19或图20所示方式。当然由上述支撑方式可组合成组合状支撑方式。上述实施例1中有关支脚的各种组合设计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图21即实施例2中,弧形支脚14支撑平状托盘13,紧联结构15使弧形支脚14 的各脚牢固相联。本实施例的支脚和托盘的技术要点及各种变式设计中除托盘为平状外, 其它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使用实施例2时,可将口杯等茶具直接置于平状托盘13之上。亦可先将图22所 示的常规茶具托盘置于平状托盘13之上,再将口杯等茶具置于常规茶具托盘的茶具盘16 上。渗水孔17能防止茶水在茶具盘16上聚积,底盘18有接水和支撑茶具盘16的双重功 倉泛。上述各实施例中,托盘的材料可为玻璃、金属、陶瓷、木板、竹板或化学合成物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具托架,至少含托盘和支脚,其特征是:所述托盘的下底面光滑,支脚含有支撑部,支脚支撑下底面光滑的托盘,支脚的支撑部与托盘的盆缘外下边之间为光滑的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具托架,至少含托盘和支脚,其特征是所述托盘的下底面光滑,支脚含有支撑部,支脚支撑下底面光滑的托盘,支脚的支撑部与托盘的盆缘外下边之间为光滑的托盘下底面形成的隔离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托架,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为盆状托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托架,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为平状托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托架,其特征是支脚为直形支脚或弧形直脚或由直形支脚与弧形支脚组合而成的组合形支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孝
申请(专利权)人:刘威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