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华北季候型大棚雪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7693 阅读:244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4-0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华北季候型大棚雪膜,所述雪膜由外层、中间层及里层通过吹膜机分别吹膜后热合而成,外层、中间层及里层厚度比例为3:3:4,雪膜的总体厚度为0.01mm。本雪膜的外层膜采用暗色PE颗粒制作,可有效吸收热能,不但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同时也可以融雪,避免积雪对大棚造成的危害;本雪膜的里层采用反光PE颗粒制作,可以有效反射棚内的光线,提高棚内的光亮度;本雪膜的中间层采用高压料及线性PE材料制作,可提高雪膜的强度。本雪膜设计科学,制作简单,有效克服了现有棚膜的诸多弊端,提高了大棚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大棚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涉及大棚的棚膜,尤其是一种华北季候型雪膜。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采用大棚进行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的一个产业。大棚内可以通过棚膜进行保温、保湿等,以产生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对于华北地区来讲,冬天气温较低,且风尘较大,大棚的棚膜上表面会落上一层尘土而影响棚膜的透光性,因此,冬天大棚内的光线主要是通过大棚内的白炽灯来实现的。此外,现有棚膜主要采用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反光性较差,透凉性较强,保温性较差。更为严重的是,冬天的雪花会覆盖在棚膜上,或者在棚顶结冰,容易压塌大棚,而现有的塑料薄膜的承重能力及寿命均较差,导致大棚每年都要更换棚膜而提高成本。 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发现两篇公开专利文献1、一类可利于农作物特别是蔬菜、果树及花卉栽培的新型农用塑料棚膜(CN1307070),通过添加无机一有机混合型荧光剂,可使塑料棚膜拥有两种光功能,吸收自然光中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的波长为200 — 400nm波段的紫外光和480 — 570nm的绿光,转换成农作物光合作用最需要的波长为590 - 680nm的橙红光,发射出作物光合作用最需要的波长为410 - 4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华北季候型雪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雪膜由外层、中间层及里层通过吹膜机分别吹膜后热合而成,外层、中间层及里层厚度比例为3:3:4,雪膜的总体厚度为0.01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源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2月10日 06:28
    华北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