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452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8:29
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由设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构成的夹板式机构上的储能单元、传动单元和驱动单元构成。驱动单元的输入齿轮在外动力的作用下带动凸轮轴上输出齿轮运动,装在凸轮轴上的凸轮、棘轮动作将合闸弹簧拉长,使机构保持在储能状态。传动单元由输出拐臂、储能半轴、分闸半轴、分闸臂板、开关拐臂等组成。输出拐臂、分闸臂板、开关拐臂以花键连接在主轴上,合闸弹簧在储能掣子从储能半轴的脱扣凹槽内脱出时释放能量,带动凸轮运动,传递到输出拐臂而转动,带动同轴开关拐臂推动驱动板带动真空灭弧室的驱动系统进行关合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清晰,分、合闸可靠,性能稳定,安装方便,日常无须维护,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开关用弹簧操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
技术介绍
高压开关的全部使用寿命,归根到底是体现在触头的分、合动作上,而分、合动作又是通过操动机构来实现的,因此操动机构的工作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对高压开关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电磁操动机构,由于对电源要求较苛刻,需要专用的大容量电源屏供电,并且操作时冲击大,操作时间长,而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弹簧操动机构,其利用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对弹簧进行预储能,利用弹簧能进行分合闸操作,从而对电源要求低,交直流均可操作,对电源无冲击,因此在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通用弹簧操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零件数量多,要求加工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的可靠性不易保证,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必须进行解决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日常无须维护、不受运行环境影响的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由机构左侧板、机构右侧板、布设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之间的固定杆、限位杆、支撑杆、凸轮、输出拐臂、合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由机构左侧板(1)、机构右侧板(2)、布设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之间的固定杆(3)、限位杆(4)、支撑杆(5)、凸轮(20)、输出拐臂(13)、合闸支臂(35)、储能掣子(21)、合闸掣子(36)及穿装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的主轴(7)、凸轮轴(19)构成的夹板式机构、安装在夹板式机构上的分闸半轴(6)、储能半轴(39)、设在夹板式机构前侧的分闸导向板(30)、合闸导向板(31)和设置在夹板式机构上的储能单元、传动单元、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凸轮(20)、棘轮(18)、止动棘爪(37)、输入齿轮(25)、输出齿轮(26)、L型联板(23)、输入齿轮定...

【技术特征摘要】
1.立挂式弹簧操动机构,包括由机构左侧板(I)、机构右侧板(2)、布设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之间的固定杆(3)、限位杆(4)、支撑杆(5)、凸轮(20)、输出拐臂(13)、合闸支臂(35)、储能掣子(21)、合闸掣子(36)及穿装在机构左侧板和机构右侧板的主轴(7)、凸轮轴(19 )构成的夹板式机构、安装在夹板式机构上的分闸半轴(6 )、储能半轴(39 )、设在夹板式机构前侧的分闸导向板(30 )、合闸导向板(31)和设置在夹板式机构上的储能单元、传动单元、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凸轮(20)、棘轮(18)、止动棘爪(37)、输入齿轮(25)、输出齿轮(26)、L型联板(23)、输入齿轮定位套(24),凸轮(20)套装在凸轮轴(19)上,凸轮轴(19)通过两端轴承支撑在机构左侧板(I)和机构右侧板(2)上,机构左侧板(I)固定连接L型联板(23),输入齿轮(25)以石墨轴承支撑在L型联板(23)上,输出齿轮(26)内装轴承,通过轴承套装在凸轮轴(19)上,输入齿轮定位套(24)套装在凸轮轴(19 )上,位于输出齿轮(26 )与L型联板(23 )之间,使输入齿轮(25 )与输出齿轮严密啮合,棘轮(18 )装在凸轮轴(19 )的右端,止动棘爪(37 )相应地安装在棘轮(18 )的右下方,止动棘爪(37)顶在棘轮的棘齿上;所述的传动单元包括输出拐臂(13)、分闸臂板(9)、开关拐臂(8)、驱动板(32)、导向滑块(40)、导向板(33),输出拐臂(13)通过两端的石墨轴承支撑在机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书明李文东程辉南易汤金娜王成宇佟家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