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攀枝花学院专利>正文

平行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04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更适宜于儿童使用的平行梯,在平行梯本体的横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可由固定在地面的升降立柱支撑或通过滑轮机构与平行梯本体的立柱相连接,在升降板上还安装有拼图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大了平行梯的适应人群,增加了趣味性,尤其适宜于儿童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械,尤其是一种平行梯
技术介绍
平行梯是一种常见的体育器械,它也是人们所喜欢的健身器材,它包括由四根立柱支撑的一对长横杆,长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排相互平行的短横杆。在锻炼时,双手抓握住短横杆,进行引体向上或屈臂悬垂,或将身体悬空从一边攀爬到另一边。但是,通常的平行梯的横杆高度是固定的,身高较矮的儿童够不着横杆,必须要成年人辅助才能借助平行梯进行锻炼。此外,通常的平行梯锻炼不具有趣味性,攀爬一两个回合就会没有兴趣再继续了,这样锻炼的强度往往会不够,也难以磨练意志力。而悬空时,双脚空闲,双脚常常只能不断地摇摆来保持平衡,不能很好地锻炼协调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平行梯不便于儿童使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适宜于儿童使用的平行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平行梯,包括平行梯,平行梯的横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由固定在地面的升降立柱支撑。所述升降板通过滑轮机构与平行梯的立柱相连接。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拼图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缓冲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扩大了平行梯的适应人群,增加了趣味性,尤其适宜于儿童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平行梯本体,2-升降板,3-滑轮机构,4-升降立柱,5-拼图板,6-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平行梯包括平行梯本体1,平行梯本体I的横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板2,先根据使用平行梯的儿童的身高调整升降板2到适宜的高度,之后儿童就能自已爬到升降板2上再使用平行梯了,这个适宜的高度通常以升降板2基本接近儿童脚尖为准,如果是成人要使用,可将升降板2降至接近地面即可,这就使得平行梯非常适合于小学、中学、社区等使用者身高变化较大的情形下应用,推荐安装于室内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板2可以由固定在地面的四根升降立柱4支撑,升降立柱4可采用类似于升降梯的带活塞及调节手柄的气缸制作,相应的,此时升降板2宜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可允许少量变形的高强度塑料制作,这样,可以循环调节各根升降立柱4以调整升降板2的高度,也可由多人同时对四根升降立柱4进行调节,此时不必要求升降板2必须有一定的可变形性。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板2也可以通过滑轮机构3与平行梯本体I的立柱相连接。此外,升降板2也可以通过倒链机构与平行梯本体I相连接来实现升降。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板2上安装有拼图板5,在调整了升降板2的高度后,使用者可以用脚尖在平行梯上玩拼图,通过不断地协调身体以及来回移动,在不断地锻炼和思考中,完成拼图,增加了锻炼的趣味性,为完成拼图,就要增加自己悬空于天梯上的时间,以及更为频繁的来回移动,促进人们多次使用器械,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而且悬空时还要通过双脚去移动拼图板的活块,还能很好地锻炼全身的协调性,益智健身的同时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力,特别是对于小孩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板2上设置有缓冲层6,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更适宜给儿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行梯,包括平行梯本体(1),其特征是:平行梯本体(1)的横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行梯,包括平行梯本体(1),其特征是平行梯本体(I)的横杆下方设置有升降板(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梯,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板(2)由固定在地面的升降立柱(4)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梯,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阳张思浓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