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494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4:08
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包括弹簧、转轴、动触头、支持件、轴。特征是:将支持件、动触头、弹簧用轴联接,使得支持件受弹簧压力与动触头可靠接触;支持件既作导电连接用,减少软连接铜导线和焊接工艺;又作支撑固定用。该种断路器的硬联接,替换传统软连接,装配方便,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断路器的联接方式多为焊接式软连接,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装配占用空间大,装配难度高,结构工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化、装配方便的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包括弹簧(9、10)、转轴(I)、动触头(12)、支持件(11)、轴(8)。所述轴(8)穿过支持件(11)、动触头(12)与弹簧(9、10),固定于转轴(I)的槽中;所述弹簧(9、10)将支持件(11)与动触头(12)压紧固定;所述支持件(11)既作动导电连接使用,又作所述转轴(I)的支撑之用。所述的弹簧(9),还设有垫圈(5)、垫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0),还设有垫圈(4)、垫片(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8 ),还设有轴套(2、3、6、7 )。本技术用硬联接取代软连接,将支持件用弹簧压紧,起到导线连接作用;简化了工艺过程,装配方便;支持件既作动触头导电连接使用,又作所述转轴的支撑之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2是断路器的硬联接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断路器的硬联接的一种实施例中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飞是断路器的硬联接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包括弹簧9、10、转轴1、动触头12、支持件11、轴8。所述轴8穿过支持件11、动触头12与弹簧9、10,固定于转轴I的槽中;所述弹簧9、10将支持件11与动触头12压紧固定。弹簧9设有垫圈5、垫片13,弹簧10设有垫圈4、垫片14。轴8设有轴套2、3、6、7。轴8穿过支持件11、动触头12、弹簧9与弹簧10,固定于转轴I的槽中;弹簧9、弹簧10用垫片13、14将支持件11与动触头12压紧固定。垫圈4、垫圈5制成台阶轴,用于定位弹黃9、10,保证弹黃的接触稳定,保证弹黃9、10对支持件11的压力稳定。支持件11,在弹簧9、10的作用下作动触头12的导电连接使用;又作所述转轴I的支撑固定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包括弹簧(9、10)、转轴(I)、动触头(12)、支持件(11)、轴(8);所述轴(8)穿过支持件(11)、动触头(12)与弹簧(9、10),固定于转轴(I)的槽中;所述弹簧(9、10)将支持件(11)与动触头(12)压紧固定;所述支持件(11)既作动导电连接使用,又作所述转轴(I)的支撑之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9),还设有垫圈(5)、垫片(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0),还设有垫圈(4)、垫片(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8),还设有轴套(2、3、6、7)。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包括弹簧、转轴、动触头、支持件、轴。特征是将支持件、动触头、弹簧用轴联接,使得支持件受弹簧压力与动触头可靠接触;支持件既作导电连接用,减少软连接铜导线和焊接工艺;又作支撑固定用。该种断路器的硬联接,替换传统软连接,装配方便,节约成本。文档编号H01H71/08GK202839491SQ2012203086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伟, 朱玉 申请人:山东泰开电工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的硬联接结构包括弹簧(9、10)、转轴(1)、动触头(12)、支持件(11)、轴(8);所述轴(8)穿过支持件(11)、动触头(12)与弹簧(9、10),固定于转轴(1)的槽中;所述弹簧(9、10)将支持件(11)与动触头(12)压紧固定;所述支持件(11)既作动导电连接使用,又作所述转轴(1)的支撑之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朱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电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