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242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包括:动模板(6),其内连接有内拉杆(7),且其一侧与凸轮座(17)相连;定模板(5),其位于所述动模板(6)上,其内连接有定模拼块(4),且其一侧与凸轮锁块(16)相连;定模支撑板(3),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5)上;剥料板(2),其位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连接有定模型芯垫板(10)及外侧拉杆(18);上固定板(1),其位于所述剥料板(2)上,且其一侧与开锁杆(14)相连;第一定模型芯(13),其位于所述定模拼块(4)内,且其内设置第二定模型芯(11);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向L方向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开模机构,特别是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
技术介绍
针对有倒扣结构的产品,一般模具都会设计滑块结构来脱倒扣。如图1所示,原有模具针对产品I的倒扣结构,设计了左滑块2和右滑块3,但由于原有模具机构中产品I大部分都包于滑块中,导致产品I成型出模时易粘滑块,且产品I外表面易有结合线及飞边,不利于修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通过三次开模,先后实现产品脱倒扣、取出料头、产品出模过程。不但顺利实现了存在倒扣产品的脱倒扣和出模,还 避免了粘滑块现象,且出模后的产品外观整齐,提高了产品质量。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包括动模板6,其内连接有内拉杆7,且其一侧与凸轮座17相连;定模板5,其位于所述动模板6上,其内连接有定模拼块4,且其一侧与凸轮锁块16相连;定模支撑板3,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5上;剥料板2,其位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连接有定模型芯垫板10及外侧拉杆18 ;上固定板1,其位于所述剥料板2上,且其一侧与开锁杆14相连;第一定模型芯13,其位于所述定模拼块4内,且其内设置第二定模型芯11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向L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内拉杆7,其一端通过内拉杆垫块8连接在所述动模板6上,并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定模支撑板3、剥料板2以及上固定板1,并通过垫块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I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定模型芯11,其一端外周连接有大弹簧12,且伸入第一定模型芯13内,其另一端与所述定模型芯垫板10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开锁杆14向下穿过所述凸轮锁块16及凸轮座17,且其下端有一斜面PL2。优选的,所述凸轮锁块16上挂有凸轮15,且所述凸轮15的一端向下穿过所述凸轮座17。优选的,所述外侧拉杆18分别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剥料板2及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设计有滑槽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注塑机,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连接其上并向L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I与剥料板2之间通过螺丝及小弹簧9连接。优选的,所述定模板5与定模支撑板3通过螺丝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针对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存在的倒扣结构,通过三次开模,先后实现产品脱倒扣、取出料头、产品出模过程。不但顺利实现了存在倒扣产品的脱倒扣和出模,还避免了粘滑块现象,且出模后的产品外观整齐,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原有模具装配示意图;图2a、图2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装配示意图,其中,图2a为左视图,图2b为右视图;图3a、图3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第一次开模示意图,其中,图3a为左视图,图3b为右视图;图4a、图4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第二次开模示意图,其中,图4a为左视图,图4b为右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第三次开模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2a、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包括动模板6,其内连接有内拉杆7,且其一侧与凸轮座17相连;定模板5,其位于所述动模板6上,其内连接有定模拼块4,且其一侧与凸轮锁块16相连;定模支撑板3,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5上;剥料板2,其位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连接有定模型芯垫板10及外侧拉杆18 ;上固定板1,其位于所述剥料板2上,且其一侧与开锁杆14相连;第一定模型芯13,其位于所述定模拼块4内,且其内设置第二定模型芯11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向L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内拉杆7,其一端通过内拉杆垫块8连接在所述动模板6上,并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定模支撑板3、剥料板2以及上固定板1,并通过垫块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I上。其中,所述内拉杆7的一端与定模板5之间的距离为S4,其大于产品上的料头可拉出距尚,以便开t旲后拉出料头并将料头取出。优选的,所述第二定模型芯11,其一端外周连接有大弹簧12,且伸入第一定模型芯13内,其另一端与所述定模型芯垫板10的表面接触。其中,合模状态时,大弹簧12为压缩状态,且所述第二定模型芯11 一端伸入第一定模型芯13内的长度即为倒扣长度S0,所述第二定模型芯11与第一定模型芯13的间隙距离为SI,便于开模时第二定模型芯11在第一定模型芯13内运动,所述SI > S0。优选的,所述开锁杆14向下穿过所述凸轮锁块16及凸轮座17,且其下端有一斜面PL2。优选的,所述凸轮锁块16上挂有凸轮15,且所述凸轮15的一端向下穿过所述凸轮座17。其中,所述凸轮15与开锁杆1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S3。合模状态时,所述S4>S3。优选的,所述外侧拉杆18分别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剥料板2及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设计有滑槽结构。其中,螺丝在槽内可滑动距离S6小于所述内拉杆7的一端与所述定模板5之间的距离S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注塑机,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连接其上并向L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I与剥料板2之间通过螺丝及小弹簧9连接。其中,合模状态时,所述小弹簧9为压缩状态。优选的,所述定模板5与定模支撑板3通过螺丝连接。如图3a、图3b所示,下面详细讲述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的第一次开模过程。产品成型后,模具第一次开模时,驱动机构即注塑机,带动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一起向L方向运动,且由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与定模板5通过螺丝连接,因此所述定模支撑板3也同步向L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一方面,所述剥料板2与定模支撑板3分离,合模状态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大弹簧12得到伸展,利用其回弹力推动所述第二定模型芯11弹出第一定模型芯13,其弹出距离为SI,当SI > SO时,即脱离产品倒扣。另一方面,随着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定模支撑板3向L方向的运动,所述内拉杆7连同连接在其一端的内拉杆垫块8向L方向的反方向相对运动,位于模具中空内腔的料头19逐步暴露出来,且所述外侧拉杆18上设计有凹槽,其上连接的螺丝也可在凹槽内滑动。挂在所述凸轮锁块16上的凸轮15也随着所述定模板5 —起向L方向运动,而穿过所述凸轮锁块16及凸轮座17且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板I上的开锁杆14则与所述凸轮15产生向L方向的反方向的相对运动。通过第一次开模,使产品倒扣SO顺利脱出。如图4a、图4b所示,下面详细讲述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三次开模机构的第二次开模过程。随着注塑机机台继续向L方向运动,一方面,当所述剥料板2与定模支撑板3分离的距离为S6时,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由于所述外侧拉杆18上的距离限制而不再改变,而合模状态时压缩的小弹簧9得到伸展,利用其回弹力将所述上固定板I与剥料板2弹开,弹出距离为S2,当S2 > S5时,S5为沉积在所述剥料板2上的部分料头长度,当所述上固定板I与剥料板2弹出的距离S2大于沉积在剥料板2上的部分料头长度S5时,则可以将全部料头19从所述剥料板2上拉出,可以通过装置在注塑机上的机械手或者人工取出料头。另一方面,当所述内拉杆垫块8的表面接触到定模板5底部时,所述开锁杆14的下端有一斜面PL2,所述斜面PL2也接触到所述凸轮15的平面PL1。通过第二次开模,顺利取出产品注塑成型时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6),其内连接有内拉杆(7),且其一侧与凸轮座(17)相连;定模板(5),其位于所述动模板(6)上,其内连接有定模拼块(4),且其一侧与凸轮锁块(16)相连;定模支撑板(3),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5)上;剥料板(2),其位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连接有定模型芯垫板(10)及外侧拉杆(18);上固定板(1),其位于所述剥料板(2)上,且其一侧与开锁杆(14)相连;第一定模型芯(13),其位于所述定模拼块(4)内,且其内设置第二定模型芯(11);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动模板(6)、定模板(5)向L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模板¢),其内连接有内拉杆(7),且其一侧与凸轮座(17)相连; 定模板(5),其位于所述动模板(6)上,其内连接有定模拼块(4),且其一侧与凸轮锁块(16)相连; 定模支撑板(3),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5)上; 剥料板(2),其位于所述定模支撑板(3)上,且其上连接有定模型芯垫板(10)及外侧拉杆(18); 上固定板(I),其位于所述剥料板(2)上,且其一侧与开锁杆(14)相连; 第一定模型芯(13),其位于所述定模拼块(4)内,且其内设置第二定模型芯(11);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动模板¢)、定模板(5)向L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杆(7),其一端通过内拉杆垫块(8)连接在所述动模板(6)上,并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定模板(5)、定模支撑板(3)、剥料板(2)以及上固定板(I),并通过垫块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I)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三次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有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天海杰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