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018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包括船体、安装于船体的甲板上的至少一个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LNG储罐的顶部进液管和底部进出液管各自通过管道与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连接。LNG储罐底部前端和尾端的鞍座与甲板上的加强支座之间,由高强钢螺柱或螺栓锁紧固定。LNG储罐前端的鞍座上的连接通孔是长孔,故相对于甲板可移动,以适应甲板在前、后两个鞍座之间的距离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LNG储罐在甲板上的安装牢固,且能适应水上作业这一特定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趸船,特别是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
技术介绍
随着“气化长江”、“长江绿色物流创新工程”等内河船舶“油改气”项目的逐步推进,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经济、绿色、安全的新型能源逐渐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绿色能源的首选。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拖轮、散货船、游船、渔政船等船型的LNG改装试验。应该说国内已经掌握发动机改装的成熟技术。然而,内河船舶“油改气”技术却迟迟未有进展,水上船只“加气难”成为业界发展的瓶颈。事实上,LNG船舶加注问题不仅是我国推广LNG船舶需要克服的难题,在世界LNG燃料推广中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国外在这方面技术相对成熟的是芬兰,采用“LNG储配站”,将储存、配送、物流做到一体化联动,进行船对船加气。但我国明令禁止在内河堤坝内建造储气站,因此芬兰模式从制度方面来看不适于我国。另一方面,我国长江等内河每年洪枯水位落差较大,而LNG为液化后的天然气,必须采用低温管道运输,这种管道属于硬管,不易延展与伸缩,若建造岸上加注站,在管道连接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鉴于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22528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趸船LNG加气站,加气站整体安装在趸船船体上,包括安装在甲板上的LNG储罐和给LNG储罐加注天然气的加注系统,加注系统包括对LNG提供输送动力的低温泵、对整个系统中管道系统以及流程进行控制的真空阀箱、对整个系统进行电气控制的电气控制装置,以及用于外接LNG槽车的连接口、增压液相口、增加气相口、截止阀、气动阀等。使用时,LNG储罐内的LNG经其LNG储罐的进出液口输出,通过电气控制装置开启设置于管道上的气动阀,在低温泵的作用下,LNG经管道输送至真空阀箱,再经质量流量计输送至外接口,最后开启设置在外接口处的截止阀对船只加注LNG。当LNG储罐内的LNG减少时,LNG槽车可通过加注系统的外接LNG槽车连接口、增压液相口、增加气相口向LNG储罐加注LNG。上述技术专利着重公开了加注系统的结构,没有对LNG储罐在趸船上的安装以及LNG储罐本身结构进行特殊设计。由于水上环境不同于陆地,如果将采用LNG储罐在陆地上的固定式将LNG储罐安装于趸船上,由于趸船漂浮于水上,会由于波浪等因素经常晃动而产生各种问题,因此前述的趸船LNG加气站在水上作业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趸船LNG加气站在水上作业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包括船体、安装于所述船体的甲板上的至少一个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所述LNG储罐具有顶部进液管和底部进出液管,所述顶部进液管的管口和底部进出液管的管口在所述LNG储罐的尾端伸出所述LNG储罐,并各自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连接。所述LNG储罐底部的前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一个鞍座,其中,所述甲板上相应于每个所述鞍座位置固定有一个加强支座,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分别设有连接通孔,由高强钢螺柱或螺栓穿过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上的连接通孔,再由螺母将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锁紧固定。所述LNG储罐尾端的鞍座及与之连接的加强支座上的所述连接通孔均是圆孔;所述LNG储罐前端的鞍座上的所述连接通孔是长孔,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NG储罐的长度方向一致,以适应所述甲板在前、后两个鞍座之间的距离变化。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与所述LNG储罐前端的鞍座连接的强支座上的连接通孔是长孔,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NG储罐的长度方向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之间夹设有隔热垫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甲板上或者固定于所述加强支座上并位于所述鞍座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限位装置,两个所述限位装置分别抵顶所述鞍座的左侧和右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鞍座两侧设有起吊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甲板上围绕所述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设有围堰,所述围堰封闭的区域内设有甲板保护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的上方设有遮蔽顶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还包括设于所述LNG储罐尾端下方的承滴盘。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LNG储罐的数目为互相平行布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LNG储罐的顶部进液管的管口、底部进出液管的管口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LNG储罐包括外筒体、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外筒体内的内容器,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容器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填砂口,用于向所述夹层内填充珠光砂以形成绝热层,所述外筒体顶部内壁分别位于最高点两侧的60度角之间的角度范围内贴合铺设固定玻璃纤维棉毡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是环氧玻璃钢管,并且设于所述LNG储罐尾端的支撑结构与外筒体和内容器均为固定连接,设于所述LNG储罐前端的支撑结构与外筒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与内容器之间为可滑动式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玻璃纤维棉毡层在对应于所述填砂口的位置具有填砂孔。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外筒加强圈,所述多个外筒加强圈设置于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筒体之间,并沿着所述LNG储罐的轴向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内容器内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组防荡装置,每组防荡装置包括至少一块防荡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内容器的内左封头上部设有工艺人孔,下部设有至少一个低温吸附室,所述工艺人孔内和低温吸附室内填充有低温吸附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LNG储罐安装有液位计压力表,所述液位计压力表的气相接管和液相接管上均设有远传接口,通过该接口连接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将所述LNG储罐的压力、液位读数值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的控制单元,对所述LNG储罐内压力、液位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高低压报警、高低液位报警或异常情况报警。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甲板上设有用于安装LNG储罐的加强支座,LNG储罐的鞍座与加强支座由高强钢螺柱或螺栓、螺母紧固连接,连接强度高,故LNG储罐在趸船甲板上的固定非常牢靠。而且,由于LNG储罐尾端的鞍座上用于穿设螺柱或螺栓的连接通孔是圆孔,故LNG储罐尾端是固定连接在趸船甲板上的,又由于LNG储罐前端的鞍座上用于穿设螺柱或螺栓的连接通孔是长孔,故LNG储罐前端是可前后移动地连接在趸船甲板上的,能前后移动的距离大致等于长孔的长度。当甲板由于热胀冷缩或变形等因素而导致而在前、后两个鞍座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在LNG储罐与甲板之间不会产生额外的作用力,故本技术中,LNG储罐在甲板上的安装方式能适应水上作业这一特定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的侧视图,表示设有遮蔽顶棚及围堰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包括船体、安装于所述船体的甲板上的至少一个LNG储罐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所述LNG储罐具有顶部进液管和底部进出液管,所述顶部进液管的管口和底部进出液管的管口在所述LNG储罐的尾端伸出所述LNG储罐,并各自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连接,所述LNG储罐底部的前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一个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上相应于每个所述鞍座位置固定有一个加强支座,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分别设有连接通孔,由高强钢螺柱或螺栓穿过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上的连接通孔,再由螺母将所述鞍座与所述加强支座锁紧固定,其中所述LNG储罐尾端的鞍座及与之连接的加强支座上的所述连接通孔均是圆孔;所述LNG储罐前端的鞍座上的所述连接通孔是长孔,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NG储罐的长度方向一致,以适应所述甲板在前、后两个鞍座之间的距离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进陈晓晶高洁王淑华钱红华王浩铭陆佳刘宏伟路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