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拨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322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2:35
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基本上设置有基体构件、拉索操作结构、可动构件以及偏压构件。所述可动构件由所述拉索操作结构可动地支撑到所述基体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偏压构件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之间,以便将所述可动构件朝向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的其中一个偏压。所述拉索操作结构和所述偏压构件构造成平衡用来在每个所述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ー种电动后拨链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产生电能的电动后拨链器。
技术介绍
自行车后拨链器用来选择性地将链条从多个链轮的其中一个移动到另ー个以便改变自行车的速度。典型的后拨链器具有基体构件、支撑导链器的可动构件、以及联接在基体构件与可动构件之间以便导链器相对于基体构件侧向移动的连杆机构组件(例如移动机构)。基体构件通常由这样的螺栓联接到自行车车架的后端部,该螺栓形成用于提供相对于自行车车架的受限旋转的B轮轴。导链器通常包括一对引导板,其可旋转地支撑引导板之间的引导轮和张紧轮。导链器通常由这样的轴联接到可动构件,该轴形成用于提供导链器相对于可动构件的受限旋转的P轮轴。连杆组件通常包括枢转地联接到基体构件和可动 构件两者的一对枢转连杆。弹簧通常将导链器偏压到相对于后链轮的最内或最外位置。具有外护套和内金属丝的钢丝类型控制拉索通常联接在后拨链器和常规变速控制设备之间。因此,导链器可以通过经由内金属丝移动连杆组件来侧向移动。具体地,控制拉索的一端通常连接到其中一个连杆部,并且控制拉索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变速控制设备。当骑车者操作变速控制设备时,操作拉索被相应地牵拉或释放。牵拉内金属丝使得导链器克服弹簧的偏压カ而移动,而释放内金属丝使得导链器由于弹簧的偏压カ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ー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后拨链器,其平衡用来在每个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考虑到现有技术的状态,提供了ー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其基本上包括基体构件、拉索操作结构及可动构件。所述基体构件包括自行车安装部。所述拉索操作结构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基体构件。所述可动构件由所述拉索操作结构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可动地支撑到所述基体构件。所述多个变速档位置包括上变速档位置、下变速档位置以及在上变速档位置与下变速档位置之间的至少三个变速档位置。所述拉索操作结构联接并设置在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体构件之间,以便在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的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的每三个连续变速档位置之间的两个相邻变速操作中的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小于3. 7%,所述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由下列等式确定X=IE1-E2IZEavglXlOO(0Zo) 其中X是操作能量变化率,E1是用于在N变速档位置与N+1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E2是用于在N+1变速档位置与N+2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2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Eavgl是操作能量E1与E2之间的平均操作能量。附图说明现在參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1为根据ー个例示性实施例的包括后变速器和后拨链器的自行车齿轮变速系统的侧视 图2为处于上变速档位置的后拨链器的后视 图3为处于下变速档位置的后拨链器的后视 图4为在上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放大侧视 图5为在下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放大侧视 图6为在上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立体 图7为在上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立体图,但是一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弹簧连接; 图8为在下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立体图;以及 图9为在下变速档位置示出的后拨链器的立体图,但是一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弹簧连接。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參考附图对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从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是例示性的,而不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本专利技术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首先參考图1至图3,示出了自行车10的一部分,除了别的之外,其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后拨链器12。后拨链器12以常规方式固定到自行车车架14的后部。后拨链器12由后变速器16操作,后变速器16是常规的变速致动设备。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后变速器16是安装在弯把式车把(未示出)上的公路类型变速器。在任何情况下,后变速器16通常在自行车10上安装在当骑行时方便骑车者操作后变速器16的位置。后拨链器12由常规控制拉索18操作性地连接到后变速器16。更具体地,后变速器16构造和配置成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操作后拨链器12,以便链条20由后拨链器12沿着侧向方向L在多个后链轮21至31之间移动。后拨链器12在图2中示出为处于上变速档位置,并且在图3中示出为处于下变速档位置。当在本文中使用吋,术语“上变速档位置”是指后拔链器处于与引导到具有最小数量齿的后链轮(例如后链轮21)上的链条相对应的位置。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下变速档位置”是指后拨链器处于与引导到具有最大数量齿的后链轮(例如后链轮31)上的链条相对应的位置。通常,后拨链器特定地设计用于给定数量的速度(即,用于与给定数量的链轮一同使用)。在任何情况下,后飞轮具有预定的轴向宽度,其中给定数量的链轮由预定轴向间距间隔开,用于给定数量速度。因此,后拔链器将具有一定的移动范围并且将移动预定量来执行从一个链轮到下ー个相邻链轮的变速。当在本文中与相邻链轮和/或相邻变速档位置之间的关系相关使用吋,术语“相邻”是指互相紧邻的链轮和/或变速档位置,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中间链轮和/或变速档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后拨链器12的尺寸设置成容纳11个变速档位置。然而,后拨链器12可以与具有较少档数例如5至10个变速档位置(即,包括上变速档位置、下变速档位置以及在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之间的至少三个变速档位置的多个变速档位置)的齿轮变速系统一起使用。现在參考图1至图3,后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基体构件32、第一连杆构件34、第ニ连杆构件36以及可动构件38。导链器40枢转地附接到可动构件38。导链器40可旋转地支撑张紧轮42及惰轮或引导轮44。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34和36形成移动机构或拉索操作结构,该机构联接在基体构件32和可动构件38之间,以便可动构件38和导链器40可相对于基体构件32沿着侧向方向L移动。换句话说,拉索操作结构(例如,连杆构件34和36)可动地联接到基体构件32和可动构件38,以便可动构件38可相对于基体构件32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移动。弹簧或偏压构件46操作性地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34和36之间,以便将可动构件38和导链器40朝向上变速档位置偏压,这将在下面讨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控制拉索18是基本上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18b内的内金属丝18a的钢丝拉索。内金属丝18a联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34和36的其中ー个(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内金属丝18a联接到第一连杆构件34),以便相对于基体构件32侧向地移动可动构件38和导链器40。如下面所说明的那样,对内金属丝18a施加操作力或操作能量,以便在变速档位置之间执行变速操作。用于变速的操作能量的量取决于偏压构件46的偏压カ以及内金属丝18a在相邻变速档位置之间移动的量。如图2和图3所示,在例如11速飞轮(示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链轮21具有1. 82毫米的轴向厚度,链轮22具有1. 78毫米的轴向厚度,并且链轮23至31每个均具有1. 6毫米的轴向厚度。并且举例而言,后链轮21和22以2. 0毫米轴向间距开,后链轮22和23以2.1毫米轴向间距开,并且后链轮23至31每个均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包括自行车安装部的基体构件;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基体构件的拉索操作结构;以及由所述拉索操作结构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可动地支撑到所述基体构件的可动构件,所述多个变速档位置包括上变速档位置、下变速档位置以及在所述上变速档位置与所述下变速档位置之间的至少三个变速档位置,所述拉索操作结构联接并设置在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体构件之间,以便在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的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的每三个连续变速档位置之间的两个相邻变速操作中的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小于3.7%,所述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如下确定:X=|E1?E2|/Eavg1×100(%)其中X是操作能量变化率,???????E1是用于在N变速档位置与N+1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E2是用于在N+1变速档位置与N+2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2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Eavg1是操作能量E1与E2之间的平均操作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7 US 13/246,0011.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包括自行车安装部的基体构件;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基体构件的拉索操作结构;以及由所述拉索操作结构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可动地支撑到所述基体构件的可动构件,所述多个变速档位置包括上变速档位置、下变速档位置以及在所述上变速档位置与所述下变速档位置之间的至少三个变速档位置,所述拉索操作结构联接并设置在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体构件之间,以便在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的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的每三个连续变速档位置之间的两个相邻变速操作中的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小于3. 7%,所述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如下确定X=IE1-E2UEavglXlOO(0Zi))其中X是操作能量变化率,E1是用于在N变速档位置与N+1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E2是用于在N+1变速档位置与N+2变速档位置之间变速的操作能量,其中所述N+2变速档位置不包括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以及 Eavgl是操作能量E1与E2之间的平均操作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拉索操作结构进一步以所述操作能量变化率的百分比小于3. 2%的方式联接和设置在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体构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拉索操作结构包括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具有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体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可动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具有绕着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体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绕着第四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可动构件的第二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拉索操作结构还包括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之间,以便将所述可动构件朝向所述上变速档位置和下变速档位置的其中一个偏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是张力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该自行车后拨链器还包括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可动构件的导链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沿着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的方向偏压所述可动构件,以便所述导链器处于最靠近所述基体构件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偏压构件在位于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相对应的角部的四边形外部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可动构件和所述基体构件,以便限定四连杆平行四边形机构。10.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包括自行车安装部的基体构件;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基体构件的拉索操作结构;以及由所述拉索操作结构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在多个变速档位置之间可动地支撑到所述基体构件的可动构件,所述多个变速档位置包括上变速档位置、下变速档位置以及在所述上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壮太大濑户伸也村坂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