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964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它的配方由黄芪、丹参、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生白芍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黄芪20~25份,丹参20~25份,垂盆草10~14份,田基黄10~14份,平地木10~14份,荷包草10~14份,生白芍10~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仅有七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要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
技术介绍
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 transaminase)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中,心肌、脑、肝、肾等组织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体内除赖氨酸、苏氨酸中外,其余α —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前者是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氨转氨酶和合成。氨基酸转氨后生成的酮酸或醛酸可经氧化分解而供能,也可转变成糖类或脂肪酸。相反,酮酸或醛酸也可经转氨酶的作用而生成非必需氨基酸。某些氨基酸之间的互变也有转氨酶参与。在高等动物各组织中, 活力最高的转氨酶是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GP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内,于是血液内酶活力明显地增加。在临床上测定血液中转氨酶活力可作为诊断的指标。如测定GP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GPT活力可明显地高于正常人;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肝细胞是转氨酶的主要生存地。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细胞的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氨基酸转氨后生成的酮酸或醛酸可经氧化分解而供能,也可转变成糖类或脂肪酸。相反,酮酸或醛酸也可经转氨酶的作用而生成非必需氨基酸。某些氨基酸之间的互变也有转氨酶参与。正常参考值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值是0-37u/L,各种肝病、心肌梗塞早期、肝细胞坏死、变性肝硬化和肝癌都会使谷草转氨酶GOT异常偏高。谷丙转氨酶GPT正常值是0-40U/L,肝炎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肝变性硬化胆管炎胆管瘤都会使谷丙转氨酶GPT异常偏高。谷丙/谷草的比例正常值是1. 5 2. 5 : 1,当比例小于I时称为倒置,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特点。Y -谷氨酰转肽酶Y -GT正常值是0-50U/L,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胆道感染肝硬化、心肌梗塞都会使Y-谷氨酰转肽酶异常偏高。当前,治疗各种转氨酶升高的保肝降酶药物品种类繁多,然而治愈率均不高,并且存在着药品价格较高,患者需长期服药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药价低、易于推广,且治愈率高的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由黄芪、丹参、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生白芍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黄芪20 25份,丹参20 25份,垂盆草10 14份,田基黄10 14份,平地木10 14份,荷包草10 14份,生白芍10 14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黄芪22份,丹参22份,垂盆草11份,田基黄11份,平地木11份,荷包草11份,生白芍11份。本专利技术主治转氨酶增高,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60 80ml。本专利技术中,各中草药的性能作用如下。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心包、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垂盆草性微酸、微寒,味甘、淡。归心、肝、胆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田基黄性凉,味苦、甘。归肝、胆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平地木性平,味苦、辛。归肺、肝经。止咳平喘、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荷包草性凉,味苦、辛。归肺、肝经。清热、利湿、解毒。生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仅有七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使用该方对300例转氨酶增高患者进行治疗,服用后治愈200例,显效50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90%,7天为一个疗程,患者一般需要2 3个疗程。实施例1 :黄芪、丹参各30克,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生白芍各15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60 80ml。实施例2:临床病例应某,男,41岁,患乙肝大三阳5年,近三个月来,全身疲乏无力,肢体困重,胸肋胀痛,胃脘疲闷,纳食减退。B超未见明显异常。但肝功化验示TBil :36umol/L, ALT772U/L,AST775U/L。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方15帖后,纳食、精神恢复正常。原方继服半个月后复查肝功俱已在正常值范围以内。实施例3 临床病例李某,男,44岁,患小三阳多年,近半年来肝功时有波动,最近一次查TBil 86umol/L, ALT783U/L,AST870U/L,GGT449 U/L,自觉乏力,不欲饮食。小便略黄,嘱其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方汤剂3周后,复查示=TBil 16umol/L, ALT33U/L,AST38U/L, GGT45 U/L基本正常。实施例4 临床病例范某,男,26 岁,TBil 33umol/L, ALT328U/L,AST167U/L,GGT64 U/L,经当地市医院给予甘利欣等输液治疗10天后未见明显效果,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方一周即感舒适,复查正常,随访三年,未见复发。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由黄芪、丹参、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生白芍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黄芪20~25份,丹参20~25份,垂盆草10~14份,田基黄10~14份,平地木10~14份,荷包草10~14份,生白芍10~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转氨酶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由黄芪、丹参、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生白芍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黄芪20 25份,丹参20 25份,垂盆草10 14份,田基黄10 14份,平地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斌吴功佐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民间中草药肝病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