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辗牙机进料机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进料迅速准确的螺纹加工设备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连动结构及进料结构;连动结构包括转盘、旋转体、前旋转体及横、纵连杆;旋转体上、下方水平延设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而呈交错状的上、下承接体;前旋转体水平延设顶面靠设*形接触体的承接体;进料机构包括底座、滑动块、进料模、定位块及与滑动块螺接并套设与*形接触体相接触的接触环的带动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螺纹加工设备部件,特别是一种自动辗牙机进料机构。习用的自动辗牙机进料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组装不便,成本高。在进料时,其承接体的移动角度较大,致使其上匚形缺口常时间碰触连结体,往往导致承接体断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进料迅速准确的自动辗牙机进料机构。本技术包括连动结构及进料结构;连动结构包括偏心设置主轴的转盘、旋转体、前旋转体及分别枢设于转盘与旋转体之间及旋转体与前旋转体之间的横、纵连杆;旋转体上、下方分别水平延设分别与横、纵连杆枢接的上、下承接体,上、下承接体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而呈交错状;前旋转体水平延设与纵连杆枢接的承接体;于承接体顶面靠设﹁形接触体;进料机构包括底座、滑动组设于底座上的滑动块、盖设于滑动块顶部进料模、固设于进料模侧面的定位块及螺设于滑动块底端并于底部套设与﹁形接触体相接触的接触环的带动轴。其中上、下承接体位于的两垂直面最好呈垂直状。横、纵连杆两端分别设有螺接左、右、前、后连接体的螺纹段;左连接体一端设有与转盘上主轴相对应并套设的通孔,其另一端设有螺孔;右、前、后连接体一端分别设有具枢孔的盘体,其另一端设有螺孔。纵连杆包括两端设有外螺纹段的前螺杆、两端设有内螺纹的长管套筒、两端分别设有凸缘及与后连接体组接外螺纹段的后螺杆、套设于后螺杆上的弹簧、套设于后螺杆并螺设于长管套筒一端内螺纹内的六角螺丝及螺设于六角螺丝上的卡制螺母;前螺杆后端外螺纹段与长管套筒一端内螺纹螺接并螺设卡掣螺母。组设于后螺杆外螺纹段上的后连接体为设有径向通孔的从动件;后螺杆外螺纹段依序螺设螺母、套设套筒、穿过从动件径向通孔、套设套筒及以螺母锁紧。从动件两端枢设于轴承上;轴承组设于设有内止缘的旋转体的下承接体销孔内,并以C型扣环定位。由于本技术包括连动结构及进料结构;连动结构包括偏心设置主轴的转盘、旋转体、前旋转体及横、纵连杆;旋转体上、下方分别水平延设分别与横、纵连杆枢接的上、下承接体,上、下承接体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而呈交错状;前旋转体水平延设与纵连杆枢接的承接体;于承接体顶面靠设﹁形接触体;进料机构包括底座、滑动组设于底座上的滑动块、盖设于滑动块顶部进料模、固设于进料模侧面的定位块及螺设于滑动块底端并于底部套设与﹁形接触体相接触的接触环的带动轴。当转盘转动时,带动偏心设置于其上的主轴转动,进而带动横连杆左右移动,并经旋转体带动纵连杆后前移动;当横连杆向右移动时,旋转体由其上承接体推动而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并经下承接体推动纵连杆朝前移动,并推动前旋转体作逆时针方向转动;藉由靠设于前旋转体承接体顶面的﹁形接触体推动与其接触的进料结构的接触环,以推动带动轴向前移动,使整个滑动块及盖设于滑动块顶面的进料模向前移动进料;当进料辗牙完成后,滑动块退回至原位,将料退出;藉由分别水平延设于旋转体上、下方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而呈交错状的上、下承接体,使其推移横、纵连杆时可减小上、下承接体转动角度,避免承接体因其承接槽处被常时间碰触而发生断裂的情形;并藉由横、纵连杆的连动,在前、后推移模具时,进、出料迅速,相对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而且成本低、进料迅速准确,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动作示意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动作示意剖视图(进料时)。图6、为本技术动作示意剖视图(退料时)。图7、为本技术纵连杆动作示意图(进料时)。图8、为本技术纵连杆动作示意图(退料时)。图9、为图7A—A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连动结构1及进料结构2。如图2、图3、图4所示,连动结构1包括偏心设置主轴4的转盘3、左连接体8、右连接体11、横、纵连杆10、旋转体42、前、后连接体72、前旋转体40及﹁形接触体18。于转盘3主轴4上依序套设里套环5、C型弹簧垫圈6及外套环7。左连接体8一端设有与转盘3上主轴4相对应并套设的通孔80,其另一端设有螺孔9。右连接体11一端设有具枢孔14的盘体12,其另一端设有螺孔111。横、纵连杆10两端分别设有与左、右及前、后连接体8、11及72上螺孔9、111及721相对应并螺接的螺纹段101、102。旋转体42为设有通孔420的圆柱体,其上、下方分别水平延设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呈交错状,最好为垂直的上、下承接体43’、43,上、下承接体43’、43端头形成设有销孔44’、44的承接槽47’、47。前、后连接体72一端设有具枢孔74的盘体73,其另一端设有螺孔721。前旋转体40为设有通孔400的圆柱体,其中部水平延设端头形成设有销孔17的承接槽15的承接体41。组装时,里套环5、C型弹簧垫圈6、外套环7及左连接体8依序套设于转盘3的偏心装置的主轴4上;横、纵连杆10以其两端螺纹段101、102分别螺接于左、右及前、后连接体8、11及72的螺孔9、11及721内;右、后连接体11、72分别以其一端盘体12、73置入旋转体42上、下承接体43’、43的承接槽47’、47内,并藉由分别穿过上、下承接体43’、43承接槽47’、47处销孔44’、44及右、后连接体11、72盘体12、73上枢孔14、74的枢销13、16与旋转体42枢接;前连接体72以其一端盘体73置入前旋转体40承接体41的承接槽15内,并藉由穿过承接槽15处销孔17及前连接体72盘体73上枢孔74的枢销16与前旋转体40枢接,并将﹁形接触体18靠设于前旋转体40承接体41顶面。亦可如图2、图7、图8、图9所示,旋转体42的下承接体43销孔44设有内止缘440,于销孔44组设轴承45、48,并以C型扣环75、76定位。后连接体亦可为设有径向通孔68的从动件46。其两端枢设于轴承45、48上。纵连杆10’亦可包括前螺杆49、长管套筒52、弹簧58、后螺杆55、六角螺丝60、卡制螺母62。前螺杆49前、后端设有外螺纹段50、71。长管套筒52两端设有内螺纹521、522。后螺杆55两端分别设有凸缘551及外螺纹段65。六角螺丝60设有中心通孔600及与长管套筒52内螺纹522相对应并螺接的外螺纹601。卡掣螺母62螺孔620与六角螺丝60外螺纹601相对应并螺接,其外周设有数个用以调整的孔63。前螺杆49后端外螺纹段71与长管套筒52一端内螺纹521螺接并螺设卡掣螺母51,并以螺设于卡掣螺母51上的止定螺丝53定位;套设弹簧58的后螺杆55置于长管套筒52内,并令后螺杆55凸缘551前端面56贴附于前螺杆49后端面57;六角螺丝60以其中心通孔600套设于后螺杆55上,并以其外螺纹601螺接于长管套筒52内螺纹522上;卡掣螺母62螺设于六角螺丝60外螺纹601上,并以螺设于卡掣螺母62上的止定螺丝63定位;于后螺杆55外螺纹段65依序螺设螺母66、套设套筒67、穿过从动件46径向通孔68、套设套筒70及以螺母69锁紧。如图2、图5、图6所示,进料机构2包括带动轴19、底座21、滑动块26、弹簧29、抵制体30、套环32、套筒33、抵制杆31、进料模36及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辗牙机进料机构,它包括连动结构及进料结构;连动结构包括偏心设置主轴的转盘、旋转体、前旋转体及分别枢设于转盘与旋转体之间及旋转体与前旋转体之间的横、纵连杆;旋转体上、下方分别水平延设分别与横、纵连杆枢接的上、下承接体;前旋转体水平延设与纵连杆枢接的承接体;于承接体顶面靠设*形接触体;进料机构包括底座、滑动组设于底座上的滑动块、盖设于滑动块顶部进料模、固设于进料模侧面的定位块及螺设于滑动块底端并于底部套设与*形接触体相接触的接触环的带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水平延设于旋转体上、下方的上、下承接体位于成夹角的两个垂直面上而呈交错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丁贵,
申请(专利权)人:长贵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