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967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机架,在机架上设种子箱、旋刀、镇压轮、弹种板和排种轮;在弹种板上设有扇形导种槽和出种管,所述的导种槽由宽至窄,将种子引至弹种板前端的出种管。该小麦带状匀播机,在导种槽与导种管的作用下,种子在田间呈带状分布,十分均匀,作业效率可提高15-20%。播种带经对应镇压轮镇压,浅旋盖籽深度适中(2-5cm),深埋籽和裸露籽减少,种子出苗率明显提高,因而可节约10-15%的用种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条播机因开沟器和排种管堵塞而造成的缺苗断垅问题,并克服了已有小麦均匀摆播机播种时无法成行的不足。与人工撒播相比,每亩可节约人工劳务费4-5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广泛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
技术介绍
目前,从汉代到建国初期,我国一直沿用耩播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力推广小麦机条播,80年代初期机条播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90%以上,时至今日,国内外大、中型农场及规模承包经营户仍采用机条播方式,但在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广大农村地区,机条播面积已不足10%。江苏省农科院2008年专利技术了一种机械匀播机,可以实现替代人工撒播,但播种难以实现均匀成行,不便于田间操作管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小麦播种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分析机条播面积锐减的原因一是地块分散,面积过小,机械操作不便;二是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 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人和妇女,限于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无法使用机械;三是机条播对土壤质地与水分要求较高,干旱时播种过浅,出苗不良;雨涝时土壤粘连,机械沉陷,极易发生开沟及排种系统堵塞,形成缺苗断垅;四是旋耕整地,土层过埴,播种深度难以控制,很多麦田因播种过深而僵苗不发。目前大面积生产普遍应用的播种方式是人工撒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工作效率低、均匀度差和播量难以准确控制,创新小麦播种方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以实现均匀播种、浅旋盖籽和滚轮镇压融为一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小麦单产,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机架,在机架上设种子箱、旋刀、镇压轮、弹种板和排种轮;在弹种板上设有扇形导种槽和出种管,所述的导种槽由宽至窄,将种子引至弹种板前端的出种管。所述的出种管的管口离地面4飞cm。所述的旋刀设在对应于出种管中心各recm外两侧的旋刀轴上。所述的出种管与镇压轮分别设在机架的前后,且相对位置对应一致。工作时,排种轮排出的种子落在有一定倾角的弹种板的导种槽里,种子顺着导种槽在弹种板以及重力的作用下经导种管均匀散布在旋耕刀前,通过旋耕轴上播种带两侧的旋切刀作业,将旋刀旋起的碎土抛洒在5-8cm的播种带上,实现盖籽,经后面附带的滚轮镇压完成播种作业。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小麦带状匀播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不受地型、地貌、地块大小及整地质量的限制,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条播机因开沟器和排种管堵塞而造成的缺苗断垅问题,并克服了已有小麦均匀摆播机播种时无法成行的不足。3、在导种槽与导种管的作用下,种子在田间呈带状分布,十分均匀。4、减轻了机械负荷,又大幅度降低了作业阻力,因而作业效率可提高15-20%。5、播种带经对应镇压轮镇压,浅旋盖籽深度适中(2_5cm),深埋籽和裸露籽减少,种子出苗率明显提高,因而可节约10-15%的用种量。6、与人工撒播相比,每亩可节约人工劳务费4-5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小麦带状匀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小麦带状匀播机的播种程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小麦带状匀播机,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机架1,在机架I上设种子箱2、旋刀3、镇压轮4、弹种板5和排种轮6等部件。排种轮6设在种子箱2的底部;弹种板5固定在旋刀3的罩壳7上,一端紧贴在排种轮6的下方种子箱2的壳体上,另一端延伸至罩壳7前方约3-5cm,呈大致15度角倾斜。排种轮6设在机架I的后方。在弹种板5上焊接扇形导种槽8,导种槽8由宽至窄,将种子引至弹种板5前端排列均匀的出种管9,出种管9管口离地面5cm左右。在旋刀轴上设旋刀3,对应于出种管中心的IOcm范围内不设旋刀3,而在旋刀轴对应于出种管中心各5cm外两侧分别焊接4_5把旋刀3,利用旋刀3高速旋转将田间碎土抛洒在播种带,实现盖籽。其后,利用对应于播种管9的后置镇压轮4进行镇压保墒,保证种子播种深浅基本一致,出苗均匀。实际操作过程中,小麦种子排出后经导种槽以自由落体形式均匀分布在旋切刀3前,经旋耕盖籽、滚轮镇压,完成小麦机械带状匀播的全过程。本技术的小麦带状匀播机与传统条播机的主要区别是1、传统条播机的排种方向为后排式,本技术则为前置式排种;2、传统条播机的播种方式为条播,本技术为均匀摆播;3、传统条播机的盖籽方式为滚轮镇压,本技术为则为浅旋盖籽、滚轮镇压。本技术的小麦带状匀播机与小麦均匀摆播机的主要区别是1、小麦均匀摆播机通过弹种板均匀撒播,本技术在弹种板上加导种槽,并且使导种槽的出种管口离地面更近(5cm),使种子落地后呈带状分布;2、小麦均匀摆播机旋切刀在旋刀轴上分布均匀,本技术对应出种口 IOcm播幅内不设旋切刀,而在旋刀轴对应于出种管中心各5cm外两侧分别焊接4-5把旋刀,利用旋刀高速旋转将田间碎土抛洒在播种带,实现盖籽。工作时,排种轮排出的种子落在有一定倾角的弹种板的导种槽里,种子顺着导种槽在弹种板以及重力的作用下经导种管均匀散布在旋耕刀前,通过旋耕轴上播种带两侧的旋切刀作业,将旋刀旋起的碎土抛洒在5-8cm的播种带上,实现盖籽,经后面附带的滚轮镇压完成播种作业。本技术的小麦带状匀播机,不受地型、地貌、地块大小及整地质量的限制,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条播机因开沟器和排种管堵塞而造成的缺苗断垅问题,并克服了已有小麦均匀摆播机播种时无法成行的不足。3、在导种槽与导种管的作用下,种子在田间呈带状分布,十分均匀。4、减轻了机械负荷,又大幅度降低了作业阻力,因而作业效率可提高15-20%。5、播种带经对应镇压轮镇压,浅旋盖籽深度适中(2-5cm),深埋籽和裸露籽减少,种子出苗率明显提高,因 而可节约10-15%的用种量。6、与人工撒播相比,每亩可节约人工劳务费4-5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机架(1),在机架(1)上设种子箱(2)、旋刀(3)、镇压轮(4)、弹种板(5)和排种轮(6);其特征在于:在弹种板(5)上设有扇形导种槽(8)和出种管(9),所述的导种槽(8)由宽至窄,将种子引至弹种板(5)前端的出种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带状匀播机,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机架(1),在机架(I)上设种子箱(2)、旋刀(3)、镇压轮(4)、弹种板(5)和排种轮(6);其特征在于在弹种板(5)上设有扇形导种槽(8)和出种管(9),所述的导种槽(8)由宽至窄,将种子引至弹种板(5)前端的出种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带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张斯梅许博顾东祥张传辉石祖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