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兴成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464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线圈、电工纯铁、线圈骨架、驱动和位置感应轴、两个永磁体;电工纯铁位于两个永磁体之间;两个永磁体安装时磁极极性相对;驱动和位置感应轴分别位于机构的两端。由于将常规双向运动电磁铁的两个线圈改为一个线圈,简化了电路,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两个永磁体之间安放一个电工纯铁,降低了磁阻,增大了位置保持力,提高了磁驱动效率,简化了驱动控制电路、缩小了驱动机构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并且由于两个永磁体产生磁场与线圈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使得该机构的驱动力波动很小,降低了对机械机构的强度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电领域的驱动机构,尤其是一种以电磁驱动机构。现有技术现有的电磁驱动机构,一种是单作用机构,铁芯的一端装有复位弹簧,通电时铁芯克服弹簧的阻力移动到预定位置,断电时,铁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另外一种是双作用机构,现有的技术是去掉单作用结构的弹簧,改为两个线圈,分别给两线圈分别通电,铁芯向通电侧运动。单作用方式,结构简单,但由于弹簧的存在,启动时需要较大的电流通过线圈,以产生克服弹簧力所需的较大驱动力,因此体积大,线圈需要耐受较高电压和较大电流,并且驱动力随着铁心的移动波动较大;双作用结构相对于单作用结构,虽然不需要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由于采用了两个线圈,所以整体体积较大,并且驱动电路复杂。两种驱动装置均存在驱动力随铁心移动变化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电磁驱动机构体积大,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力随铁心移动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线圈、电工纯铁、线圈骨架、驱动和位置感应轴、永磁体,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与永磁铁的磁场强度及线圈的安匝数有关, 驱动行程与永磁铁的长度相当。所述的永磁体有两个,电工纯铁位于两个永磁体之间。所述的两个永磁体安装时磁极极性相对。所述的驱动和位置感应轴分别位于机构的两端。所述的线圈由直流电源驱动,通过控制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该机构的驱动力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磁驱动效率高。a)由于米用了永磁铁作为铁心,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与永磁铁固有的磁场相互作用,较单作用机构的电磁铁具有更大的驱动力;b)由于两个永磁铁之间电工纯铁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线圈产生电磁场的磁阻,进一步增加了电磁场的效率率。c)相同条件下,较双作用结构的电磁铁增加了可利用线圈的匝数(双作用结构的电磁铁有两个线圈),可进一步提闻驱动力。从而大大提闻了磁驱动效率。2、电气安全性高。由于磁驱动效率的提高,在需要相同驱动力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系统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减少系统发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3、结构简单。由两个线圈改为一个线圈,简化了控制和驱动电路。4、全行程内电磁驱动力波动较小,对相关机械结构的强度要求低。由于两个磁极相对的电磁铁的存在,由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两个永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在全行程内的综合电磁驱动力波动较小,电磁驱动力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壳体;2、线圈;3、电工纯铁;4、线圈骨架;5、驱动和位置感应轴;6、永磁体。图2是给本技术电磁驱动机构线圈2施加正向电流时的线圈2的极性示意及该机构动作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给本技术电磁驱动机构线圈2施加反向电流时的线圈2的极性示意及该机构动作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1、线圈2、电工纯铁3、线圈骨架4、 驱动和·位置感应轴5、永磁体6,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与永磁体6的磁场强度及线圈2的匝数有关,驱动行程与永磁体6的长度相当。所述的永磁体6有两个,电工纯铁 3位于两个永磁体6之间。所述的两个永磁体6安装时磁极极性相对。所述的驱动和位置感应轴5分别位于机构的两端。所述的线圈2由直流电源驱动,通过控制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该机构的驱动力方向。具体动作过程如下给线圈2施加正向电流,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如图2所示,即线圈2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铁原理,此时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永磁体6产生向左的推力,并且随着永磁体6的移动,四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此消彼长,综合驱动力波动很小;相同的道理,当给线圈施加反向电流时,线圈2产生的电磁场如图3所示,即线圈2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此时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永磁体6产生向右的推力,将由永磁体6和电工纯铁3组成的铁心推向右端。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线圈、电工纯铁、线圈骨架、驱动和位置感应轴、永磁体,其特征是,由驱动和位置感应轴、永磁铁和电工纯铁组成的组件在线圈骨架约束的范围内往返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永磁铁有两个,电工纯铁位于两个永磁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永磁体安装时磁极极性相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和位置感应轴分别位于机构的两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线圈、电工纯铁、线圈骨架、驱动和位置感应轴、两个永磁体;电工纯铁位于两个永磁体之间;两个永磁体安装时磁极极性相对;驱动和位置感应轴分别位于机构的两端。由于将常规双向运动电磁铁的两个线圈改为一个线圈,简化了电路,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两个永磁体之间安放一个电工纯铁,降低了磁阻,增大了位置保持力,提高了磁驱动效率,简化了驱动控制电路、缩小了驱动机构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并且由于两个永磁体产生磁场与线圈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使得该机构的驱动力波动很小,降低了对机械机构的强度要求。文档编号H01F7/122GK202839195SQ2012203756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兴成 申请人:李兴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线圈、电工纯铁、线圈骨架、驱动和位置感应轴、永磁体,其特征是,由驱动和位置感应轴、永磁铁和电工纯铁组成的组件在线圈骨架约束的范围内往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兴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