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思江专利>正文

电烙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04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烙铁,包括烙铁头、涡流加热芯和用于感知烙铁头温度的热电偶,其中,所述烙铁头后端设有盲孔;涡流加热芯包括铁管体和绕在铁管体上的线圈,铁管体内设有向所述烙铁头传导热量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与铁管体内壁紧密接触,且导热管的第一端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盲孔内;而热电偶穿过所述导热管,其探测端抵接于盲孔的孔底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烙铁的热电偶探测端设在烙铁头尾部盲孔的孔底,可更准确地测得烙铁头前端温度,从而能更好地控制烙铁头焊接前端的温度,避免烙铁头温度过高引起的加快老化问题。可满足不同锡焊的温度要求。且烙铁头与加热芯可拆分,更换烙铁头时不必同时更换加热芯,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烙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涡流加热的电烙铁。技术背景现在市场流行的焊台多采用陶瓷加热芯通过热传导加热的方式,同时热 电偶内置在陶瓷加热芯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工艺稳定,成本低廉。缺点 是热效率低,热电偶信号不准确,反应不灵敏。造成回温速度慢,无法满足 严格的无铅焊接要求。针对无铅焊接,国内有公司推出一款焊台,该焊台采用电磁感应的涡流 加热技术,在热效率上有了极大的改善,缺点是因热电偶顶在烙铁头孔底, 加热一段时间后,孔底处产生氧化层,温度测量信号迟滞,不准确,不稳定。 另外该烙铁头因结构原因较难制作,市场上所见多为低质量的产品。日本HAKKO公司近年推出了 951型焊台。其采用烙铁头和加热芯、热 电偶一体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热效率和热电偶信号灵敏度的问题。该技术的 缺点为制作成本太高,因此价格无法被大多数客户接受。现有专利技术,如中国技术专利ZL 02263880.6号所揭露的一种调 温型电磁感应加热烙铁,其加热芯与烙铁头焊接在一起,烙铁头尾部的盲孔 内设置带有盲孔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盲孔内设置热电偶。这种电烙铁由 于烙铁头尾部细长,并与加热芯焊接在一起,其尾部内热电偶通过不锈钢管 向烙铁头传导热量,由于烙铁头材料成分复杂,表面致密,其表现出来的问 题是这种烙铁头加工难度大,更换烙铁头的成本高,热电偶测量的温度与烙 铁头的焊接前端的温度相差较大,不利于电烙铁的控制器对烙铁头的焊接前 端的温度控制,烙铁头可能处在较高温度下,这样不仅不利于焊接质量,而 且加速烙铁头在高温下的老化,从而縮短烙铁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烙铁,用来解决现有电烙铁 检测到的烙铁头的焊接前端温度误差较大、烙铁头更换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烙铁,包括烙 铁头、涡流加热芯和用于感知烙铁头温度的热电偶,其中,所述烙铁头的后 端设有盲孔;涡流加热芯包括铁管体和绕在铁管体上的线圈,铁管体内设有 向所述烙铁头传导热量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与铁管体内壁紧密接触, 且导热管的第一端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盲孔内;而热电偶穿过所述导热管, 其探测端抵接于盲孔的孔底表面。优选地所述热电偶紧抵于所述盲孔的孔底表面。这样使烙铁头上的热 传递到热电偶上,热电偶测出的温度更加接近烙铁头的焊接前端的温度,有 利于电烙铁控制器对烙铁头的焊接前端的温度控制。优选地所述导热管为铜管,使用铜作为导热管,其导热性能良好,价 格适中,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优选地所述铁管体为纯铁管或者铁磁材料管。由于为铁磁性材料,可 以在线圈作用下迅速升温。优选地,所述导热管表面电镀一层铁层作为所述铁管体。这样既可以产 生涡流也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电烙铁结构简单,短小,材料用料少, 能大大降低成本;且烙铁头与加热芯是可拆分的结构,由于烙铁头是耗材, 需要经常更换,而加热芯不必在更换烙铁头时候同时更换,故维护成本上也 非常节省。另外,热电偶探测端设在烙铁头尾部的盲孔的孔底部,可更准确 地测得烙铁头的焊接前端的温度,使电烙铁的控制器能更好地控制烙铁头的 焊接前端的温度,进而使烙铁头具有更好的品质表现。特别是可以增强控制 器对烙铁头温度的监控能力,避免烙铁头温度过高引起的加快老化的问题, 其可以延长烙铁头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不同锡焊的温度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高频产品升温曲线对比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高频产品回温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烙铁,包括烙铁头3、涡流加热芯和用 于感知烙铁头温度的热电偶6。其中,所述烙铁头3后端31设有盲孔32。所述涡流加热芯包括产生涡流的铁管体5和绕在铁管体5上的线圈2。 铁管体5优选采用纯铁管,也可以采用表面镀了一层铁的管体。铁管体5的 管内设有向烙铁头传导热量的导热管4,导热管4的外壁与铁管体5紧密接 触,或者直接在导热管4上电镀上一层铁层作为所述铁管体5,导热管4内 设有供热电偶6穿过的管腔41。所述导热管4优选釆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 成的管件,例如铜管。导热管的第一端40伸入盲孔32中与其过盈配合。所述热电偶6穿过所述导热管4的管腔41,其探测端60借助于银胶固 定于烙铁头3后端盲孔32的孔底部。另外可以在线圈2的外围增加保护套和屏蔽套等物件以完善本专利技术电烙 铁的功能。上述结构导热管4与烙铁头3过盈配合连接。当烙铁头老化了,可以通 过专用工具将烙铁头与涡流加热芯分开,仅需更换烙铁头,而不需连同涡流 加热芯一起更换,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通常,传统焊铁更换的烙铁头部 分是在50元以上,而本专利技术技术的烙铁头由于烙铁头需要更换的部分短小且 不包含涡流加热芯部分,故其成本可节约30%以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热电偶6的探测端60设在烙铁头3后端盲孔32的底 部,这样热电偶6测得的烙铁头3焊接前端的温度非常接近焊接电路板时的 工作温度;同时由于热电偶6与烙铁头底部过密配合,而不会随着使用环境 的高温状态产生出氧化物质而影响测量温度的准确性。这样可以使电烙铁的 控制器更准确地根据需要控制焊接温度,使焊接质量有效的提高,而且,由 于热电偶的探测端60在导热管4保护下可以更近距离接近焊接前端30,故 可以有效地提高热电偶反馈质量,进而延长烙铁头的寿命和焊接质量。本专利技术具有温度反馈信号准确和稳定的特点,有着优越的热效率和温度 的回复性能。图2、图3所示曲线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性能做出的相关对比试验。 下列试验采用市面上已有的203无铅焊台,温度设定在400土1(TC.焊锡 采用ASAHI公司生产的4> 1.6银铜合金焊锡丝,回温试验在酚醛铜纸板上,每3秒焊接一次,温度采集系统为QSS-3000专用温度测试系统。试验一,升温测试,其测试结果对比如图2所示,其中,曲线a为现有技术的升温曲线,而曲线b为本专利技术的升温曲线。试验二,回温测试,其测试结果对比如图3所示,其中,曲线a为现有技术的回温曲线,而曲线b为本专利技术的回温曲线。 通过升温试验我们可以看出1、 从常温升到40(TC时间基本相同,说明本专利技术与上述现有技术在热效 率上基本一致;2、 上述现有技术的热电偶不灵敏而造成温度不稳定。通过回温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温度跌落至377""C左右,上述现有技术产品温度跌落 至35广C左右,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有着更好的回温速度。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克服了现有产品温度反馈信号不准确、不稳定的缺占。'、、、o2、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有着更优越的热效率和温度回复性能。权利要求1. 一种电烙铁,包括烙铁头、涡流加热芯和用于感知烙铁头温度的热电偶,其中涡流加热芯包括铁管体和绕在铁管体上的线圈,铁管体内设有向所述烙铁头传导热量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烙铁头后端设有盲孔;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与铁管体内壁紧密接触,且导热管的第一端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盲孔内;而热电偶穿过所述导热管,其探测端抵接于盲孔的孔底表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紧抵于所述 盲孔的孔底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烙铁,包括烙铁头、涡流加热芯和用于感知烙铁头温度的热电偶,其中涡流加热芯包括铁管体和绕在铁管体上的线圈,铁管体内设有向所述烙铁头传导热量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烙铁头后端设有盲孔;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与铁管体内壁紧密接触,且导热管的第一端过盈配合地嵌设于所述盲孔内;而热电偶穿过所述导热管,其探测端抵接于盲孔的孔底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江刘洋王键
申请(专利权)人:孙思江刘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