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衬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6133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立衬羽绒被。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羽绒被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有单层羽绒,变化性较小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里布(1)与面布(2),所述的里布(1)与面布(2)之间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羽绒,面布的上表面缝制有装饰布(4),装饰布与面部之间设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物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立衬羽绒被
技术介绍
现有羽绒被,都由整片的内胆构成,不可分割。羽绒被是由表布、里布以及直接填充其中的羽绒构成,一般的羽绒被只有表布和里布的用料会有所不同,整条被子只能采用一种花型及一种绒,比较单一。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羽绒被(授权公告号CN 101015409A),其包括两层包布,包布周边缝合在一起,在两层包布之间沿纵向用隔布将两层包布连在一起,隔布将两层包布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相互平行的腔体,羽绒填充在该腔体内,在腔体的两层包布上沿横向用行线将两层包布及包布之间的羽绒行在一起;隔布的宽度低于被子的厚度;在由隔布形成的羽绒腔体上沿横向行线,其行线的两头与隔布或包布的边线留有间隙;行线为明缉线、波浪线;填充羽绒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与羽绒的混合。但是这种羽绒被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有单层羽绒,变化性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立衬羽绒被,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羽绒被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有单层羽绒,变化性较小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立衬羽绒被,包括里布与面布,所述的里布与面布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羽绒,面布的上表面缝制有装饰布,装饰布与面部之间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物料。在面布的上表面再缝制装饰布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可以填充羽绒、药袋、香袋等功能性填充物。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作为优选,所述的里布与面布通过密封线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体。这样可以使得羽绒均匀分布在羽绒被的各个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装饰布为火焰型。装饰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多种形状,然后沿着装饰布的边缘缝制在面布上。作为优选,所述的里布的边角处设有条状袢带,里布的边缘设有环状袢带。通过条状袢带、环状袢带可以将羽绒被与被套固定在一起。因此,本技术在羽绒被的面布上缝制装饰布,在面布和装饰布之间填充功能性填充物,使得羽绒被的应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里布1、面布2、第一空腔3、装饰布4、第二空腔5、密封线6、条状袢带7、环状袢带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立衬羽绒被,如图1、图2、图3,包括里布I与面布2,里布与面布之间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羽绒,面布的上表面缝制有装饰布4,装饰布为火焰型。装饰布与面部之间设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物料。里布与面布通过密封线6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体。里布的边角处设有条状袢带7,里布的边缘设有环状袢带8。使用时,在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5内填充入羽绒,然后通过条状袢带7、环状袢带8将羽绒被套装在被套里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衬羽绒被,包括里布(1)与面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布(1)与面布(2)之间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羽绒,面布的上表面缝制有装饰布(4),装饰布与面部之间设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衬羽绒被,包括里布(I)与面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布(I)与面布(2)之间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内填充有羽绒,面布的上表面缝制有装饰布(4),装饰布与面部之间设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衬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玲
申请(专利权)人:柳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