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78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下端部为一舂洞锥,位于舂洞锥的上方设置有一与钢管相连的挡板;通过它在岩石裸露的陡坡上舂洞做床,使苗木安全度过旱季,大大提高出苗率,造林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的造林方法工具,尤其是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
技术介绍
在极端干旱地区,造林成功的关键是土壤中的水分,造林后的第I至2年,在极端干旱的季节,造林苗木根系吸收到维持植株生命的水分是造林树种成活的前提。常规造林方法,在极端干旱地区造林后I 2年内,在极端干旱的季节苗木很难成活。如在申请人工作的大田坝乡集镇,位于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由于旱季极度干旱,我们在雨季用鱼鳞坑在该地造林,到旱季鱼鳞坑中的土全部干缩与坑壁分离,所种植苗木全部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它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 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下端部为一舂洞锥,位于舂洞锥的上方设置有一与钢管相连的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舂洞锥的前端呈平锥型。所述挡板为长70 mm,宽20 mm,厚5 mm的铁板。所述钢管上部为胶木手柄。所述钢管中部设置有用于造林株行距测量的标尺。采用本技术提出的这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通过它在岩石裸露的陡坡上舂洞做床,有效确保苗木安全度过旱季,大大提高了出苗率,造林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手柄,2-钢管,3-挡板,4-舂洞锥,5-标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设150 mm的胶木手柄,中部500 mm处设标尺, 用于造林株行距测量,下部为舂洞锥,舂洞锥前端10 mm呈平锥型,直径14 mm 20 mm,材料为钢铁,所述舂洞锥向上28 mm处设挡板,挡板长70 mm,宽20 mm,厚5 mm,挡板为铁板。用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在大田坝乡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上,根据要求的株行距舂一直径20 mm 25 mm,深25 mm 30 mm的洞床,在每洞洞床中播3 4粒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思茅松种子着床,稍覆土,雨季种子发芽出土后,苗木成长成林,造林100亩,出苗率达95%, 90%以上苗木第一年安全度过旱季,5-7年后成林。实施例2结构同实施例1。用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在大田坝乡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上,根据要求的株行距舂一深25 mm 30 mm,直径15 mm 25 mm的小洞做床,在洞床中每洞播3至 4粒清香木种子着床,稍覆土,第二年检查,种子发芽出土后第一年成功渡过旱季未干死,连续封山育林5年,造林300亩,出苗率达95%,造林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下端部为一舂洞锥,位于舂洞锥的上方设置有一与钢管相连的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下端部为一舂洞锥,位于舂洞锥的上方设置有一与钢管相连的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舂洞锥的前端呈平锥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舂洞着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定伟周要全张春红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