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1098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集热器,油储热罐,油储热罐与集热器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油储热罐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以及散热器,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相通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油作为储能介质应用时具有体积小、温度高、能量大、散热慢等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介质为水,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油储热罐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使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实际上同时具有水和油两种储热介质,也避免了完全用油作为介质,可能会使散热器的温度过高,危险系数增大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应用
,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是由太阳能集热器10’、水箱20’、散热器30’、控制器40’、冷水输入装置50’、水输出装置60’及电加热装置70’等组成(如图1所示)。太阳能集热器10’搜集太阳热能,以此给集热真空管加热,利用太阳光的热能加热水箱20’内的水。当水箱20’内的水温达到一定温度后,把循环管内输入的冷水加热并输出,输出的热水一部分供给人们洗浴等日常生活使用,一部分用来取暖。冷水输入装置50’是用来给水箱20’或者水输出装置60’进行补水。然而,现阶段的太阳能供暖系统是以水或防冻液(本质还是水)作为介质,吸收太阳能后一般温度在70-90度,所以,现阶段太阳能供暖系统主要 以辅助热源(如电加热装置70’ )为主,太阳能加热为辅,通过控制器40’控制热水循环将散热器30’加热,达到采暖的要求。综上,现在使用的太阳能供暖系统介质为水,储热罐温度低于100度,要满足供暖需求,所需的集热器面积及储热罐体积比较大,即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介质为水,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集热器,油储热罐,油储热罐与集热器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油储热罐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以及散热器,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相通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进ー步地,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水箱,与油储热罐内设置的第一水流管件形成第二水循环通路。进ー步地,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用于对水箱中的水加热的第一电加热装置和用于对散热器和第二水流管件形成的第一水循环通路中的水加热的第二电加热装置。进ー步地,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用于对水箱进行冷水补给的第一冷水输入装置和用于对散热器和第二水流管件形成的第一水循环通路进行冷水补给的第二冷水输入装置。进ー步地,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用于将水箱中的热水输出的水输出装置。进ー步地,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通过第一水循环管和第二水循环管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第一水循环管和第二水循环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件,第一连接管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水循环通路的第二控制器;水箱与油储热罐内的第一水流管件通过第三水循环管和第四水循环管形成第二水循环通路,第三水循环管和第四水循环管之间设置有第ニ连接管件,第二连接管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水循环通路的第一控制器。进ー步地,第一水流管件和第二水流管件各自呈螺旋结构设置。进ー步地,水输出装置为淋浴或生活用水装置。进ー步地,油储热罐上设置有补油排气孔。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具有用于盛装油的油储热罐,而油储热罐与集热器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用于储热装置由现有技术中的水箱换成了用于盛装油的油储热罐,由于油作为储能介质应用时具有体积小、温度高、能量大、散热慢等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介质为水,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油储热罐内设置有第一水流管件和第二水流管件,其中,水箱与第一水流管件形成第二水循环通路;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使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实际上同时具有水和油两种储热介质,也避免了完全用油作为介质,可能会使散热器的温度过高,危险系数増大的问题。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一典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集热器10、用于盛装油的油储热罐80、水箱20和散热器30。其中,油储热罐80与集热器10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油储热罐80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82 ;散热器30与第二水流管件82相通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由于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具有用于盛装油的油储热罐,而油储热罐与集热器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用于储热装置由现有技术中的水箱换成了用于盛装油的油储热罐,由于油作为储能介质应用时具有体积小、温度高、能量大、散热慢等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介质为水,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油储热罐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其中,散热器与第二水流管件相通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使该太阳能供暖系统实际上同时具有水和油两种储热介质,也避免了完全用油作为介质,可能会使散热器的温度过高,危险系数増大的问题。优选地,该系统还设置有水箱20,水箱20与油储热罐80内设置的第一水流管件81形成第二水循环通路。水箱20中储备的水可以用于取暖或其他生活应用。为了使太阳能取暖系统在阴雨天继续使用,优选地,该系统进ー步包括用于对水箱20中的水加热的第一电加热装置71和用于对散热器30和第二水流管件82形成的第一水循环通路中的水加热的第二电加热装置72。优选地,该系统还设置有用于对水箱20进行冷水补给的第一冷水输入装置51和用于对散热器30和第二水流管件82形成的第一水循环通路进行冷水补给的第二冷水输入装置52。当然冷水输入装置51也可同时给水输出装置60补给冷水。水输出装置60可以为淋浴或生活用水装置。油储热罐80上设置有补油排气孔,方便油储热罐80的补油及排气。为了增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各部件之间可以设置控制器进行控制,如控制水流的大小、是否让水流通等。优选地,散热器30与第二水流管件82通过第一水循环管和第二水循环管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第一水循环管和第二水循环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件,第一连接管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水循环通路的第二控制器42 ;水箱20与油储热罐80内的第一水流管件81通过第三水循环管和第四水循环管形成第ニ水循环通路,第三水循环管和第四水循环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件,第二连接管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水循环通路的第一控制器41。根据本技术一典型的实施例,油储热罐80内的第一水流管件81和第二水流管件82各自呈螺旋结构设置,极大的増加了水与油的换热效 率。根据本技术一典型的实施例,太阳能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油储热罐80采用油作为循环的介质,可以提高循环介质的温度,原有水介质在标准状态下的最高温度不高于100°c,集热端现采用油作为循环介质,循环温度可以达到300°c,这样储存同样的热能,使用油介质的体积要远小于水介质的体积,通过油介质导热使油储热罐储存热能,油介质散热比较慢,白天吸收过来的热能,通过储存,便于夜间使用,经过热交換,热量传递到水介质,水介质循环到暖气片上,进行供暖。太阳能集热器10搜集太阳热能,利用太阳光的热能加热油储热罐80内的油。油储热罐80内的油又将第一水流管件81和第二水流管件82内的水加热,而第一水流管件81与水箱20形成第二水循环通路,也就间接的利用太阳能将水箱20中的水加热了。当水箱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10),油储热罐(80),所述油储热罐(80)与所述集热器(10)通过热量传导装置连接,所述油储热罐(80)内设置有第二水流管件(82);以及散热器(30),所述散热器(30)与第二水流管件(82)相通形成第一水循环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廷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同圆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