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钓具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
技术介绍
现在所有的双刹车纺车式渔线轮,其主刹车在线轮上,副刹车放置在主体内部,这样很容易导致主体结构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本专利技术将主副刹车同时集成在线轮内部,明显减小了该产品的外观体积,同时保持了双刹车结构的功能优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包括主体部、线轮部、手把部和抛线壳,所述线轮部、所述抛线壳和所述手把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线轮部包括线轮、线轮刹车切换开关、切换凸轮、切换连接件、主刹车调整钮、副刹车调整钮、主刹车片和副刹车片,所述切换凸轮与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切换连接件与所述切换凸轮连接,所述主刹车调整钮和所述副刹车调整钮设置于所述线轮外侧端,所述主刹车片与所述主刹车调整钮连接,所述副刹车片与所述副刹车调整钮连接,所述手把部包括线壳、反动插销和拨动片,所述手把部通过齿轮与所述线壳连接,所述反动插销设置于所述线壳,所述拨动片设置于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的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刹车调整钮和所述副刹车调整钮均安装于所述线轮外侧端的左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切换凸轮和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之间设置有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动插销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刹车片和所述 ...
【技术保护点】
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包括主体部(1)、线轮部(2)、手把部(3)和抛线壳(4),所述线轮部(2)、所述抛线壳(4)和所述手把部(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部(2)包括线轮(16)、线轮刹车切换开关(7)、切换凸轮(6)、?切换连接件(11)、主刹车调整钮(15)、副刹车调整钮(5)、主刹车片(12)和副刹车片(13),所述切换凸轮(6)与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7)连接,所述切换连接件(11)与所述切换凸轮(6)连接,所述主刹车调整钮(15)和所述副刹车调整钮(5)设置于所述线轮(16)外侧端,所述主刹车片(12)与所述主刹车调整钮(15)连接,所述副刹车片(13)与所述副刹车调整钮(5)连接,所述手把部(3)包括线壳(8)、反动插销(9)和拨动片(10),所述手把部(3)通过齿轮(31)与所述线壳(8)连接,所述反动插销(9)设置于所述线壳(8),所述拨动片(10)设置于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7)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纺车式渔线轮的双刹车机构,包括主体部(1)、线轮部(2)、手把部(3)和抛线壳(4),所述线轮部(2)、所述抛线壳(4)和所述手把部(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部(2)包括线轮(16)、线轮刹车切换开关(7)、切换凸轮(6)、切换连接件(11)、主刹车调整钮(15)、副刹车调整钮(5)、主刹车片(12)和副刹车片(13),所述切换凸轮(6)与所述线轮刹车切换开关(7 )连接,所述切换连接件(11)与所述切换凸轮(6 )连接,所述主刹车调整钮(15)和所述副刹车调整钮(5)设置于所述线轮(16)外侧端,所述主刹车片(12)与所述主刹车调整钮(15)连接,所述副刹车片(13)与所述副刹车调整钮(5)连接,所述手把部(3 )包括线壳(8 )、反动插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