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舒克专利>正文

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6352 阅读:215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29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方案如下:它是一只落地衣架,衣钩圆盘(1)直径200mm,衣钩圆盘的边缘装六只挂钩,由三根落地柱脚(2)支承住。在三根柱脚的中间位置,离地高度200mm,装一块直径300mm的圆盘(3),圆盘是格栅状的。在圆盘上装一台暖风机(4),暖风机进风口朝下,出风口朝上。在三根落地柱脚到衣钩圆盘处,用铰链(9)连接三根长300mm的衣架杆(5),需要烘衣物时,只要将三根衣架杆上的活络窗钩(6)钩住,用一只中间有排汽孔(7)的圆形塑料袋(8),直接罩在伞形衣架上,塑料袋离地高度为100mm。本专利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烘衣物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到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它是一种既能用来挂衣物,又能用来烘干衣服的衣架,它可以收缩摆放,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挂衣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常常要挂衣物或希望能将潮湿的衣物快点晾干,有的时候正缝下雨天气,大量潮湿的衣物不能晾干,挂在衣架上东一条西一件的,所以很不雅观。市面上看到的烘衣柜都要占有一定的摆放空间,挂衣架也只有单项功能,所以现公开一种既能在平时挂衣、挂帽,需要用来烘衣服时,只要折开来就成了一只能烘衣的衣架,使用相当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提出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方案内容如下用木材或者钢管制作,它是一只落地衣架,由衣钩圆盘(I),衣钩圆盘直径200mm,衣钩圆盘的边缘六等分装六只挂衣钩,平时可以直接挂衣物。衣钩圆盘用三根等分角度的落地柱脚(2)支承住,在三根柱脚的中间位置,离地高度200mm装有一块直径300mm的圆盘(3),圆盘是格栅状的。在圆盘上装有一台暖风机(4),用电热丝加热,暖风机由进风口、风扇、电热丝、出风口等组成,进风口方向朝下,出风口方向朝上。在三根落地柱脚到衣钩圆盘处,用铰链(9)连接三根长300mm的衣架杆(5)。需要烘衣物时,只要将三根衣架杆上的活络窗钩(6)钩住,再把湿衣物挂上去。用一只中间有排汽孔(7)的圆形塑料袋(8),直径大于三根撑开的伞形衣架杆外围尺寸,离地高度100mm,直接罩在伞形衣架上,最后只要开启暖风机就能烘衣物了。本专利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烘衣物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I)、衣钩圆盘,(2)、落地柱脚,(3)、圆盘,(4)、暖风机,(5)、衣架杆,(6)、窗钩,(7)、排汽孔,(8)、圆形塑料袋,(9)、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材料可用木材或者钢管制作,它是一只落地衣架,由衣钩圆盘(I),衣钩圆盘直径200_,衣钩圆盘的边缘六等分装六只挂衣钩,平时可以直接挂衣物。衣钩圆盘用三根等分角度的落地柱脚(2)支承住,在三根柱脚的中间位置,离地高度200mm装有一块直径300mm的圆盘(3),圆盘是格栅状的。在圆盘上装有一台暖风机(4),用电热丝加热,暖风机由进风口、风扇、电热丝、出风口等组成,进风口方向朝下,出风口方向朝上。在三根落地柱脚到衣钩圆盘处,用铰链(9)连接三根长300mm的衣架杆(5)。需要烘衣物时,只要将三根衣架杆上的活络窗钩(6)钩住,再把湿衣物挂上去。用一只中间有排汽孔(7)的圆形塑料袋(8),直径大于三根撑开的伞形衣架杆外围尺寸,离地高度IOOmm,直接罩在伞形衣架上,最后只要开启暖风机就能烘衣物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其特征是:它是一只落地衣架,是由衣钩圆盘(1),直径为200mm,衣钩圆盘的边缘六等分装六只挂衣钩,用三根等分角度的落地柱脚(2)支承住,在三根柱脚的中间位置,离地高度200mm装有一块直径300mm的圆盘(3),圆盘是格栅状的,在圆盘上装有一台暖风机(4),暖风机由进风口、风扇、电热丝、出风口组成,进风口方向朝下,出风口方向朝上,在三根落地柱脚到衣钩圆盘处,用铰链(9)连接三根长300mm的衣架杆(5),将三根衣架杆上的活络窗钩(6)钩住,在伞形衣架上直接罩一只中间开一排汽孔(7)的圆形塑料袋(8),塑料袋离地高度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用伞形挂衣、烘干衣架,其特征是它是一只落地衣架,是由衣钩圆盘(1),直径为200mm,衣钩圆盘的边缘六等分装六只挂衣钩,用三根等分角度的落地柱脚(2)支承住,在三根柱脚的中间位置,离地高度200mm装有一块直径300mm的圆盘(3),圆盘是格栅状的,在圆盘上装有一台暖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舒克
申请(专利权)人:吴舒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5日 21:17
    四体二用是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