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套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03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负压装置的痔疮套扎器。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带有内腔的主体,主体前部为套有若干个胶圈的管体,其特殊之处在于:主体上安装有胶圈的牵引装置,后部设有与主体中部内腔连通的负压吸引接头。主体中部中心设有通气孔,管体的外壁设有减阻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体前部的管体细长,使管口很容易抵达肛管和直肠的任意部位,与常规的手工操作相比,简单实用,省时省力,采用本结构,不需要大的术野显露,因而毋需采用麻醉或其他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手段,从而使创伤程度大为减轻,疗效好,缩短手术恢复时间,也可为患者节省一部分相关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负压装置的痔疮套扎器
技术介绍
痔疮结扎术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对一般痔疮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痔疮结扎术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由医生徒手操作或借助简单的器械而完成,很是费时、费力,并且易引起出血和疼痛。如遇痔疮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有时还需在腰椎麻醉下或全身麻醉下才能完成,明显增加了创伤的程度。目前市场以及临床上采用套扎术治疗的,基本上都是由塑料外壳,内套、内套管、外套、外套管组成的套扎装置,其特征是塑料外壳后端固定一个由汽缸、活塞及连杆组成的手控机械负压泵,内套与汽缸内腔相通,连杆 与操纵扳机铰接,在连杆与扳机铰接点前有一摆杆,并用大弹簧和小弹簧使活塞及外套复位,该类型的套扎器虽然使用较为方便,但结构及操作较为复杂,因而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简便实用、省时省力、疗效优良、无需麻醉,不用住院,可明显缩短手术恢复时间的痔疮套扎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带有内腔的主体,主体前部为套有若干个胶圈的管体,其特殊之处在于主体上安装有胶圈的牵引装置,后部设有与主体中部内腔连通的负压吸引接头。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主体中部中心设有通气孔。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管体的外壁设有减阻槽。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线与绕线装置,牵引线紧贴管体的外壁并绕经管口与位于主体中的绕线装置相连接,管体外壁两侧牵引线设有线结,胶圈套在牵引线上并位于对应的线结之前。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绕线装置由设在内腔中的牵引线转向滑轮和设在主体上的单向旋转绕线棘轮构成,内壁牵引线经转向滑轮后固定在单向旋转绕线棘轮上。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牵引线转向滑轮和单向旋转绕线棘轮之间设有一用于密封主体内腔的密封胶垫,牵引线从密封胶垫中穿过再与单向旋转绕线棘轮联接,设置密封胶垫保持内腔的气密性,增强负压效果。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本体为枪型,由前部的枪管、中部的枪体及后部的手柄组成。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负压吸引接头设在手柄的底部,通气孔设在枪体侧面,并且在通气孔上设有开关,负压式痔疮套扎器为枪型,易于持握;通气孔设置在枪体侧面,大拇指更易拨动开关。本技术的痔疮套扎器,手柄的前侧面设有符合手指持握的弧面,并且弧面上还设有凹槽,手柄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布有防滑的突起,手柄侧面的弧面、凹槽以及防滑突起的设计,令持握更加舒服稳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体前部的管体细长,使管口很容易抵达肛管和直肠的任意部位,与常规的手工操作相比,简单实用,省时省力,采用本结构,不需要大的术野显露,因而毋需采用麻醉或其他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手段,从而使创伤程度大为减轻,疗效好,缩短手术恢复时间,也可为患者节省一部分相关费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枪管,2枪体,3手柄,4胶圈,5负压吸引接头,6凹槽,7突起,8开关,9牵引线,10减阻槽,11管口,12滑轮,13棘轮。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带有内腔的主体,主体前部为套有若干个胶圈的管体,胶圈材质可以为橡胶。主体为枪型,包括前部为外壁光滑的管体枪管1、中部的枪体2和后部的手柄3三个部分。枪管I细长,长达15-20厘米(甚至可更长),枪管I上间隔套可以有6个橡胶胶圈4,在其手柄3的底部设有负压吸引接头5,手柄3的前侧面设有多段符合手指持握的弧面,弧面为凹形,各段凹弧面上还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凹槽6,手柄3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布有6道防滑的突起7,在枪体2中心设有通气孔,在枪体2的侧面设有通气孔开关8。枪管I及枪体2上还设有橡胶胶圈牵引装置,该橡胶胶圈牵引装置采用在枪管I相对处内外壁设有牵引线9。枪管I的管口 11外壁还设有减阻槽10,该减阻槽10可采用沿轴向分布的细槽,内壁牵引线9的端部连接有绕线装置,该绕线装置由设在枪体2内腔中的转向滑轮12和设在枪体2上部的单向旋转绕线棘轮13构成,牵引线9转向滑轮12和单向旋转绕线棘轮13之间设有一用于密封主体内腔的密封胶垫,牵引线9从密封胶垫中穿过再与单向旋转绕线棘轮13联接,设置密封胶垫保持内腔的气密性,增强负压效果。单向旋转绕线棘轮13中间有间隔绕线槽,内壁牵引线9经转向滑轮12的线槽后固定在棘轮13的绕线槽上,棘轮13旋转时即可拉动牵引线9。当牵引线9在牵引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时,即将橡胶圈4拉向前方,直至从管口 11脱落,当其在牵引线9的牵引下从管口 11脱落时,遂将被负压收入管口 11的痔疮组织牢牢套扎住。依此原理每对线结都可拉动一个胶圈4。离管口 11最远的一个胶圈4被管体外壁两侧的牵引线9打结绑定,从而牵引线9可被胶圈4固定在外壁而不易上下滑动。本技术的负压吸引接头5接驳外源负压抽吸系统。当管口 11对准痔疮及其相关病变组织时,开启负压抽吸时,整个手柄3、枪体2和枪管I的内腔均成负压,即可将其吸入枪管I内。通气孔的作用是,手术时将其关闭,保持枪内负压;手术结束后将其开放,以消除负压,释放套扎组织。手术时,先将负压吸引接头5接妥外源负压抽吸系统,并关闭通气孔开关8。右手紧握手柄3,将管口 11对准痔疮及其相关病变组织。开启负压抽吸系统,此时痔疮及其相关病变组织即可被吸入枪管I内。右手食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缠线棘轮13,由此牵动内牵引线9和滑轮12,并将牵引力传向牵引线9。在牵引力作用下,牵引线9向前移动,并带动橡胶圈4向前移动,直至橡胶圈4在管口 11处脱落,以将痔疮组织牢牢地套扎住。打开通气孔开关8,消除负压,由此可释放被套扎的痔疮组织。依此步骤,可继续进行下一个痔疮组织的套扎,共可进行6次套扎。枪管I细长,使管口 11很容易抵达肛管和直肠的任意部位,与常规的手工操作相t匕,简单实用,省时省力,采用本结构,不需要大的术野显露,因而毋需采用麻醉或其他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手段,从而使创伤程度大为减轻,疗效好,缩短手术恢复时间,也可为患者节省一部分相关费用。本技术适用范围广泛,除痔疮外,利用本器械细长的枪管2,还可完成高位直肠息肉、直肠血管瘤(血管畸形)或其他直肠病变的套扎治疗;可用于内痔、混合痔、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等的治疗,是一种治疗肛肠疾病较理想的仪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带有内腔的主体,主体前部为套有若干个胶圈(4)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安装有胶圈(4)的牵引装置,后部设有与主体中部内腔连通的负压吸引接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带有内腔的主体,主体前部为套有若干个胶圈(4)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安装有胶圈(4)的牵引装置,后部设有与主体中部内腔连通的负压吸引接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中部中心设有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外壁设有减阻槽(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线(9)与绕线装置,牵引线(9)紧贴管体的外壁并绕经管口(11)与位于主体中的绕线装置相连接,管体外壁两侧牵引线(9)设有线结,胶圈(4)套在牵引线(9)上并位于对应的线结之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痔疮套扎器,其特征在于绕线装置由设在内腔中的牵引线 (9 )转向滑轮(12)和设在主体上的单向旋转绕线棘轮(13 )构成,内壁牵弓丨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乐陵市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