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棉被,具体地说是轻柔保暖棉被。
技术介绍
老式棉被的工艺是棉花加线压成棉被,不柔软、重量重;现有的棉被工艺是用底面两层布料中间加化纤棉缝纫成棉被,不保暖。现有技术的缺点1、老式棉被不柔软、重量重,盖上以后身体所受重量大,睡觉时身体得不到全面放松。2、现有的化纤棉被因化纤棉蓬松度好、通气好,导致身体温度很容易散发出去,所以保暖效果差,天气太冷时盖起来感觉太冷。3、蚕丝、鸭绒、鹅绒、羊绒等,做成的棉被成本高、价格昂贵,一般人消费不起。现有最好棉被的结构是三层,第一层是布料,第二层是纤维棉,第三层是布料,这种棉被保暖效果差。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轻柔保暖棉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轻柔保暖棉被,这种棉被轻、柔、软、密度高,盖起来感觉舒服,吸汗透气性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轻柔保暖棉被,包括整个包裹在外侧的布料层以及设置在布料层内部的细纤维棉层和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所述细纤维棉层和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各设置至少一层。所述细纤维棉层设置有两层分别紧靠住布料层,在两层细纤维棉层之间夹设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柔软舒服暖和,成本低。用一层高密度的保暖针扎棉覆盖在细纤维棉上来完善纤维棉的保暖性,高密度的保暖针扎棉层将人体温度阻挡在布料层与细纤维棉层,起保暖作用。这种棉被轻、柔、软、密度高,盖起来感觉舒服,吸汗透气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轻柔保暖棉被(四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轻柔保暖棉被(五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布料层;2、细纤维棉层;3、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 ...
【技术保护点】
轻柔保暖棉被,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个包裹在外侧的布料层以及设置在布料层内部的细纤维棉层和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轻柔保暖棉被,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个包裹在外侧的布料层以及设置在布料层内部的细纤维棉层和高密度保暖针扎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柔保暖棉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纤维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