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益亮专利>正文

一种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647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1:13
一种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设定公共参数;2、系统为每个用户产生公钥和私钥;3、每个发送方对各自的消息分别进行签密,产生签密文,并发送给一个聚合方;4、聚合方对所收到每个签密文进行聚合,产生整体签密文,并发送给接收方;5、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和各发送方的公钥验证所收到的整体签密文,并解密出消息。该方法同时满足了机密性、完整性和认证性。通过对多个签密文进行聚合,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了要传输的总体签密文数据量;同时,接收方只需要进行一次验证操作就能完成对多个签密文的验证。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每个发送方分别发送签密文、接收方逐一解签密,所带来的信道占用率高、计算开销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网络中群组通信数据认证和保密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面向多用户的安全组通信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交换方式。在视频会议、智能交通、数字内容分发等场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安全多用户通信中,多个发送方向一个接收方发送消息的多对一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模式,如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汇集、无线局域网中的上行通信等都是这种模式的具体应用。为保证消息的安全性,必须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即内容既不能被攻击者非法窃取,也不能被篡改;同时为了确保通信的真实有效,还要对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进行必要的认证。此外,由于无线网络信道的广播特点,所采用的技术应充分减少网络广播次数,并充分利用信道 的广播属性。在多对一的安全组通信中,机密性通过加密来实现,完整性和认证性通过散列函数或数字签名来实现。为了同时保证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并实现认证,现有方法是在每个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分别执行一次点对点的操作,即在接收方与每个发送方分别建立一条点对点的安全链路,根据所采用的密码技术的不同可将现有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方法将数字签名和对称加密相结合,每个发送方分别用各自的私钥对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系统设定公共参数;步骤二:系统分别为每个用户产生公钥和私钥;步骤三:每个发送方对各自的消息分别计算签密文,并将所产生的签密文发送给聚合方;步骤四:聚合方将所有签密文聚合成整体签密文数据包,并发送给接收方;步骤五:接收方用其私钥和所有发送方的公钥进行解签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系统设定公共参数; 步骤二 系统分别为每个用户产生公钥和私钥; 步骤三每个发送方对各自的消息分别计算签密文,并将所产生的签密文发送给聚合方; 步骤四聚合方将所有签密文聚合成整体签密文数据包,并发送给接收方; 步骤五接收方用其私钥和所有发送方的公钥进行解签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送方是具有η个对等的发送方,每个发送方独立产生签密文;聚合方具有I个聚合方,能够对接收到的签密文执行聚合操作;接收方具有I个,能够对聚合签密文进行解签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密文可聚合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系统设定公共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由一个统一的安全通信平台负责设定公共参数,并向所有用户广播,需要设定的系统参数如下k为安全参数,q为长度为k比特的素数,G1是一个阶为q的乘法循环群,P是G1生成元,G1中的元素的长度为I比特,G2是另一个阶为q的乘法循环群,O = G1XG1 — G2是一个双线性映射,H1和H2是两个散列函数,定义分别为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益亮
申请(专利权)人:韩益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