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23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搅拌摩擦点焊技术采用搅拌头,从两面同时搅拌摩擦点焊加工;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焊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上、下搅拌头和上、下轴肩;双面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摩擦热及塑性变形能是从上下两面产生的;双面搅拌摩擦点焊技术上、下的搅拌头周围有可以自由旋转的轴肩,轴肩的旋转可以补充在双面搅拌摩擦点焊过程中搅拌头产热的不足;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不仅可以使焊接表面的压入坑和挤出物都减少一半而且使焊接过程的产热提高一倍,因而双面搅拌摩擦焊不仅可以克服单面搅拌摩擦点焊的缺点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金属材料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普通钢板已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要求。各种有色金属材料逐渐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应用,但是有色金属焊接性较差,使得有色金属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限制。英国焊接研究所(The WeldingInstitute,简称TWI)于1991年提出的一种固态连接方法——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此技术原理简单、控制参数少、易于自动化、无辐射、可将焊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该技术为一种低温固相连接技术,焊接过程中不产生金属的熔化,适用于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低熔点合金,目前各国都在竞相研发,在航空、船舶、高速列车、装甲战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此技术基础之上,提出了搅拌摩擦焊点焊技术(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简称FSSW)。搅拌摩擦点焊技术与搅拌摩擦焊技术区别在于搅拌摩擦点焊没有沿焊缝纵向的移动,并且在点焊过程中搅拌头无(焊接方向)倾角。搅拌摩擦点焊技术综合了传统点焊过程及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热源产生方式,在摩擦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摩擦点焊技术采用搅拌头,旋转着插入待焊工件,通过搅拌头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使金属软化并发生塑性流动,通过搅拌头施加的锻压力形成可靠的连接,其特点在于通过装置从两面同时搅拌摩擦点焊加工;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施焊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上、下搅拌头和上、下轴肩;所述上、下轴肩设计在搅拌头的周围,在施焊时对待焊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高速旋转,上、下搅拌头旋转方向与轴肩旋转方向相反;上、下搅拌头插入待焊件到一定的深度并维持一段时间,通过上、下轴肩和上、下搅拌头与待焊件表面摩擦,把产生的热量传入给待焊件,使待焊件接触面处在热-机作用下形成高质量焊点;焊接完成后,上、下搅拌头先卸载拔出,然后上、下轴肩卸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仕节黄华谢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