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及其编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251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及其编译方法,其编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封装模块将文件中存在中间件差异的中间件代码,封装在头文件中;步骤2:替换模块调用封装模块发送至的封装后的中间件代码,将存在差异的中间件代码替换为宏定义变量;步骤3:编译模块开始预编译,解析从替换模块发送至的宏定义变量,转换成可编译的中间件代码,完成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的编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将服务长/短数据库连接、服务声明、参数输入、输出等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包装,这样开发人员则不必关心中间件平台差异;屏蔽平台差异,不仅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也使程序变得更加稳定,给系统提供了一个稳定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及其编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及其编译方法,为软件系统各服务提供统一接口调用格式,属于软件服务领域。
技术介绍
最初我们的后台服务都是运行在TUXEDO上,随着广电业务的发展,移植到TONGEASY上,同时兼容TUXEDO,于是服务内出现了很多为了兼容不得不写的代码,给开发工作带来一定的负担,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屏蔽中间件平台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屏蔽平台差异的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编译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编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封装模块将文件中存在中间件差异的中间件代码,封装在头文件中;步骤2:替换模块调用封装模块发送至的封装后的中间件代码,将存在差异的中间件代码替换为宏定义变量;步骤3:编译模块开始预编译,解析从替换模块发送至的宏定义变量,转换成可编译的中间件代码,完成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的编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将服务长/短数据库连接、服务声明、参数输入、输出等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包装,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及其编译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封装模块将文件中存在中间件差异的中间件代码,封装在头文件中;步骤2:替换模块调用封装模块发送至的封装后的中间件代码,将存在差异的中间件代码替换为宏定义变量;步骤3:编译模块开始预编译,解析从替换模块发送至的宏定义变量,转换成可编译的中间件代码,完成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的编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封装模块用于定义文件中的头文件,在头文件中使用预编译宏定义的方式,将存在中间件差异的中间件代码,封装在头文件中;步骤2:替换模块调用封装模块发送至的封装后的中间件代码,将存在差异的中间件代码替换为宏定义变量;步骤3:编译模块根据中间件的不同,把程序中使用的预编译宏定义变量转换成各自中间件下的代码,完成程序的兼容,完成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的编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中间件之间差异的代码,体现在:数据库连接方式、服务的声明方式、服务输入参数获取方式、服务输出参数打包方式。3.一种跨两个中间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永兴鹿林安檀敬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