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414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的多个辊、辊支撑台、旋转驱动体以及转动驱动机构相对于机台的装拆十分简便,从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组装性及维护性。在具有排列于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的多个输送用辊的分拣装置中,支撑单元辊群的各辊120的辊支撑台140、旋转驱动单元辊群的各辊120的线轴170、以及通过辊支撑台140使辊120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150安装在具有可旋转地支撑线轴170的轴承部194的单元支撑体190上,使得单元辊群以及单元支撑体190构成一个辊单元U。单元支撑体190相对于分拣装置的机台可装拆,从而使辊单元U相对于该机台可装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能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同时能围绕垂直轴线转动的输 送用辊,以及通过该辊对物品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例如为可改变物品输送方 的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一种输送装置(例如,分拣装置),具有排列于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路径 的宽度方向的多个辊;围绕水平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各辊的同时围绕垂直轴线可转动的辊支 撑台;使多个辊同时转动的一个以上的转动驱动机构;旋转驱动各辊的旋转驱动体(例如, 线轴);以及机台,该机台用于支撑辊支撑台及旋转驱动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第3349084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6 — 219522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平3 — 138215号公报。但是,相对于作为输送装置的分拣装置的机台,逐个地装拆任意多个辊支撑台、转 动驱动机构以及旋转驱动体时,由于机台被装拆的部件的数量很多,所以费时费力。因此, 在分拣装置组装和维护时,向机台安装或从机台拆卸这些部件时很费工夫,从而存在导致 分拣装置的组装性和维护性降低的问题。此外,具有可转动地支撑于机台的辊支撑台的转动用支撑轴,通过对轴承进行保 持的轴承筒被支撑,因此用于支撑转动用支撑轴的专用部件的轴承筒必不可少,此外转动 用支撑轴变长,辊支撑台重量增加以及在上下方向大型化,进而导致分拣装置重量增加及 大型化,进一步,存在导致增加部件数量而增加成本的问题。进而,将设有使辊向上方突出时所用的辊突出用孔的盖安装到机台时,由于该盖 通过螺栓安装在机台上,因此向机台安装盖时很费工夫,而且调整从辊突出用孔突出的辊 的突出高度也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使多个辊、辊支撑台、旋转驱动体以及 转动驱动机构相对于输送装置的机台的装拆更加容易,由此提高输送装置的组装性及维护 性。而且,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实现输送装置的轻量化或者在上下方向的 小型化,降低输送装置的成本。进一步,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高设有辊突出用孔的盖相对于机台的 组装性,或者实现对从辊突出用孔突出的辊的突出高度进行调整并使调整更加容易。本技术方案I所述的输送装置,具有多个第I设定数量的输送用辊120,排列于输送路径101上的物品10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路径101的宽度方向;辊支撑台 140,支撑多个所述辊120,使所述辊120能够围绕水平轴线Lh旋转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 Lv转动;多个转动驱动机构150,通过所述辊支撑台140使所述辊120围绕所述垂直轴线Lv 转动;多个旋转驱动体170,使所述各辊120旋转;机台110,安装有各所述辊支撑台140、所 述转动驱动机构150以及所述旋转驱动体170 ;该输送装置100还具有支撑单元用辊支撑 台140的单元支撑体190,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140是对属于由不足所述第I设定数量的 多个第2设定数量的所述辊120构成的单元辊群的多个所述辊120进行支撑的多个所述辊 支撑台140 ;所述旋转驱动体170包含有单元用旋转驱动体170,旋转驱动属于所述单元棍 群的多个所述棍120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150包含有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150,通过各所述 单元用辊支撑台140使所述辊120转动;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140,所述单元用旋转驱动体 170以及所述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150安装在所述单元支撑体190上,使所述单元辊群与所 述单元支撑体190构成一个辊单元U,所述单元支撑体190相对于所述机台110可装拆,使 所述辊单元U相对于所述机台110可装拆,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2所述的输送装置在方案I所述的结构基础之上,所述单元支撑 体190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I支撑框架191和第2支撑框架192、以及连结 所述第I支撑框架191和所述第2支撑框架192的连结部193,所述单元辊群包含有构成位 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第I辊列Rl的第I单元辊群以及构成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第2辊 列R2的第2单元辊群,所述第I辊列Rl和所述第2辊列R2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140包含有对所述第I辊列Rl的多个所述辊120进行支撑的第I辊 支撑台140a和对所述第2辊列R2的多个所述辊120进行支撑的第2辊支撑台140b,所述 第I辊支撑台140a支撑在所述第I支撑框架191上,所述第2辊支撑台140 b支撑在所 述第2支撑框架192上,所述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150使所述第I辊支撑台140a及所述第 2辊支撑台140 b在相同转动方向上同时转动,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3所述的输送装置在方案I或方案2所述结构基础之上,还具有 盖130,该盖130上设置有使所述各辊120的一部分作为辊突出部120a向上方突出的辊突 出用孔131 ;以及调整部件200,在上下方向调整所述盖相对于所述机台110的位置,从而调 整所述辊突出部120a的突出高度H。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4所述的输送装置在方案3所述的结构基础之上,所述调整部件 200是具有向上方承载所述盖130的载置部206的盖保持部200,所述盖保持部200在相对 于所述机台11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可以调整。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5-7所述的输送装置在方案I至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基 础之上,所述辊支撑台140具有由所述单元支撑体190支撑的转动用支撑轴145,使所述辊 120能围绕所述垂直轴线Lv转动;所述转动用支撑轴145整体被收容到所述单元支撑体 190内。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本技术方案8-11所述的输送装置在方案I至方案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基 础之上,由所述机台支撑110、且成为全体所述辊120的所述第I设定数量的所述辊120属 于多个所述单元辊群的任一个;所述第2设定数量、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140的数量、所述 单元用旋转驱动体170的数量以及所述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150的数量在所述各棍单元U 中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值。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方案1,由于第2设定数量的单元辊群、单元用辊支撑台、单元用 旋转驱动体、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以及单元支撑体构成一个棍单元,因此,单元棍群、单元 用辊支撑台、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以辊单元为单位相对于机台可装 拆。结果使得向机台安装单元辊群、辊支撑台、旋转驱动体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十分简便,从 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组装性。此外,在维护时,由于从机台拆卸单元辊群、辊支撑台、旋转 驱动体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十分简便,因此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维护性。进而,通过以辊单元为单位进行更换,十分容易地实现辊排列形态的多样化。此 外,在辊和辊支撑台等发生不良状况时,将包含有发生不良状况的部件的辊单元更换为正 常的辊单元十分简便,由此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利用率。根据本技术方案2,在方案I所述技术所达到的效果基础之上还达到如 下效果在构成辊单元的辊单元群中,属于在输送方向上隔离的第1、第2辊列的同时支撑 于第1、第2辊支撑台的全部辊在相同的转动方向上同时转动,因此能够使包含有第1、第2 辊列的辊单元的结构简单化,使包含有第1、第2辊列的辊单元轻量化,进而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第1设定数量的输送用辊,排列在输送路径上的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辊支撑台,支撑所述多个辊,使所述辊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转动;多个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辊支撑台使所述辊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转动;多个旋转驱动体,使所述各辊旋转;机台,安装有各所述辊支撑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旋转驱动体;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支撑单元用辊支撑台的单元支撑体,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是对属于由不足所述第1设定数量的第2设定数量的多个所述辊构成的单元辊群的多个所述辊进行支撑的多个所述辊支撑台;所述旋转驱动体具有单元用旋转驱动体,旋转驱动属于所述单元辊群的多个所述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具有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各单元用辊支撑台使所述辊转动;所述单元用辊支撑台、所述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所述单元用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单元支撑体上,使所述单元辊群与所述单元支撑体构成一个辊单元,通过相对于所述机台装拆所述单元支撑体,使所述辊单元相对于所述机台可装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田伸一下村正和村田英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