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91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包括偏心驱动轴机构、动颚机构、肘板机构和机架,动颚机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机构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肘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肘板机构用创新的“铰接结构”设计来代替现有技术的“靠接结构”设计,变“单向推力”功能为“双向推、拉力”功能,提升了破碎机功能;并使颚式破碎机从此免除了传统的弹簧拉杆机构,简化其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颚式破碎机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技术介绍
颚式破碎机(如图1所示),俗称“颚破”,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破碎设备之一。在颚式破碎机工作过程中,当动颚在肘板的推力下往前运动(完成破碎作功)后,再迅速往后作“回位”运动,以便重复下一次的破碎循环。由于现有技术颚破设备中的肘板机构为“靠接”结构式(如图2所示),也就是在动颚机构的下方开设有一个接纳肘板一端的肘板槽,在运动中,肘板在动颚的肘板槽内作摇摆枢转运动,其特征是只有“单向推力”运动,它的“回位”运动靠动颚下端增设的一套弹簧拉杆机构(图中标号111)来完成,而弹簧拉杆机构是要耗功并减力的,它带来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复杂。使颚式破碎机整体结构复杂化;2.耗功减力。弹簧拉杆的回位功能是靠弹簧预紧力来完成的,这样,动颚作破碎作功时就须先克服弹簧预紧力,即增加作功能耗,又减小破碎力;3.限制转速。因为是单向推力,靠外设弹簧拉杆机构来实现“回位”,转速过高,惯性就大,肘板与肘板槽之间会产生瞬间分离,故“靠接”结构只适合低速,不能实现高速运转;4.产生噪音。肘板机构在快速运转中,肘板与肘板槽之间会产生瞬间分离现象,产生撞击声音,再加上弹簧伸缩会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响声,这是颚式破碎机污染环境的主要噪音源。这同时,还加剧了零件的磨耗;5.限制功能。由于现有技术颚破只有推力破碎作功,拉力不作功,“靠接”结构的肘板机构还能适应。但随着颚破技术的不断创新,需要出现推力和拉力双向都需作功的工况。“靠接”结构的肘板机构显然限制了颚破功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磨耗小、噪声小、具有推拉双向传递力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包括偏心驱动轴机构、动颚机构、肘板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颚机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机构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肘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本技术的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颚破设备中的肘板机构为“靠接”结构式,其特征是单向推力运动,它的“回位”运动靠增设一套弹簧拉杆机构来完成,而弹簧拉杆机构是要耗功减力的,并使颚破设备复杂化。本技术用“铰接”设计取代“靠接”设计,使肘板机构变“单向推力”运动为“双向推、拉力”运动,这样,不仅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使破碎机结构简化,而且消除了由其带来的一切弊端。本技术有四大显著结构特征1.多肘板结构(至少为两块肘板);2.肘板两端设置有铰接机构;3.动颚机构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机构相连接;4.传统的一套弹簧拉杆机构被免除了。本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肘板机构用创新的“铰接结构”设计来代替现有技术的“靠接结构”设计,变“单向推力”功能为“双向往复推、拉力”功能,从而提升了破碎机功能,并使颚式破碎机从此免除了传统的弹簧拉杆机构,简化其结构。本技术的显著功能特征在于通过对肘板机构的创新设计,免除了一套弹簧拉杆机构,突破了现有技术颚式破碎机必须设置一套弹簧拉杆机构的传统局限。除了上述显著功能以外,本技术还有如下有益效果(I)简化设备。使颚式破碎机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化。(2)省功增力。弹簧拉杆是耗功机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后,相当于在动颚上撤除了一套束缚机构,即省功又增力。(3)提升转速。在肘板的“靠接”结构条件下,转速高极易使肘板产生瞬间分离现象,转速受限,影响工作性能。本技术为破碎机提高转速、提高破碎效率创造了重要条件。(4)耐用低耗。在肘板的“靠接”结构下,不具备“润滑”条件,通常在无润滑条件下工作,所以肘板是高磨损易耗件。本技术采用的铰接机构为精密运动副,适合配备稀油润滑,这样肘板机构就经久耐用,变易消耗品为耐用品,极大地节省了破碎机的使用成本。(5)降低噪音。肘板机构在快速运转中,肘板与肘板槽会产生瞬间分离现象,并产生撞击声音,再加上弹簧伸缩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这是颚式破碎机污染环境的主要噪音源,同时还加剧设备磨耗。本技术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也就大为降低了颚破设备的噪音。(6)提升功能。现有技术颚破只有推力破碎作功,拉力不破碎作功,但颚破技术在不断创新,会出现推力和拉力双向都需作功的工况。例如,本申请人申报的“单机破碎生产线”技术(专利号ZL201110336940.4)就是一例。在该结构中,不仅动颚侧部设置破碎腔,其底部也设置有破碎腔,肘板的推力和拉力都在作破碎作功。弹簧拉力是软性的,而破碎力是硬性的,弹簧拉力起“回位”作用还可以,要起“破碎作功”作用就不能胜任。“靠接”结构的肘板机构限制了颚破功能的进一步提升。而本技术的““铰接”结构为提升颚破功能创造了可靠的条件。作为优选,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动颚,肘板机构包括一肘板;动颚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这是将本技术技术应用于常规颚式破碎机当中。作为优选,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和一后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前动颚和一后动颚,肘板机构包括一前肘板和一后肘板;前动颚的上端与前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前肘板的前端相连接;前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后动颚的下端相连接;后动颚的上端与后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后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该结构是通过双轴双曲柄摇杆机构,将前动颚下部运动变“减力”为“增力”后,使原来处于排放功能的行程(指前动颚下部水平方向分运动)变为破碎功能的冲程,而排放功能是在破碎过程中自然地顺承完成(即是破碎冲程,又是排放行程)。前曲柄摇杆机构主要解决前动颚上部的破碎做功,后曲柄摇杆机构主要解决前动颚下部的破碎做功及排放物料。使一台破碎机相当于具备了二级破碎能力。该结构的显著效果是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复摆颚式破碎机只用一套曲柄摇杆机构的局限,本技术运用一前一后两套曲柄摇杆机构的有机结合,改变了前动颚下部的力学结构,变“减力效应”为“增力效应”,消除了现有技术颚式破碎机排放物料与破碎做功二者相矛盾不能兼容的弊端,使一台破碎机设备具有了二级破碎的功效。即提高了破碎比,使物料破碎更细,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和一后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上前动颚、一下前动颚、一上后动颚和一下后动颚;肘板机构包括一上前肘板、一下前肘板、一上后肘板和一下后肘板;上前动颚的上端与前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上前肘板的前端相连接;上前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上后动颚的下端相连接;上后动颚的上端与后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上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上后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下前动颚的上端与上前动颚的下端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前肘板的前端相连接;下前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后动颚的下端相连接;下后动颚的上端与上后动颚的下端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下后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该结构是将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包括偏心驱动轴机构、动颚机构、肘板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颚机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机构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肘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包括偏心驱动轴机构、动颚机构、肘板机构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颚机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机构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肘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动颚,肘板机构包括一肘板;动颚的上端与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和一后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前动颚和一后动颚, 肘板机构包括一前肘板和一后肘板;前动颚的上端与前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前肘板的前端相连接;前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后动颚的下端相连接;后动颚的上端与后偏心驱动轴相连接,下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后肘板的前端相连接;后肘板的后端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到机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驱动轴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和一后偏心驱动轴;动颚机构包括一上前动颚、一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良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多方联矿机超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